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有关“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精神,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根本要求,本届论坛聚焦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
征稿启事
第四届
“未来学者”论坛
暨“数智时代的文明交流与未来坐标”
学术研讨会
为激发广大“社科新学人”学术热情,营造更为浓郁的学术氛围,为广大社科学子提供高质量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主办的第四届“未来学者”论坛拟于2026年5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良乡校区线下举行。
第四届“未来学者”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生会承办,拟邀请《文学评论》《历史研究》《历史评论》《新闻与传播研究》《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等期刊提供学术指导,协助进行论文评审与点评。本届论坛计划以“数智时代的文明交流与未来坐标”为主题,秉承“以文会友”的精神,聚焦前沿论题,增强创新沟通,碰撞学术火花。
我们诚挚邀请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对哲学社会科学有思考、有洞见的本硕博青年才俊踊跃参与!
一、征稿主题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有关“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精神,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根本要求,本届论坛聚焦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理论和前沿问题,以“数智时代的文明交流与未来坐标”为主题,共开设五场分论坛,涉及文学、历史学、新闻传播学、哲学及“冷门绝学”等相关学科。
分论坛一:文学分论坛
1. 文学经典与文学现象的再解读;
2. 文艺理论创新与中国式话语重构;
3. 跨媒介、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4. 数字时代的文学传播与媒介生态;
5.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与文学的未来;
6. 其他相关研究。
分论坛二:历史学分论坛
1. 中国化方法论的历史建构;
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域下的伟大历史经验;
3. “两个结合”形成发展的历史逻辑;
4. 中国自主的世界史知识体系研究;
5. 其他相关研究。
分论坛三:新闻传播学分论坛
1. 数字媒介技术与文明根脉的传承、激活与重构;
2. 平台社会、公共对话与文明共识的构建;
3. 全球传播新秩序与中国叙事的国际对话;
4. 数字时代的新闻伦理、价值立场与未来坐标;
5. 媒介的更迭与发展史;
6. 其他相关研究。
分论坛四:哲学分论坛
1.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与当代中国哲学;
2. 中国哲学与中国古典学;
3. 中西文明交流互鉴中的哲学对话;
4. 全球文明语境下的科技伦理:问题与挑战;
其他相关研究。
其他相关研究。
分论坛五:冷门绝学分论坛
1. 新材料与新方法:出土文献的抢救、保护与科技赋能;
2. 古文字释读与文本重建;
3. 简帛改写的历史:制度、思想与社会生活;
4. 简帛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冷门绝学保护机制;
5. 其他相关研究。
二、征稿须知
01 征稿时间
2025年9月19日至2025年12月31日24:00,以收到论文电子版时间为准。
02 征稿对象
本次论坛面向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在读本硕博同学征稿,投稿人应为论文的独立作者或合作作者(学生作者应为第一或第二作者)。
03 投递地址
yjsh@ucass.edu.cn
04 邮件要求
邮件标题:请将邮件主题及投稿文件标题修改为“分论坛组别+第一学生作者姓名+学校+第四届‘未来学者’论坛投稿”(例:分论坛一+张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第四届“未来学者”论坛投稿)。
邮件正文:请在邮件正文中注明投稿人个人信息(姓名、所在学校、院系、专业、年级、类别(本科/硕士/博士)、研究方向、联系电话、微信号及邮箱),同时明确文章所属分论坛组别(如“分论坛一:文学分论坛”)。
投稿文件:采取添加附件形式发送稿件,来稿恕不退还。
附件包括:(1)论文原文(word版);(2)知网或维普出具的论文查重报告(查重率≤20%)。
05 版权声明
投稿视为作者同意本文章以论文集形式在“未来学者”论坛内部公开。未经作者本人许可,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本文章。
06 论文评审
投稿论文将按照不同议题由相关领域专家分类评审,综合考虑论文质量、排版是否规范、字数是否达标等,并遴选部分论文作者参会交流,并对其中特别优秀的论文授予荣誉。结果将通过“社科学子”“中国社科大学生会”公众号发布。
三、征文要求
应征论文请围绕主题和主要议题自选题目,并注意以下四点:
(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政治方向正确,紧扣主题,突出思想性、学术性、实践性(不接受非学术类作品如散文、诗词类)。
(二)投稿人应为论文的独立作者或合作作者(学生作者应为第一或第二作者),一人限投一稿(含合作成果)。投稿内容应突出作者的创新能力与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且未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会议上宣读,不可一稿多投。请在文末单独一页中附上作者姓名、学校/培养单位、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和E-mail。在提交截止日期后,投稿论文不允许进行任何更改。
(三)论文篇幅15000字左右,含论文摘要500字以内;格式的详细要求请参照《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投稿文章格式,需包含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及注释(论文格式模板下载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z9Ja6qYzU0onLuvf0hXfzw?pwd=xytq 提取码: xytq)。
(四)论文查重率应低于20%,组委会将对入选稿件进行严格审查,一旦发现有学术不端行为,将立即取消作者参会资格,请各位作者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对于通过审核的论文,组委会将发出论坛正式邀请函。
未按以上要求投稿者恕不送审!
四、论坛须知
01 举办时间
2026年5月中旬(拟定)
02 举办地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良乡校区),北京
03 参会费用
本次论坛不收取会务费,为受邀报告人提供论坛期间的餐食茶歇,住宿、交通敬请自理。
04 奖项评选
各分论坛将分别设置一、二、三等奖项,由评审专家结合论文选题、行文结构、研究方法、文献综述和语言表达等标准评定,并对获奖人员颁发荣誉。论坛届时将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研究所及刊物的学者专家进行点评,并与青年学子进行交流。
05 其他
1. 本论坛将为实际参会的人员提供正式邀请函,正式邀请函在会议报道当天现场领取;
2. 入选论文的作者,在规定时间前放弃参会,其论文将不收入会议论文集。
如您有关于文章投稿及论坛参与的更多疑问,欢迎邮件联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会。
邮箱:yjsh@ucass.edu.cn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