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起床别太早!医生提醒:最佳时间是几点?中年人别忽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8 16:06 1

摘要:你可能也遇到过,清晨六点,天还黑着,气温还趴在零度边上,外面风呼呼地刮,你却硬着头皮从被窝里爬起来,想着“早起身体好”。可偏偏这时候,胸口闷、头发晕、血压飙上天的中年人,不在少数。医院急诊室里,冬天早上总是比别的时段热闹,尤其是心脑血管病人,多得让人心慌。

一到冬天,早上起床这件小事,就成了不少人健康的大事。

你可能也遇到过,清晨六点,天还黑着,气温还趴在零度边上,外面风呼呼地刮,你却硬着头皮从被窝里爬起来,想着“早起身体好”。可偏偏这时候,胸口闷、头发晕、血压飙上天的中年人,不在少数。医院急诊室里,冬天早上总是比别的时段热闹,尤其是心脑血管病人,多得让人心慌。

起得早,不一定是好事,尤其在冬天。有些人把“早睡早起”当成了金科玉律,恨不得凌晨五点就出门跑步。但你知道吗?对中年人来说,这种“自律”,有时候反倒是在拿健康开玩笑。

咱们先说说为啥天冷起床太早,会出问题。主要是身体在这个时候,根本还没准备好。根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上的研究,清晨4点到7点,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时段。这个时间段,人体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心率和血压迅速上升。

再加上冬天温度低,血管一收缩,血液变黏稠,血压一冲上来,那些本来就有“三高”的人,就容易出事。

所以不是清晨的空气不好,而是你的血管压根承受不住这个时候的刺激。尤其是50岁往上的人,血管弹性下降,动脉硬化早已悄悄潜伏在身体里。你以为自己像年轻时候一样能扛,结果可能就是一次突发的脑梗或心梗。

有个50来岁的老同事,平时挺讲究养生,冬天也不例外,坚持早上六点起床出去快走。结果有天刚出门没两步,突然晕倒在小区绿化带里,被邻居送进医院,脑梗,中风,幸好发现得早。医生一句话说得很直白:“你这不是锻炼,是硬抗。”

那最佳起床时间到底该是几点?不是非得掐表,但从医学角度看,冬天起床的理想时间,是早上7点到8点之间。这时候太阳差不多升起,气温在缓慢回升,身体的生物钟也开始慢慢恢复清醒状态,心率、血压趋于稳定,起床才不会给身体带来太大冲击。

这也不是说每个人都要整点起床。关键是顺应自然节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亮了再起”。这并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学根据的。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日照影响着人体褪黑素和皮质醇的分泌,而这两个东西,一个让你困,一个让你醒。

天亮了,褪黑素下降,皮质醇上升,人才算真正“醒了”,这个时候起床,最顺畅、最安全。

很多人忽略了一个细节:起床不是一个瞬间动作,而应该是个“缓冲过程”。你可以先在被窝里活动活动四肢,翻个身,做几次深呼吸,然后再慢慢坐起来,最后再下床。

这个看似小动作,其实能有效避免因为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头晕和摔倒。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起床太猛,猝倒的风险真不是吓唬人

说到这,有人可能会问,那早起锻炼是不是就不行了?其实不是不能动,只是别太早,别太急。冬天锻炼,最好安排在上午9点之后。这时候气温升高,空气质量也相对好一些,不容易刺激呼吸道,也不容易诱发心血管问题。

锻炼前别空腹,稍微吃点东西,比如一小碗杂粮粥、一片全麦面包,让血糖别太低,身体才更有力气应对运动。

还有一点很重要,冬天的“赖床”不是懒,是身体在自我保护。很多人觉得自己到了冬天特别爱睡,早上醒不来,其实这跟季节性情绪紊乱也有关系。寒冷、黑暗、日照时间缩短,会让大脑分泌更多褪黑素,让人昏昏欲睡。

你硬是掐着点起床,反而会让整天精神不济、情绪低落。如果可以的话,冬天多睡半小时,不是什么坏事。

不过话说回来,也不是说越晚起越好。如果你天天睡到十点十一点,那也不是养生,是作息紊乱。最理想的状态,是晚上十点半左右入睡,早上七点左右自然醒。这个作息,既符合昼夜节律,也能保证足够的深度睡眠,让身体有时间修复和代谢。

中年人还有一个常见误区,就是觉得自己“扛得住”,其实身体早就发出信号了。比如早上起床时头昏、眼花、心慌,或者突然觉得肩膀发紧、胸口发闷,这些都可能是血压波动或心血管异常的表现,别当成“没睡好”就忽略了。

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的人,冬天起床前后这段时间,是一天里最需要警惕的“黄金半小时”

很多时候,真正的健康,不是靠意志力撑出来的,而是靠对身体节律的尊重。就像种地一样,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冬天就该藏着养着。你非得冬天清早五点钟出来“锻炼”,就像大雪天非要翻地,不但吃力,还容易把地冻坏了。

养生这事儿,越是贴近自然,越见功夫。不是讲究多早起、多苦练,而是讲究顺其自然、守住节律。冬天起床晚一点,不是偷懒,是给自己多一点保护。尤其是中年人,身体不像年轻时候那么皮实,该慢的地方就得慢下来,该停的地方别硬冲。

说到底,身体不是机器,不是靠“坚持”就能运转得好。而是靠你听它、懂它、照顾它。冬天的早晨,能多窝一会儿,就多窝一会儿。不是贪睡,是养命。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2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1,49(1):7-15.

[2]世界卫生组织.睡眠与健康:日照与生物节律的关系[EB/OL].(2022-03-18).

[3]李志红,王云.冬季清晨血压变化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43(10):802-805.

来源:内科谢医师讲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