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选前惊雷!孟加拉前总理死刑落槌,印度敢接这烫手山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8 16:20 1

摘要:这一该国历史上对领导人最严厉的判决,距孟加拉国2026年2月的首次大选不足三个月,令这个拥有1.7亿人口的南亚国家政局更添变数。

近日,孟加拉国国际刑事法庭以反人类罪判处前总理谢赫·哈西娜死刑,罪名是其在2024年下令对抗议活动实施致命镇压。

这一该国历史上对领导人最严厉的判决,距孟加拉国2026年2月的首次大选不足三个月,令这个拥有1.7亿人口的南亚国家政局更添变数。

事件根源始于2024年6月,孟加拉国高等法院恢复公务员配额制度,将56%的公职保留给“自由战士”后裔等群体,而该国普通青年面临3200万人口失业的困境,公务员岗位年均仅7万余个,政策引发大规模不满。

当年7月,达卡大学学生率先发起罢课抗议,迅速席卷全国。

时任总理哈西娜7月14日的电视演讲中,将抗议者斥为“拉扎卡尔”,直接激化矛盾。

联合国事后调查显示,哈西娜政府为保住权力实施宵禁并动用军警镇压,导致多达1400人死亡、数千人受伤。

2024年8月,哈西娜在压力下辞职并逃往印度避难,由诺贝尔奖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牵头成立临时政府。

此次受审的除78岁的哈西娜外,还有前内政部长阿萨杜扎曼·汗与前警察总长乔杜里·阿卜杜拉·阿尔-马蒙。

11月17日的宣判通过国家电视台全程直播,法官戈拉姆·莫图扎·莫祖姆德当庭指出,“构成反人类罪的所有要素都已具备”,认定哈西娜犯有煽动暴力、下令杀人、不作为阻止暴行三项罪名,最终判处死刑。

同案中,阿萨杜扎曼·汗因四项反人类罪被缺席判死刑,乔杜里·阿卜杜拉·阿尔-马蒙当庭认罪后获刑五年。

法庭内,受害者家属激动地欢呼鼓掌;法庭外,警方在哈西娜父亲,孟加拉国建国领袖谢赫·穆吉布·拉赫曼的故居残骸周边驱散抗议者。

这座故居大部分在2024年的抗议中被毁,此前警方曾与要求拆除残骸的民众发生冲突。目前达卡及主要城市的政府大楼、法庭周边已部署军警,安保全面升级。

哈西娜通过海外声明驳斥判决“带有偏见且出于政治动机”,称自己“出于善意行事,曾尽力减少伤亡”,强调“未下令杀害抗议者”,并指责法庭被操纵。

她的儿子萨吉德·瓦泽德则警告,若临时政府不解除对人民联盟党的禁令,可能引发暴力事件。

临时政府称判决“具有历史性意义”,呼吁民众保持冷静;联合国人权机构则表达双重担忧,既指出缺席审判可能违背国际正当程序,又重申“任何情况下都反对死刑”。

引渡问题成为新焦点,孟加拉国外交部敦促印度“立即移交”哈西娜,但印度仅表示“将建设性接触”。

半岛电视台援引专家分析称,印孟关系已处低谷,印度为哈西娜提供安全保障,引渡“极不可能”。

南亚研究员阿巴斯·法伊兹认为,临时政府意在借判决彰显司法公正,为大选铺路,也为民族和解提供可能。

来源:风声观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