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到烟台的第二天下午,我们就去拜访了“烟台山”。烟台山高五十余米。在我们的眼里,其实不能称之为山,最多只能算作一个临海的土丘。可就在这个其貌不扬的土丘上,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为防倭寇,在这丘顶上没置狼烟墩台,也就是“烟台”,此山便成了烟台山,烟台市
【巴蜀之地】
●图 / 网络
到烟台的第二天下午,我们就去拜访了“烟台山”。烟台山高五十余米。在我们的眼里,其实不能称之为山,最多只能算作一个临海的土丘。可就在这个其貌不扬的土丘上,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为防倭寇,在这丘顶上没置狼烟墩台,也就是“烟台”,此山便成了烟台山,烟台市也由此而得名。
除开“烟台”和其南北两面的龙王庙、忠烈祠,站在山顶的高塔上,北面和东面,是金色的沙滩和一望无际的大海。靠城区的山脚下,近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建的十七国领事馆,都是近代的西洋建筑。最先是英国的,之后是法、德、日、俄、意……远处则是一片红瓦灰墙的新旧欧式建筑,在绿树的枝叶中,红彤彤的房顶让人觉得眼睛有点刺痛。那几座传统的中式建筑反倒成了稀罕之物了,显得孤单、另类。
从烟台山上下来,心里觉得怪怪的,像是到了哪个欧美的海滨。出租车师傅很健谈,一谈到烟台山上的建筑,他说是“国耻”。并说,相距不远,有一个叫“所城里”的所在,是明洪年间建的“千户所”,屯兵的地方,“烟台”的狼烟就是给那些兵报警的,如果不去看,就是白来了烟台。本来打算第二天一早就往威海去的,但他的话好象抠(挠)到了我们的痒处,决定笫二天早晨游完“所城里”再走。
是啊,从明洪武年间,就开始在此驻武备,防海彊,但最终还是被人家的利炮坚船打穿,这“所城里”是不得不看的。竖日早上,我们来到烟台山脚下的朝阳街。朝阳街是烟台的历史文化街区,类似于成都的“宽窄巷子”,街两边立的是近现代的欧式建筑,最初,主要是为外国领使馆服务的,后来此地也诞生了不少民族品牌。朝阳街离“所城里”就一公里多那么一点,但我们还是招了个的士去。
司机是一个年轻女孩,虽然脸上遮了个黑面罩,头戴一顶棒球帽,但露出的眼睛则是清亮的,一眼就能辨识出来。仅几分钟,就到了所城里的北大门——宣化门。门内是洪武年间屯兵的“千户所”,对这屯兵之地的好奇与神往催促着我们的脚步。就在刚要跨进宣化门的瞬间,我下意识地要掏出手机,拍照。
嗯,手机呢?我一阵忙乱地在身上摸了个遍,手机不见了!我的大脑飞快地转动,噢,想起来了,上车的时时候,顺手将手机放在驾驶台上,下车竟忘了拿。好在就一、二十秒的时间。我转头去找那辆出租车,它才驶出三、五十米远。不用多想,我一阵狂追,嘴里大声喊着,喂!喂……但它并没停,加速,右转,消失在车流中。我有些慌张,转身向同行的几个人跑去。他们发现我一阵猛跑,又折身回来,也向我迎来。
每个人都在问:“啥情况,啥东西掉了?”我告诉他们手机掉车上了。凤姐焦急地问:“记住车牌号没有?”天啊!它跑那么快,我哪里记得住!大家一下子就忙开了,脑壳转得风快。有的说:“真是寸,那么多天都打滴滴快车,偏偏今天在街边招了个的士,连车牌号都不晓得!”有的说;“手机掉了太麻烦,那么多信息都在里头,一下子成了瞎子、聋子,信息丢失泄漏更麻烦!”淡水安慰找说:“不要慌,不要慌!现在手机不值钱,的士司机不得要,发现了会送回来的!”我怎能不慌?手机关联了我所有的帐号,万一被破译了怎么办,还有,即便司机发现了手机,又怎么联系我们呢?小桥突然想到,车费是风姐用微信支付的:“你查下微信支付码,下面有收款方的电话!”凤姐赶紧打开支付码拨那个号码,几次都不通。淡水突然来了灵感:“你快打顽石的电话!”凤姐赶快又拨我的号码,过了会儿说:“通了,没人接!”“等一下再拨,可能开车不方便接。”过了会儿,凤姐再拨,通了,仍然没人接。
我更慌了,对凤姐说:“你打110报警,然后打给移动,把我的号冻结了!”凤姐比我犟:“慌啥子嘛,再隔会儿多!”她再打了一次我的号码,转头惊诧地对我们说:“遭了,电话关机!你的电话充了电的嘛!”“充满的呀,我早晨还检查过的呢!”那个美女司机为什么要把我的手机关了呢?此时,一阵不祥的预感在我心里漫延开来:假设那美女心怀不轨,找一个高手将密码破译,手机里的红票子就会一张张地飞出来,而我却一张都抓不住;又或者,第二批乘客将手机浑水摸了去,就更有这种可能,也更难侦测!淡水、小桥也都觉得,那美女司机很可能起了“打猫心肠”。
事不宜迟,赶快报警,赶快冻结电活号码!警是报了,但要冻结电话号码可就麻烦了,移动公司说要说出三个近六个月内通过话的号码。我怎么记得住?我只记得凤姐的号码,其它的都装在电话里,又没装在我的脑壳头。全靠凤姐,她猜得出我在六个月内给哪些人打过电话,而这些人的电话她的手机里有,这才成功地冻结了我的电话。一阵忙乱后,就等警察来了,哪里还有心情去看“所城里”。等待是焦虑的,十多分钟后,来了辆特警车,下来三位警察。我们迎上去,把事情的经过详细地跟他们描述了一回。他们看起来非常有经验,先是对我们面临的困境表示理解,表示同情,然后一边安慰我们,一边查看我们下车点的情况。其中一位拿起呼机在跟什么人沟通。
我在旁边听,他问,哪里能查到我们下车点的监控。一番沟通后,他们领着我们往景区监控室去。因为事情就在刚刚发生,而且微信的付款记录有精准的时间,在监控室里,工作人员很快就调出了我们下车时候的视频,时间、地点、人物、车牌都清晰可见,就连我放在驾驶台上的手机,也隐约可见。
有警察的介入,车牌清晰,手机可见,找回手机就是当然的事情了,我是这样想的,慌乱的心也就平静了下来。人真是没用,一放松下来,就有一种强烈的尿意,而监控室又没厕所。好在门口有个五十来岁的当地人,热情地说他带我去,我心里一阵感激,跟他去了。放下包袱,走出厕所,周身通泰,再加上手机也有了眉目,心情也舒缓了许多。这时,感觉到了初秋阳光的美好,也有心情瞟一眼“所城里”曾经的兵营。款步往监控室去,刚到门口,却听到了铿锵之声。“有困难找警察,现在有了车牌号,也看到了手机,你们却要我们去找运管处,我们人地两疏,怎么找?”这是凤姐的声音,分贝很高。“打市长热线!”这是小桥的声音。“不得行我们就写篇文章,发到网上,请社会来监督!”淡水手里捏着微型摄像机,很冷静。我万没想到,去屙了个尿,剧情就发生了如此反转,赶紧问了个究竟。
原来几位警官打了几次运管处的电话,不通,要把运管处的电话给我们,让我们自己跟运管处联系,仿佛,他们是办大案子的,不愿被掉手机这样的小事粘住,脱不了手。正说着,最初接案的三位警察要走,我赶紧拦住。他们说,还有其它案子,我的事已移交给了辖区警察。转眼看监控室,确有几位警官在看督控。
见失主回来,几位警察从监控室出来,发表意见,表示会尽力联系车主,但,倘若车主不承认拿过手机,他们也没有办法。我晕,电视电影里播了那么多高妙的侦破手段,他们会说没办法。我说,司机关掉我的手机,就极可能涉嫌非法占有。可有位年轻的警官说,非法占有不归他们管,那是法院的事情,叫我们到法院去起诉。可车主都还没有找到,我们起诉谁呢?我心想,他好像在说:“看,小偷我们己经帮你找到了,你快去抓!”凤姐听不下去了,操起电话就打了市长热线。
市长热线的接线员是位女生,语音温柔、和蔼可亲,表示可以给我们失物招领处的电话,让我们直接联系失物招领处。这一杆子把我们撑得就更远了。凤姐当然不会同意,声量就高了好多个分贝,说了些关于城市形象、旅客权益保护的话后,接线员表示,立刻联系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并在一小时后回复结果。接受案件的几位警察面色严肃,把我一个人带到监控室,其他几个人留在外头等待。相信他们听到了外面这几个“小老头老娘儿”的电话声,交谈声。
在监控室里,一位警察努力地拨打运管处的电话,一位在打电话找什么人,还有一位说,打不通我们也没办法了。“难道不能协调交警部门,找到车主吗?”我对他们找到手机的信心开始动摇了。“交警部门是管交通违法的,人家又没交通违法,怎么能找交警部门呢?”其中一位警察说。我大为惊诧,难道交警部门只管交通执法,不能配合其它调查吗?正在这时,又来了一位年长的警察,询问我相关的情况,按摩我激动而慌乱的神经,另一位警察打开手持执法仪录像。
谢天谢地,运管处终于联系上了,并向警方提供了车主的电话。我烦乱的心终于有了些许的平和。警官马上踉车主联系,并打开了免提让我听。可是电话里传来的声音说:“车曾经是我的,但我去年卖了!”“买家的电话你有吗?”警方跟进。“我查查。”对方回答。我的心又收紧了!屋子里一阵难得的寂静,都在等待希望中的电话铃声。几分钟过后,电话铃声响了,划破了室内的宁静。免提仍是开着的,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说:“找到了,麻烦你们记一下。”警官们赶快找出纸笔,记下了新车主的电话,并反复确认。
紧接着,马上打新车主的电话,所幸,通了。电话里说他是新车主,白天,车租给一位李姓年轻女孩子在开,并把号码给了警察。再打那女孩的电话,也通了。
女孩说,她车上有一部客人遗失的手机,响了两次,不知咋的,她一拿,手机就关了。警官们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神情,赶紧让凤姐与女司机建立联系,并当着警察的面确认,手机壳为蓝黑豹纹,保护屏有几条裂纹,双方确认无误。女司机还说,她在蓬莱区充电,送还手机要打表计费。当然没问题,手机事大,找回来就高兴,这是我们的想法。警官们帮我找回了手机,完成了他们的任务,但好像并不十分高兴。而我找回了手机,当然高兴,但心里并不十分舒服。走在“所城里”的街巷,好多个“倘若”,好多个“如果”,好多个“为什么”在我头脑里翻腾,所城里长什么样都是模糊的,只记得一个个砖瓦的四合小院,你挨我,我挨你,密密匝匝。一小时后,女孩把手机送还,收了五十六元车费。我打开手机,电是满的。这个插曲,责任在我,虽说心里不爽,但终归是虚惊一场。
往期回顾:顽石:古井 | 巴蜀专栏
作者简介:顽石(原名林彬),60年代末生于成都近郊狮子山,后工作于都江堰。大自然的学习者,爱好者。喜欢高山缭绕的云雾,大江奔涌的涛声,乡间农舍的炊烟,也喜欢听老者讲他们曾经的故事。常因大自然的壮美而留连,或因一段曾经的过往而忘情。
来源:香落尘外作伴结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