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弦音传承湖湘文脉,第二届胡琴艺术节绽放岁月芬芳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8 14:53 1

摘要:本届艺术节以公益为初心,全程免费开放,通过高水平展演、学术研讨与公益普及,为中老年胡琴爱好者搭建了专业包容的交流平台。活动不仅成为湖南民乐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更在全国银发艺术领域树立了示范标杆。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胡雪怡 通讯员 崔甜甜 摄影 林佳钰

灯光流转,琴音渐息,雷鸣般的掌声在湖南音乐厅久久回荡。11月16日晚,以“胡湘琴音・共谱华章”为主题的湖南省第二届胡琴艺术节在感动与喝彩中落下帷幕。

本届艺术节以公益为初心,全程免费开放,通过高水平展演、学术研讨与公益普及,为中老年胡琴爱好者搭建了专业包容的交流平台。活动不仅成为湖南民乐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更在全国银发艺术领域树立了示范标杆。

银发同台竞风采,名家领航话传承

11月14日,艺术节汇聚全省14个市州500余名中老年参赛者,年龄跨度45岁至82岁。他们中既有琴艺精湛的资深爱好者,也有退休后重拾热爱的“银发新生”。现场,《二泉映月》《战马奔腾》等经典曲目悠扬奏响,琴音中既有对传统的致敬,亦饱含对生活的热爱。

为提升参赛体验,组委会开通全省免费报名渠道,并配备医疗团队与休息区,细致关怀老年选手。“拉胡琴让我找到了晚年生活的方向。”82岁的湘潭选手李佩芝,表达出众多参赛者的心声。

“承办此次艺术节,我们始终将‘贴近中老年群体、服务胡琴爱好者’置于首要位置。”湖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艺术推广与交流中心主任许军表示,赛程每一个细节均力求让老年选手体会到便利与关怀,“我们期望这个平台不仅是技艺较量的赛场,更是中老年朋友以琴会友、感受艺术温情的‘家园’。”

在“名家开讲”环节中,中国胡琴专家、著名二胡演奏家曹德维教授以“琴道——与老年朋友谈二胡”为题,从技法到情感层层解析;著名二胡演奏家邓建栋教授则围绕“江南二胡作品演奏要诀”,通过现场演绎,剖析江南曲目的韵律精髓。

16日下午,“百年胡琴艺术传承与发展”专题研讨会举行。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曹德维、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杨向东、湖南省音乐家协会驻会副会长廖洪立等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新时代胡琴艺术如何服务中老年群体”“传统民乐与银发经济的融合路径”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与会专家认为,胡琴艺术应在恪守传统与勇于创新中,重视中老年群体的精神需求,使传统弦音成为银发生活的“精神滋养”,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注入文化动力。

薪火相承致经典,弦音致远谱华章

16日晚,闭幕式暨“纪念刘天华先生诞辰130周年”音乐会为整场艺术节的“高光时刻”,为获奖选手颁发证书与奖金。湖南民族乐团弦风组合、湖湘民族乐团青年演奏家接连登台,《良宵》《烛影摇红》等经典曲目韵味绵长。

压轴节目中,曹德维教授携手老中青三代胡琴学习者共奏《光明行》。沉稳的琴韵、流畅的技法与蓬勃的朝气在旋律中交融,既致敬大师风骨,亦展现胡琴艺术代代相传的生命力。全场掌声如潮,成为湖湘民乐爱好者的一次深情共鸣。

“能陪伴老朋友们在胡琴学习中收获快乐,比什么都值得。”作为优秀组织教师代表,深耕中老年胡琴教学10余年的长沙市老干部大学青年二胡教师文亮靓,致力于让胡琴艺术跨越年龄界限,走进更多中老年群众的生活。

据统计,本届艺术节线下直接覆盖群众超1500人次,线上各平台展演及内容传播累计覆盖超5万人次。“从银发琴手的同台竞技到市民观众的现场聆听,从公益普及活动展演到线上内容的广泛传播,真正将‘艺术惠民、文化暖民’落到了实处。”湖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会长熊琦、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会长曹鹏共同表示,未来两大学会将持续深化协作,聚焦中老年群体精神文化需求,打造更多元、更普惠、更具影响力的胡琴艺术交流平台。

本届艺术节由湖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与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联合主办,湖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艺术推广与交流中心承办。

来源:湖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