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前的我,心情不好就逛淘宝、刷直播间,看到“限时秒杀”“最后5件”,手指一滑,钱就出去了。
我不是天生节俭的人。
以前的我,心情不好就逛淘宝、刷直播间,
看到“限时秒杀”“最后5件”,手指一滑,钱就出去了。
买完的一瞬间是快乐的,
但拆快递那一刻就有点后悔,
打开账单的那一刻,是彻底焦虑。
“为什么钱总是不够用?”
“我怎么越花越空虚?”
直到有一天,我打开衣柜,发现有好几件衣服还没剪吊牌;
手机推送账单提醒,我一个人坐在出租屋的灯下,突然就崩溃了。
我意识到:我不是想买,是在逃避。
朋友建议我开始记账。
我心想:记账能有啥用?我又不是不挣钱。
看着数字,我突然明白:不是我不够努力,而是我把钱都“偷偷溜走了”。
这就是我焦虑的源头——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把钱用在了哪里。
坚持了一个月,我不仅知道钱去哪了,更发现了消费模式:
情绪一低落,就想点奶茶加班回家晚,就懒得做饭,点外卖周末孤独时,刷视频被种草这些支出,其实不是为了生活质量,而是为了缓解情绪。
我开始做调整:
把“冲动支出”标红,每月底复盘每天固定时间记账,强制自己正视消费开设“情绪账户”,每月给自己100元,可以随便花,超出就不行结果,不光花得少了,我的焦虑感也减轻了。
因为我不是在“任性花钱”,而是在有意识地掌控生活。
以前,我经常说“月底月光族“。
现在开始记账,知道消费了多少,心里有底,日子更会打算了。
最后,看完以上这一期的文章分享,祝福每一位读者朋友们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攒钱方式,日子越过越好!
手里有钱,心里有底。
来源:说书闻君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