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东方32周年庆,俞老师本人正在南极大陆考察。凌晨六点,天刚蒙蒙亮,万物俱寂,只有冰山和企鹅。此情此景,文人骚客的DNA动了。他大笔一挥,写了封给全体员工的内部信。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老师又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公关反面教材课。
新东方32周年庆,俞老师本人正在南极大陆考察。凌晨六点,天刚蒙蒙亮,万物俱寂,只有冰山和企鹅。此情此景,文人骚客的DNA动了。他大笔一挥,写了封给全体员工的内部信。
俞老师站在“翡翠般的冰山”前,看着抱团取暖的企鹅,感慨万千。
新东方正处在又一个十字路口,难怪俞老师会触景生情。从 “双减” 政策下的濒临破产,到靠东方甄选直播带货实现绝境翻盘,新东方完成教科书级的转型。但如今,孙东旭近期离职,和董宇辉已经分手,外部还有罗永浩不时背刺,后续发展面临新挑战。
俞老师在信里说,企鹅们在恶劣环境下“挤在一起,度过冬天”,这不就是新东方的写照吗?他回顾从北大纵身一跃创业新东方的32年沉浮,最后勉励大家一起修行,“把世界装在心里”。
整封信洋洋洒洒,情真意切,画面感十足。
但新东方的朋友们,吹到的不是南极的风,而是办公室的空调冷气。
收到信的时候,北京时间是下午五点,正是打工人忙了一天最疲备的时辰。
手机一亮,老板从地球另一端发来了风景明信片和一篇南极游记读后感。
于是,评论区很快就变成了大型“吐槽现场”:“俞老师,您在南极岁月静好,我在工位负重前行。”“企鹅抱团取暖,我们抱团加班。”最扎心的一句是:“看到这个邮件真的想骂娘了!”
员工们不买账啊!老板。
你在冰山前感悟人生,我在电脑前加班到头秃。这哪是精神激励?这分明是精准打击。
不得不感叹,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被称为“00后整顿职场”的这批,他们的内心,情怀这种东西,对他们来说可能还不如一份准点下班通知来得实在。
这事儿其实挺有代表性的。
俞老师这一代的企业家,身上或多或少都带着点理想主义和文人情怀。他们习惯用宏大叙事、用情感共鸣、用“我们是一家人”的逻辑来构建企业文化。在他们看来,分享自己在南极的感悟,是一种高级的精神引领,是把员工带到了一个更高的维度思考问题。
他们相信,只要情怀拉满,精神按摩到位,员工就能“忍辱负重”,实现“抱团取暖”。这种管理逻辑的底层,是上一代人对集体主义、对企业命运的无限认同和付出。
过去,这套玩法很管用。大家长振臂一呼,说我们要改变命运,我们要创造历史,无数热血青年就跟着嗷嗷叫往前冲,没人计较现在是不是在出租屋里吃泡面。
但不好意思,时代变了,大人。
现在职场的主力,尤其是00后们,他们是互联网原住民,也是极端现实主义者。他们管自己的工位叫“摸鱼区”,管上班叫“赚点猫粮钱”,管老板叫“班味儿最重的人”。他们不再仰望星空,而是死盯着自己的三餐、时薪和下班时间。
你跟他谈冰山,他跟你聊五险一金;你跟他谈企鹅,他问你加班费怎么算。不是他们格局小了,而是他们活得更明白了。
更有意思的是深层心理。
过去我们讲究“公司是我家”,这背后是一种集体归属感。
但现在的年轻人,别说公司了,他们连原生家庭都想“整顿”一下。很多00后在社交媒体上最热衷的话题,是吐槽“原生家庭”。
一个连父母“为你好”的说教都听不进去的年轻人,你指望他能被老板远在南极的几句感悟感动得热泪盈眶?他只会觉得,老板的悲欢并不相通,他只觉得老板虚伪。
所以,俞老师的信写得越是真诚,员工的感受就越撕裂。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沟通错位,而是两个平行宇宙的对撞。
这场舆情风波,也给所有热衷于打造个人IP的老板们提了个醒:CEO公关,正在变成一门高危艺术。
从老俞的“文人导师”到雷军的“科技大神”,他们分享创业故事,输出价值观点,把自己打造成行业的精神领袖,享受着老登的高光时刻。但现在,老板的每一次公开发言,都像是在雷区蹦迪。
老板们很容易陷入一种“自我感动”的陷阱,以为自己的视野、感悟和情怀,对所有人都有普适的教化意义。
他们忘了,当你的身份是老板时,你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被员工放到“劳资关系”这个最现实的天平上去称量。
你在享受生活,却要求员工拼命奋斗;你实现了财富自由,却要求员工奉献青春。这种错位感,才是点燃大众情绪的真正引信。
年轻一代正在用他们最直接、最不留情面的方式,重新定义职场关系。
情怀不能当饭吃,“大家长”的管理模式已经破产了。
全文完,如果觉着不错,就请点个关注吧。
你对此话题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
来源:魔都梦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