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内蒙古赤峰“免费采捡白菜”事件有了结果。11月17日,赤峰市松山区联合调查组发布通报称,此事系某网友发布不实信息、部分网友转载传播、当地媒体未深入核实予以报道、部分群众受误导采捡白菜、个别自媒体“失真发声”引起。目前,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已被依法追究责任。
李霞
内蒙古赤峰“免费采捡白菜”事件有了结果。11月17日,赤峰市松山区联合调查组发布通报称,此事系某网友发布不实信息、部分网友转载传播、当地媒体未深入核实予以报道、部分群众受误导采捡白菜、个别自媒体“失真发声”引起。目前,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已被依法追究责任。
又要浇水,又要施肥,种植户辛辛苦苦种了几个月的菜,造谣者凭什么替人“做主”、大方送人?无事生非背后,有人奉行流量至上、利用不实信息吸睛引流;有人未加核实、机械转发;有人抱着娱乐心态,从众参与;有人利用AI生成视频,扩大影响。一句“免费采捡白菜”,种植户就损失9.52万元,荒唐闹剧的始作俑者,理应被依法追责。
采摘者同样跨过了法律围栏。且不说不能轻信谣言,到了菜地不顾菜农拦阻非捡不可,与抢何异?无疑还是占便宜心理作祟,同时抱有法不责众的侥幸。9.52万元损失,是多少棵白菜的利润,是种植户多久的血汗钱?“白采者”不仅缺德,也涉嫌违法。
近段时间,社交平台上“免费捡菜”的帖子不少,总有人信以为真。据报道,有博主宣称在北京大兴、通州和顺义等地可免费捡拾种植户遗漏或不要的农作物,有人“按图索骥”前往,不顾种植户多番劝阻擅自捡拾,结果被警方行拘。有人谎称“陕西咸阳一地千亩辣子可免费采摘”,采摘大军闻讯蜂拥而至,种植户财产严重受损,造谣者也已被依法控制。
“不告而取谓之偷”。无论是造谣者还是采摘者,都不能侵占他人财物、置法律于不顾。法能溯源,亦可责众,让每一名违法者付出法律代价,才能让更多种植户免于无妄之灾。赤峰等地警方介入,就是以零容忍的态度震慑造谣和哄抢行为,以更牢固的法律围栏保护种植户的合法权益。
别人的财物,哪怕是一棵白菜,也不能随便拿走。菜地旁应该站着丰收后笑逐颜开的种植户,而不是轻信谣言甚至哄抢后还幸灾乐祸的采摘者。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