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海洋大学,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学校创建于1924年,历经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几个办学时期,1959年更名为山东海洋学院,1988年
中国海洋大学,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学校创建于1924年,历经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几个办学时期,1959年更名为山东海洋学院,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学校有崂山、鱼山、浮山、西海岸4个校区,拥有全球最高静音等级5600吨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船等3艘科学考察实习船舶。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海洋科学、水产科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水产养殖、渔业资源捕捞学、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环境科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培育学科)
特色专业:
中国海洋大学作为海洋领域的顶尖高校,其王牌专业集中在海洋相关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水产、海洋科学获 A + 评级,另有多个专业在软科排名中斩获 A+、A 等级,同时涵盖工科、经管、人文等多个领域的优势专业,具体分类如下:
一、海洋与水产类(核心顶尖王牌)
这类专业是学校的标志性优势学科,不仅学科评估成绩顶尖,在全国专业排名中也稳居前列,科研与行业认可度双高。
海洋科学:教育部学科评估 A+,软科排名全国第 1 且等级 A+,设有基础学科拔尖计划 2.0 基地,还开设蓝梦拔尖人才实验班。专业聚焦海洋动力学、生物地球化学等国际前沿方向,毕业生多进入海洋科研院所、国家海洋局等从事科研或管理工作。水产养殖学:国家级特色专业,软科中同领域的水产相关专业整体获评 A+,该专业自身排名全国前列。专业培育出牡蛎等多个国家级新品种,毕业生可就职于水产养殖企业、水产科研单位,也能进入水产监管部门,在水产养殖技术研发、产业管理等领域竞争力突出。海洋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软科排名全国第 1、等级 A+。该专业衔接海洋探测、海洋环境监测等技术领域,适配海洋工程企业、科研机构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毕业生多从事海洋仪器研发、海洋数据采集分析等工作。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软科排名全国第 2、等级 A+,依托学校水产学科的顶尖实力,毕业生多进入渔业企业、渔业管理部门,从事渔业资源评估、渔业养殖规划、远洋渔业技术指导等工作。二、工科优势王牌专业
这类专业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深度对接港口、食品、船舶等产业需求,就业渠道稳定,部分专业在行业内排名靠前。
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软科排名全国第 2、等级 A+。专业聚焦食品研发、质量控制等方向,对接食品行业龙头企业,毕业生可在食品生产企业、市场监管部门或第三方检测机构,从事食品研发、质量管控等工作。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与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软科排名全国第 5、等级 B+。该专业支撑我国港口建设,毕业生多就职于中交等大型基建企业、港口管理部门,从事港口航道设计、海岸工程建设等工作。船舶与海洋工程:省级特色专业,软科排名全国第 9、等级 B+。专业适配船舶制造、海洋工程装备研发等产业需求,毕业生多进入船舶制造企业、海洋工程公司,从事船舶设计、海洋平台研发等工作。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软科排名全国第 2、等级 A+。专业聚焦海洋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毕业生可在海洋资源开发企业、环保部门,从事海洋矿产资源勘探、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等相关工作。三、其他领域优质王牌专业
这类专业涵盖理学、经管、人文等范畴,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在区域及行业内认可度高,部分专业软科排名表现优异。
声学:软科排名全国第 2、等级 A+,作为理学类优势专业,侧重海洋声学等特色方向,适配声学设备研发企业、科研院所,毕业生可从事声学仪器设计、海洋声学探测等工作。智能科学与技术:软科排名全国第 16、等级 A,属于计算机相关领域的热门专业,衔接人工智能、智能系统研发等方向,毕业生多进入互联网企业、科技公司,从事智能算法开发、智能设备研发等工作。会计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与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软科排名全国第 23、等级 A。该专业在经管领域认可度高,毕业生多进入大型企业财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就业稳定性强,薪资待遇可观。环境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与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软科排名全国第 29、等级 A。专业契合环保产业刚需,毕业生可就职于环保工程公司、环境监管部门,从事污水处理、生态修复、环境评估等工作。各学科的保研率:
中国海洋大学 2025 届整体保研率为 22.36%,保研率因学院和学科差异显著,海洋与水产类核心学科、部分理工科院系保研率远高于校平均水平,文科类及部分普通工科专业则相对较低,具体情况如下:
一、高保研率学院及对应学科
化学化工学院:保研率 29.46%,其下化学等相关学科凭借扎实的科研基础和丰富的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保研名额,保研率在全校处于领先位置。海洋地球科学学院:保研率达 27.27%,该学院的海洋地质等学科契合海洋资源勘探等国家需求,学科科研实力强劲,带动保研率处于高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保研率 26.53%,旗下环境工程等学科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学科优势明显,保研名额较为充裕。海洋与大气学院:保研率 25.47%,学院核心的海洋科学学科实力顶尖,其中海洋科学拔尖班保研率更是高达 72.34%,是学校保研率最高的特色班级之一。二、中等保研率学院及对应学科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 2025 届保研名额有较大幅度增长,这些学院对应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等学科,保研率处于学校中等水平。像水产学院的水产养殖学等专业,保研率稳定在 25%-30% 之间,略高于学校整体保研率。
三、低保研率学院及对应学科人文社科类学院:法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等保研率均在 20% 以下,对应的法学、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等专业,因学科科研项目数量少于理工学科,保研名额较少。
四、其他特殊或普通院系:基础教学中心保研率仅 13.51%,是全校保研率较低的教学单位;工程学院 2025 届保研名额略有降低,其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工科专业保研率也处于学校中等偏下水平。
五、中外合作项目:学校中外合作项目的保研率则稳定在 10% 左右,远低于学校整体保研率。
各学科的就业情况分析:
中国海洋大学 2024 届本科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 90.83%,各专业就业情况和学校海洋特色深度绑定,海洋与水产类核心专业就业率顶尖,工科类适配产业需求,理学类升学导向明显,人文社科类也形成差异化优势,以下是 2025 年各热门专业的详细就业情况:
一、海洋与水产核心类:
1.水产养殖学:就业率98%,作为全国顶尖的 A + 学科,毕业生多就职于正大、通威等龙头企业担任技术岗,也可进入政府部门负责水产资源管理,或留校从事科研工作。该专业毕业生技术主管晋升周期比行业平均快 1.5 年,起薪约 6500 元 / 月。
2.海洋科学:就业率96%,升学深造率接近 50%,超 60% 的毕业生进入国家海洋局、中科院海洋所等科研机构,还有部分入职壳牌、中海油等企业,从事环境监测、气候研究等工作。体制内就业率达 15%,体制内岗位起薪约 12 万 - 18 万元 / 年,科研机构技术岗年薪峰值可达 40 万 +。
3.海洋技术:就业率95%,聚焦海洋探测与信息处理,毕业生多入职海兰信等海洋大数据公司、中船重工等装备研发机构,从事水下机器人控制、海洋智能装备研发等工作。应届生平均起薪 7000 元 / 月,算法工程师岗年薪可达 25 万 +。
二、工科实用类:
1.船舶与海洋工程: 就业率94%,专业对口率 100%,属于教育部 “卓越工程师计划” 专业。毕业生多进入中船集团、中远海运集团等,深度参与深海钻井平台、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点基建项目。
2.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率93%,依托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毕业生多就职于华熙生物、青岛啤酒、伊利等企业,从事海洋活性物质研发、食品质量控制等工作。研发岗起薪约 7000 元 / 月,5 年后平均年薪可达 15 - 20 万。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率91%,聚焦海洋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与华为、海信等企业有合作。毕业生除入职华为、字节跳动等科技公司外,还可在海洋科技公司从事海洋智能装备、机器学习等相关工作。该专业也是烟草局录用人数较多的专业之一。
三、理学研究类:
1.生物科学:就业率92%,国家级特色专业,聚焦海洋生物基因编辑等前沿领域。毕业生多就职于华大基因等生物医药企业,为生物制药、新型疫苗开发等领域提供人才支撑,适配生物医药行业的技术研发需求。
2.海洋资源与环境:该专业在全国排名第一,毕业生中不少人通过选调生进入体制内。此外,还可进入自然资源部相关单位或环保企业,从事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生态保护等工作,契合海洋生态治理的国家需求。
四、人文社科及其他类:
1.法学(海洋环境法方向): 就业率88%,作为国家特色专业,在海洋法、国际法方向优势突出。毕业生多进入律所、海事法院,从事海事仲裁、国际贸易、跨国公司涉外法务等工作,适配沿海地区涉外法律相关需求。
2.会计学:专业评级为 A,是学校热门人文社科专业之一。毕业生除了进入企业担任会计、财务岗外,也有不少人考取银行、公务员等岗位,就业稳定性强,适配各类企业及体制内财务相关岗位需求。
3.电子商务:专业评级为 A,毕业生可进入互联网企业、涉海企业从事电商运营、跨境电商等工作。依托学校沿海地域优势,在跨境海洋产品电商领域就业竞争力较强。
此外,学校还有部分专业就业表现亮眼,如大气科学可进入气象部门、海洋气象相关科研机构;材料类专业毕业生多进入新材料企业、化工企业从事研发工作;药学专业有毕业生被烟草局录用,也可进入药企从事药物研发、质量检测等工作。同时学校有大量毕业生进入体制内,2024 届有 243 位毕业生成为选调生,涵盖海洋科学、区域经济学等多个专业。
2025年辽宁省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
招生专业投档最低分2025位次海洋科学(蓝梦拔尖人才实验班)6335103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软件工程、保密技术)6305670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6286080船舶与海洋工程6286080海洋科学6276264声学6276264海洋技术6246942生物科学类(生态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6246942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6246942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6227443大气科学6217691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6207935化学6198169海洋资源与环境6198169海洋资源开发技术6188439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健康)6178681轮机工程617868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6168928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6168928物流管理6149443水产养殖学6139728国际经济与贸易6139728勘查技术与工程61110278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外合作办学)61010587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60412332海洋科学(中外合作办学)60212959
2025年辽宁省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
法学634426汉语言文学6181011工商管理(数字化创新管理)6171061国际经济与贸易6141205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6101438英语6091485法学(中外合作办学)6091485来源:鱼群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