摘要:11月14日,由山西汾酒联合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半月谈杂志社共同举办的“汾酒第二阶段高质量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山西太原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以“行稳致远,质领未来”为主题,汇聚政企学研多方智慧,为更好实现“全要素、高质量、又好又快扎根中国酒业第一方阵”的阶段目标
11月14日,由山西汾酒联合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半月谈杂志社共同举办的“汾酒第二阶段高质量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山西太原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以“行稳致远,质领未来”为主题,汇聚政企学研多方智慧,为更好实现“全要素、高质量、又好又快扎根中国酒业第一方阵”的阶段目标建言献策。
在研讨会中,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姚建明结合自身对酒类市场的观察与研究,围绕行业形势与发展建议展开了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姚建明发言)
姚建明首先立足宏观政策与市场环境,明确了当前酒类行业发展的核心背景。他指出,当前提振消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企业出海以及发展新质生产力,这四大方向构成了行业发展的重要政策支撑与市场机遇。同时,市场与政策层面的变化也对酒类企业的战略选择提出了新要求,企业需精准研判形势,避免战略偏差。
在市场定位这一核心问题上,姚建明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观点。他不建议将战略重心放在争夺年轻消费群体上,认为“90后等年轻群体饮酒意愿低,强行推动不现实”。在他看来,酒类企业更应聚焦于现有饮酒人群,通过精准策略挖掘这一群体的市场潜力。结合汾酒的发展实践,姚建明对汾酒价格定位提出了优化建议,相对于在同品类同价格带内过度细分产品,他建议汾酒应集中资源强化核心产品的市场地位。
打造高端产品,实现“差异化辨识度”十分重要。姚建明指出,若汾酒想进军高端市场,建议采用差异化包装而非延续青花系列的蓝瓶设计,避免“高价产品被误认为中低端产品”的尴尬,同时其他产品也需要优化定位,“聚焦核心、精简产品”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展望未来趋势,诸多因素影响下,短时间内国内300-400元价格带将成为酒类市场的核心竞争区间。故此,汾酒应聚焦这一价格带深耕,避免盲目追求高端化。
在业务创新方面,姚建明教提出了“酒文化+文旅+高科技”的创新发展模式。他以太原多地产业园区闲置为切入点,建议汾酒集团联合地方政府,打造融合高科技元素的酒文化产业园,将企业转型与地方经济发展深度绑定。他以在晋江联合总工会为民营企业赋能的实践为例,强调企业应积极制定统筹发展方案,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多方共赢。
在新时代下,酒类行业只有通过创新驱动,才能更好的重构产业发展新格局,打造酒类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让消费更好的促进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财富网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