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支持台独,谁就是中华民族的敌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8 10:05 2

摘要:有些话讲出来,不是为了说给当下的人听,而是为了把过去的人从坟墓里叫出来,再听一遍。

有些话讲出来,不是为了说给当下的人听,而是为了把过去的人从坟墓里叫出来,再听一遍。

2024年5月20日,赖清德的就职演说就是这样一番话。

他说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像是回音,穿过二十多年的光阴,在李登辉和陈水扁的耳朵里嗡嗡作响。

这是一场跨越了三代人的政治接力,跑的却是一条早就被堵死的路。

故事得从那个叫李登辉的人说起。

那会儿,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

海峡两岸的关系,像是冬天里冻了很久的河,终于开始听见冰裂开的声音了。

商人拎着皮箱来来往往,探亲的老兵抱着分开几十年的亲人哭得站不住。

大家都在说,“九二共识”是个好东西,一个中国,具体怎么说,可以坐下来慢慢聊。

这口气缓过来,大家都觉得日子有盼头了。

当时台湾地区的头面人物就是李登辉。

他当着所有人的面,也在讲两岸一家亲,推动交流。

可他背地里干的事,是另一码事。

他没动用一兵一卒,而是把手伸向了孩子们的书包。

他组织了一帮人,安安静静地,把台湾中小学的历史和语文课本给改了。

怎么改的?

很简单,把“光复台湾”改成“接收台湾”,把“中国古代史”改成“东亚古代史”,把郑成功、孙中山写得跟外国人差不多。

这事干得极有耐心,就像往一锅清水里一滴一滴地加墨水,等大家发现的时候,那水早就黑透了。

孩子们在课堂上念着新的课文,长大后,他们脑子里关于“中国”这个词的印象,自然就跟他们父辈、祖辈的完全不一样了。

这是一种藏在字里行间的切割,比真刀真枪厉害得多。

等到1999年,李登辉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就不再藏着掖着了。

他接受德国媒体采访,直接抛出了“两国论”。

这话一出,整个海峡都炸了锅。

之前所有关于和平、关于交流的善意和默契,被他这一句话撕得粉碎。

他大概觉得自己是“台湾的摩西”,能带着一群人走出什么“新天地”。

他把分裂的魔鬼从瓶子里放了出来,可自己也被这个魔鬼缠上了。

他晚年过得并不舒心,身上背着各种骂名,最后在孤寂中离世。

他留下的,是两岸关系一道深深的伤口,和一个永远无法洗刷的污点。

李登辉是那个画图纸的人,而接替他的陈水扁,就是那个不管三七二十一,拿着图纸就开干的愣头青。

2000年,陈水扁上台了。

这个人出身台南乡下,靠着一口一个“爱台湾”,一副苦孩子出身的形象,赢得了不少人的票。

可他骨子里,是个彻头彻尾的赌徒。

他觉得李登辉的“两国论”还不够劲爆,干脆直接喊出了“一边一国”。

他当政那八年,台湾真是热闹。

他今天搞个“公投入联”,明天又想改掉“中华民国”这个名字,把岛内所有带“中”字的东西都想换个遍,比如“中华邮政”要改成“台湾邮政”。

他把整个台湾的未来都押在了赌桌上,赌注就是他个人的政治声望。

他好像觉得,只要嗓门够大,只要美国人肯拍拍他的肩膀,那个虚无缥缈的“台湾国”就能从天上掉下来。

他带着台湾在国际上到处碰壁,能承认他的没几个,大国都把他当麻烦。

岛内呢?

社会被他搞得四分五裂,蓝绿阵营的人互相看不顺眼,连一家人吃饭都能因为政治吵起来。

这场疯狂的政治豪赌,结局是什么?

是他自己和老婆孩子,因为贪污洗钱,被关进了监狱。

这就像一个笑话,那个天天喊着“爱台湾”的人,原来背地里在拼命往自己口袋里捞钱。

陈水扁这个名字,后来就跟“贪腐”、“分裂”这两个词牢牢地绑在了一起。

时间快进到今天。

赖清德站上了那个曾经属于李登辉和陈水扁的位置。

他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演说。

听他讲话,你会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他嘴里说的“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不就是李登辉“两国论”和陈水扁“一边一国”的翻版吗?

他向美国喊话,希望得到支持和保护,那姿态,简直和他的前辈们一模一样。

但他 शायद没看清楚,或者说是不愿意看清楚,他面对的世界,跟李登辉、陈水扁那时候,已经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李登辉搞“两国论”的时候,大陆的航空母舰还在图纸上;陈水扁搞“公投”的时候,大陆的GDP还不到世界的十分之一。

现在呢?

解放军的军舰、飞机在台湾海峡的巡航,已经是家常便饭。

大陆的经济体量,足以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在跟中国打交道之前都得掂量掂量。

当一些西方国家给赖清德发所谓的“贺电”时,中国外长王毅的话说得非常直白:“如果现在还有人纵容支持‘台独’,那就是挑战中国的主权!”

这话的分量,跟二十年前完全不同。

那些所谓的“靠山”,不过是想利用台湾这颗棋子来牵制大陆,棋局要是变了,棋子随时都可以扔掉。

赖清d的处境很尴尬。

他走上了一条被反复证明走不通的死路,却还幻想着能走出不一样的结局。

他在岛内压制不同的声音,把媒体和舆论管得死死的,想营造出一种所有人都支持他的假象。

可他堵得住别人的嘴,堵不住大家想过好日子、想安安稳穩做生意的心。

在这些大人物的政治游戏中,总有一些小人物成了牺牲品。

比如那个叫杨智渊的台湾年轻人。

他从小读的就是李登辉改过的课本,听的就是陈水扁、蔡英文喊的口号,一头扎进了“台独”的迷梦里。

他跑去大陆,想搞点事情,结果在2022年8月被国家安全机关抓了。

在审讯室里,面对摆出来的证据,他所有的幻想都破灭了。

他的人生,因为一场不切实际的梦,彻底拐错了弯。

大陆这边的动作也很直接。

你不是搞“台独”吗?

好,那就查查你的关联企业,看看是哪些金主在背后支持你。

一查出来,立刻制裁。

这些公司和个人,以后别想再来大陆做生意赚钱了。

这一招叫釜底抽薪。

大陆的耐心是有限的,但反分裂的决心是无限的。

从李登辉晚年的凄凉,到陈水扁的牢狱之灾,再到今天赖清德面对的内外困局,这条路的终点早就写好了。

他们也许能靠着一些政治手腕和花言巧语,风光一时,但终究拗不过整个民族要走向统一和复兴的大势。

解放军的巡逻机,如今已经飞到了台湾的东海岸。

东部战区发布的演习区域图,像一把钳子,将整个台湾岛紧紧围住。

那张图,比任何演说都更有力量。

参考文献:

Bush, R. C. (2006). Untying the Knot: Making Peace in the Taiwan Strait.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汪曙申. (2020). 李登辉执政时期台湾“大陆政策”研究. 九州出版社.

《“台独”顽固分子清单产生强大震慑》. (2022年8月17日). 新华社.

赖清德“5·20”讲话内容分析. (2024年5月).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相关报道.

来源:垓下悲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