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评天下丨俞敏洪的这碗“职场鸡汤”,为什么有员工不买账?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8 15:15 1

摘要:近日,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南极旅行时,发布了一封面向全体员工的内部信。这封内部信,以“冰雪中的坚守”为主题回顾了新东方的创业历程,并以他本人在南极的见闻为例,鼓励员工,并提出新东方要成为“希望的播种者”,东方甄选应成“商家良知的代表”,新东方文旅要“让更多的人

近日,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南极旅行时,发布了一封面向全体员工的内部信。这封内部信,以“冰雪中的坚守”为主题回顾了新东方的创业历程,并以他本人在南极的见闻为例,鼓励员工,并提出新东方要成为“希望的播种者”,东方甄选应成“商家良知的代表”,新东方文旅要“让更多的人把世界装在心里”。然而,这封信发出后却没有收获预期的共鸣,反而遭遇了员工的吐槽,有员工称“今夜,所有xdfer(新东方人)都是南极人”,表示正在加班的自己无法与正在旅游的老板共情。

作为一种企业内部管理的方式与手段,内部信往往被企业创始人视为一种在企业关键时刻的定心丸,发展方向的指南针。对内,既可以通过较为温和的方式与员工交流,起到凝聚共识,鼓舞士气的作用,对外,则可以向市场和投资者释放企业经营和发展方向的信号。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不光是新东方,包括阿里巴巴、京东、滴滴在内的企业,其创始人都曾经通过“内销转出口”的公关操作,用内部信方式对公司进行辅助管理,对外发声,明确表明立场的同时,又能减轻对外正式声明的措辞压力,避免可能遭受的批评。

但是,这一次俞敏洪的内部信出乎意料地遭遇了自己员工的不同意见,却显示出了一个职场的新变化——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光凭理想主义灌“职场鸡汤”的方式,已经无法实现原定的激励目标,单纯使用“愿景激励”来回应员工的愿望和诉求,注定收效甚微。

面对这个新变化,企业的管理者可能需要重新调整管理的思维和手段。首当其冲的,就是不能再沉浸于“为团队创造未来”的叙事,低估员工面临的生活成本压力,忽视客观存在的薪资差异。损耗任何一个员工,其实就是在瓦解整个职场的生态。现实的需求如果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正视和回应,必然会影响员工的情绪,进而给企业带来不可预料的负面影响。譬如,当倦怠无法治愈,负面情绪无法得到缓解,就会有越来越多员工选择用脚投票,让企业陷入“多米诺效应”,进而引发“团队塌陷”。

因此,企业管理者与其和员工谈理想,倒不如正正当当谈待遇,谈现实。根据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2025年职场人因薪资不达标导致的离职率同比上升19%,其中90后、00后群体占比达65%,这说明,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职场人意识到,理想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理想不是空中楼阁,它需要现实的土壤才能破土萌发。尽管在强调“情绪价值”的当下,劳动早已延伸至非物质层面,演变为“情绪劳动”与“情感劳动”,但一个健康的职场生态,不能只靠灌“职场鸡汤”和打“情绪补丁”,决定性的因素是相对平等的职场关系,足够的职业支持、恰如其分的待遇和在法制框架内的职场运行规则。

企业和员工,应该是相互成就的关系。工作只是达成企业和员工愿景的工具,但绝不能成为目的。企业管理者不能只仰望头顶的星空,也要关注每一个员工身为“人”所可能遭遇到的现实和困境。否则,当员工再一次面对企业苦心熬制的鸡汤时,很有可能会回答道:“谢谢,这碗鸡汤,我们不喝了。”

来源:锦观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