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云山镇:党建引领强根基 多元种植促增收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8 15:01 1

摘要:近日,秦安县云山镇南沟、谢马等村的千亩优质小麦种植基地里,冬麦长势喜人,绿油油的麦苗在寒风中舒展枝叶,孕育着来年的丰收希望。今年以来,云山镇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基地带动、多元融合”的发展目标,以粮食安全为底线,以群众增收为核心,大力推进种植业多元化发展,通过打

近日,秦安县云山镇南沟、谢马等村的千亩优质小麦种植基地里,冬麦长势喜人,绿油油的麦苗在寒风中舒展枝叶,孕育着来年的丰收希望。今年以来,云山镇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基地带动、多元融合”的发展目标,以粮食安全为底线,以群众增收为核心,大力推进种植业多元化发展,通过打造特色示范基地、引进优质品种、推广先进技术,让小麦种植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绘就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体增富的美好画卷。

党建引领是产业发展的“红色引擎”。云山镇始终把党建工作与农业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按照“九个一”发展思路,构建“支部发力、党员带头、干群联动”的工作格局。在冬麦种植过程中,镇党委牵头成立技术指导小组,村党支部牵头流转土地,党员带头试种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形成了“党组织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今年秋季,我们通过党建引领,在南沟、谢马等村集中连片种植1000亩新品种小麦,打造了优质种植基地,形成规模集群优势,有效降低粮食种植成本,全面推动小麦增产量、提品质。”云山镇人大主席吴芳军告诉记者,“我们始终坚守粮食种植面积只增不减、稳产高产的底线,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基地带动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云山镇立足地域资源优势,科学规划种植布局,打造了一批高标准、规模化的种植示范基地。在徐张梁流域和兴隆梁流域,建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2个,总面积达3500亩,通过科学套种模式实现了“一地双收”,不仅为群众增收280余万元,还为村集体增收40余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在南沟、谢马等村的集中连片地带,打造1000亩新品种优质小麦种植基地,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镇优质小麦种植面积突破8000余亩。为提升小麦产量和品质,云山镇积极对接农业科研机构,引进中粮50、兰天37等最新优质小麦品种,同时大力推广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节水灌溉等关键技术措施,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指导,从播种到田间管理提供“一站式”服务,确保技术措施落地见效。通过品种改良和技术赋能,全镇小麦亩产量显著提升,品质大幅改善,累计为群众增收540余万元,让种粮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

多元融合为乡村振兴拓宽“发展路径”。云山镇坚持“跳出农业抓农业”,打破传统农业产业链各环节分散、孤立的局面,推动种植业与加工、销售等环节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做好产供销一体化大文章。一方面,鼓励发展粮食初加工产业,通过经济产业园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对小麦进行清理、磨粉等初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搭建线上线下销售平台,通过电商直播、农超对接、订单农业等方式,拓宽小麦及制品的销售渠道,解决群众“卖粮难”问题。同时,将种植基地与生态养殖业、乡村旅游相结合,实现“农业+养殖+旅游”的良性互动,让种植业成为带动乡村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产业。

如今的云山镇,田成方、树成行,高标准农田里孕育着希望,现代化基地里彰显着活力,多元化产业里涌动着增收热潮。下一步,云山镇将持续优化种植结构,加大优质品种引进和技术推广力度,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推动种植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让多元化种植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为秦安县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云山力量。

来源:五彩秦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