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他们没算到,中国这边也有个“81岁群聊管理员”——毛主席。电报送到中南海时,他正犯肺喘,护士说签个字都喘三口,他还是抖着手写下“同意”。后来坊间传他补一句:“不打一仗,南海边永远不得消停。”档案里没这句原声,但那份批复的影印件,军科院官网至今挂着,红圈里的“
“1974年春节前,你家门口差点被邻居占了,你爷爷只回了两个字:‘打吧’。”
别笑,真事。西沙那几座小岛,当年就是差点被南越“邻居”端走。腊月二十七,南越总统阮文绍的电报已经飞到前线:19号6点25分,登陆琛航岛,旗子都备好了。
可他们没算到,中国这边也有个“81岁群聊管理员”——毛主席。电报送到中南海时,他正犯肺喘,护士说签个字都喘三口,他还是抖着手写下“同意”。后来坊间传他补一句:“不打一仗,南海边永远不得消停。”档案里没这句原声,但那份批复的影印件,军科院官网至今挂着,红圈里的“同意”俩字,比电台里任何口号都硬核。
真正开打前,南越玩“切香肠”: 15号,炮击甘泉岛外的中国渔船,木头船帮被127 mm炮撕开脸盆大的口子,渔民拿棉被堵; 17号上午,他们换旗,把金线龙旗扯下,升南越的三条杠,还自拍发西贡电台,配字幕“收复国土”; 18号深夜,两艘美制护卫舰堵在航道,探照灯直扫我军271号猎潜艇,喇叭里英语、粤语、越南语轮着喊:“This is Vietnamese water!”——其实西沙自古叫“千里长沙”,汉朝航海记录就写明白了。
19号6点25分,南越真按电报时间出动,分两路:一路登陆,一路舰炮掩护。 中国这边没按套路,叶帅前指只给前线四条小艇:271、274、281、282,总吨位加起来没人家一艘“陈庆余”号重。 可小艇有“小艇流氓”打法: - 提前一晚埋伏在岛礁雷达盲区,贴着珊瑚礁停,发动机全部熄火,甲板上铺渔网盖帆布,远看就是几条破渔船; - 把37炮仰角调到最大,等敌舰挤进600米——这个距离南越127炮俯角打不到,一打一个“下巴脱臼”; - 手榴弹打包当“土制舰弹”,拉上引信往对方舱面扔,炸不到装甲也能烧通信天线。
8点05分,第一串火光从271前主炮蹦出来,像提前给全国人民放了个除夕鞭炮。 打到10点半,南越“日早”号护卫舰舰桥被37炮连穿三洞,舰长阮文达当场被掀进海里,副长挂白T恤当白旗,可风把T恤卷成麻花,远处看还是花里胡哨的旗,中国炮手以为诈降,又补两发,直接把雷达掀下海。
战果也干脆: - 南越被击沉1艘,重伤2艘,死75,俘48; - 中方18名水兵牺牲,最小的副机兵马培顺才19岁,山东聊城人,遗物里一张没寄出的新年贺卡,写着“妈,我回家吃饺子。”
下午,趁敌舰跑路,中国陆军一个加强连坐渔轮登岛,把南越插在琛航岛的主旗扯下,旗杆上留着弹孔,当战利品送进军事博物馆,至今躺在一楼玻璃柜,旁边标签只有一句话:“1974.1.19,西沙”。
国际那边热闹了:南越跑到联合国抗议,中国代表陈楚一句“西沙自古中国土”,直接把提案拍回;苏联《真理报》淡淡发一条“呼吁双方克制”,美国更鸡贼,一边停了对南越剩余军援,一边第七舰队原地掉头,说“天气不好,不介入”。
这一仗,规模不大,意义比吨位重得多: - 中国现代海军第一次用“小艇打大舰”赢回实控,后来南沙、中沙的套路,都从这回练出血性; - 西沙随后建码头、修机场,成了今天南海救生、科研、渔业补给的大本营; - 最关键的是,给沿海渔民一颗定心丸——再出海,背后不只是一张地图,还有实实在在的炮声回应。
所以,春节团圆别光只顾抢红包,饭桌上给爷爷倒酒时多问一句:1974年,您在哪? 说不定老爷子就是当年蹲在271舱底,往弹链里塞37炮的那个“甲板小陀螺”。 那一刻,他装的不只是炮弹,还有咱们今天能安稳刷手机、吃海鲜、去三亚潜水的日常。
来源:沉着小猫Iq0uY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