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旗县已经下了硬令:打粉季前要把红薯粉浆水的处置规范起来,做到都有台账、有池子、有人管,不让粉浆直接进沟进河。接下来发生的事,是县里要把这话落到实处的动作片。
社旗县已经下了硬令:打粉季前要把红薯粉浆水的处置规范起来,做到都有台账、有池子、有人管,不让粉浆直接进沟进河。接下来发生的事,是县里要把这话落到实处的动作片。
事情发生在11月14日。那天县里在郝寨镇开了个现场办公会,带着乡镇和相关部门,先去了一个示范点看实物:标准化的储存池是怎么建的,平时怎么运行的,都看得明明白白。县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朱宏范带队,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兼副县长赵向龙也在场,市生态环境局社旗分局、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的负责人一块儿去了。大家不是走形式,是真刀真枪地对着问题研究办法。
郝寨镇先把他们的做法拿出来说:池子怎么选址、沉淀设计怎么做、出水怎么回用、日常记录怎么写,这套流程是成体系的,方便别的地方照搬。其他乡镇也轮流汇报现状和下一步打算,每个地方的加工规模和地形条件不一样,讨论中大家都在想着怎么接地气地改进。社旗分局局长杨锋德把目前的形势讲清楚,数据、问题点都摆到桌面上,没遮没掩,便于针对性制定措施。
会上的要求讲得具体。“台账、池子、责任人”这三件事要一项不落。赵向龙强调,要把辖区内所有红薯粉加工点、废渣堆放点和下粉点摸清楚,逐一登记,写入台账,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形成完整的责任链。宣传也得跟上,用横幅、乡广播、微信群、巡逻宣传车等多种方式,把乱排放的危害和法律后果告诉加工作业人,让他们知道这事儿不能糊弄。技术上要帮扶,推动粉浆水循环利用,按年加工量来确定池容,先沉淀再回用清水灌溉,严禁直接往沟里、坑塘里排。
现场氛围很务实,大家把问题摆在面前讨论对策,定了时间表和责任人。县里要组成督查组,对重点乡镇进行巡查,发现问题马上反馈并督促整改,严重的要追责问责。朱宏范再三强调,水污染治理不是小事,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相关单位要有紧迫感,切实履行监管和属地管理责任,排查要盯紧、整改要到位。河道巡查也要常做常新,发现问题要第一时间处置,用整改的实际成效来检验工作进展。
回头看缘由,主要是进入打粉季,红薯加工产生的粉浆水如果处置不规范,很容易造成河道污染,影响饮用水和农田灌溉。前段时间一些地方存在随意排放、临时堆放废渣、储存设施不达标等问题,这些都给环保验收和群众健康埋下隐患。基于这个现实,县里把现场办公和示范点观摩结合起来,既看实物、又定制度,目标就是能治理的全力治理,能预防的早做堵截。
具体操作环节上,郝寨的示范点值得推广:池体在选址上避开低洼易渗区,蓄水和沉淀按工艺流程设计,出水有回用路径,日常运行有台账记录,便于复制。其他乡镇听后,根据自己的加工规模和地形提出了调整方案。会后现场还对如何编制台账、如何按年加工量确定池容、如何组织巡查等进行了细化对接,明确了时间节点。几位乡镇领导都表示,会把责任压实,尽快完成摸排登记并推进储存池建设。
参加这次活动的有:社旗县生态环境分局主要负责人,县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郝寨、下洼、陌陂、苗店、朱集、饶良、晋庄等镇的主要领导和分管负责人,以及县委办、政府办、县环委办的相关人员。会议资料和现场情况由南阳市生态环境局社旗分局提供,编辑屈凤梅,审核任艳。
来源:温泉惬意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