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皋沂评 | 守正创新兴文脉 齐鲁文化焕新颜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8 15:53 1

摘要:齐鲁大地,文脉绵长。从孔子周游列国的弦歌不辍,到黄河奔腾入海的文明壮阔,这片土地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文明的璀璨瑰宝,更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山东始终牢记“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的殷切嘱托,以守正创新的实践让齐鲁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在开放中新生,书

齐鲁大地,文脉绵长。从孔子周游列国的弦歌不辍,到黄河奔腾入海的文明壮阔,这片土地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文明的璀璨瑰宝,更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山东始终牢记“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的殷切嘱托,以守正创新的实践让齐鲁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在开放中新生,书写了文化强省建设的新篇章。

文化传承,根基在“护”。齐鲁文化的生命力,始于对文脉根脉的珍视与守护。山东持续完善文化传承保护体系,“文明探源”“文物活化”“山东文脉”等工程扎实推进,让沉睡的文化遗产苏醒。《齐书》的出版发行、《齐典》的编纂启动,为中华经典传承补上关键拼图;全球汉籍合璧工程有序推进,《世界书院研究》填补学术空白,让齐鲁文脉在典籍中绵延不绝。

文化活化,关键在“创”。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才能让文化焕发持久魅力。现在的山东,正以创新思维破解传统文化“过时论”,让千年文脉在当代生活中“潮”起来。在文旅融合领域,“跟着孔子去研学”“沿着黄河遇见海”等品牌持续擦亮,文化体验廊道串联起山水人文,“山东手造”“黄河大集”成为产业发展新增长点,让游客在行走中触摸文化温度。

文化传播,格局在“融”。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既要向内扎根,更要向外生长。山东以国际视野搭建文明交流桥梁,让齐鲁文化成为中外对话的重要载体。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等盛会高质量举办,全球媒体创新论坛搭建传播平台,让中华文化在更高层次“走出去”。“齐鲁访学驻研计划”邀请国际汉学家来鲁深耕,聚焦古典文明传承,架设起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品牌的打造,更让齐鲁文化成为连接“一带一路”的文化纽带。这种“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互动,既让世界读懂齐鲁文化的深厚底蕴,也让齐鲁文化在文明互鉴中不断丰富发展。

文化育人,落点在“民”。文化的终极价值,在于滋养人心、凝聚力量。山东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让文明新风遍吹齐鲁大地。从大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全覆盖,到乡村儒学讲堂、社区文化书院的遍地开花,文化教育实现“从娃娃抓起”到“全民参与”的全覆盖。“沂蒙精神代代传”主题宣讲以“理论+小戏小剧+红色故事”的形式,让红色文化直抵人心,让修身正德成为齐鲁儿女的自觉追求。

文脉永续,功在不舍。实践证明,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静态展品,而是兼具历史厚度与时代活力的精神富矿。从典籍传承到非遗活化,从文旅融合到文明互鉴,山东以守正创新的智慧,让齐鲁文化“活”起来、“潮”起来、“走”出去,下一步齐鲁文化必将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更坚实的支撑,为民族复兴注入更持久的精神力量。

来源:沂水发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