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6年,“十五五”帷幕拉开,中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亦步入深度攻坚的窗口期。能源结构转型加速推进,正驱动风电、光伏迈向更高比例渗透,致使“源-荷”双侧波动激增,对电网承载力、实时平衡与稳定控制带来极限考验。在此背景下,构建兼具高弹性、高度智能与超高可靠性的新型
2026年,“十五五”帷幕拉开,中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亦步入深度攻坚的窗口期。能源结构转型加速推进,正驱动风电、光伏迈向更高比例渗透,致使“源-荷”双侧波动激增,对电网承载力、实时平衡与稳定控制带来极限考验。在此背景下,构建兼具高弹性、高度智能与超高可靠性的新型电力系统,已从远景规划演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紧迫战略刚需。
在11月18日至20日举行的第三十二届中国国际电力设备及技术展览会(简称“上海国际电力展”)上,ABB以“智启转型,竞速零碳”为主题,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在发电侧、配电侧及用电侧三大核心领域的创新突破,重磅发布“AI+电力”整体解决方案。通过技术创新与场景实践的深度融合,ABB全面展现了其在推动能源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中的领先实力与系统化布局,助力构建面向未来的新型能源体系结构。
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运行新模式
在核心方案展示中,打造“主动式配电网”的系列产品尤为引人关注。其中,电力系统失效预测解决方案SSC600平台可实现对电力系统潜在故障的提前预测,预测未来7天电力系统失效风险概率,提升系统运行主动安全水平,预测准确率达95%;具身智能体全新一代断路器Edge VD4与新一代低压智能断路器SACE Emax3+革命性固态断路器SSCB低压微电网解决方案,则从设备层到系统层全面支撑配电网的高效、稳定运行。
绿色微电网——能源消纳新引擎
ABB通过江苏海航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的绿色零碳园区项目,为负荷侧最大化消纳新能源树立了新标杆。ABB提供的定制化微电网系统,通过集成分布式光伏、储能与智能负荷管理,并借助AI驱动“源-网-荷-储”智能协同调度,确保了能源的高效平衡,实现了能源的自我平衡与优化。这一模式不仅使绿电替代与本地清洁能源消纳率双双突破90%,更打造了一个可大规模推广的园区能源转型蓝图。
此外,首次推出的虚拟电厂交易平台,为工业用户实现电力交易给出示范,将其核心关联因素及交易逻辑进行整合,提供面向应用场景的市场分析、出清分析及申报策略、针对虚拟电厂业务实现负荷精准预测,自主策略生成与柔性调控,提高企业电力交易效益,激活负荷侧虚拟电厂潜能。
“AI+电力”——智慧运营新动能
在智慧运营领域,ABB全景呈现了其数字孪生电力设备健康大模型与仿真模拟平台。该平台通过构建设备全生命周期知识图谱与高保真系统运行仿真模型,实现了运维模式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测的跨越,引领了一场电力系统运维的深刻变革。
ABB电气配电系统业务中国区负责人罗辉表示,我们的“AI+电力”方案具备“集中-边缘协同、动态适应、全生命周期优化”三大核心优势,已在智慧变电站改造、高比例新能源并网等多个关键场景成功应用,有效应对分布式能源大规模接入带来的稳定性挑战。面向未来,我们将锚定中国市场的核心需求,聚力于技术创新,携手客户和合作伙伴,共同构建更清洁、更智能、更具韧性的新型电力系统。
展会期间,ABB电气配电系统业务中国区数字化及产品市场负责人蒋英发表题为《“AI+电力”建设产消型的新型电力系统配电模式》的主题演讲,深入解读了ABB在电网保护系统与边缘智能断路器融合方面的前沿探索。
该方案依托全电量采集技术,实现对电气量的毫秒级全域感知,并结合云边协同的AI自主运维算法,精准识别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异常状态。同时,搭载高精度测量与动态调控能力的边缘智能断路器,有效提升了配电网对分布式能源接入的安全性与适应性,构建起灵活可靠的新型配电架构。
欢迎莅临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N1馆 ABB展位 (1A40),参观交流。
免责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来源:小小兔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