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真别以为古代当官都是铁饭碗。2023年西安那片黄土底下,挖出来一块唐代墓志,冷不丁就揭了老底——上面明明白白刻着“刑狱博士”四个字。听着挺吓人,其实压根不算正式官,临时工都算不上,朝廷不给编制,也没工资,事儿却最要命:专查那些地方官捂不住的灭门惨案、皇室都震
你真别以为古代当官都是铁饭碗。2023年西安那片黄土底下,挖出来一块唐代墓志,冷不丁就揭了老底——上面明明白白刻着“刑狱博士”四个字。听着挺吓人,其实压根不算正式官,临时工都算不上,朝廷不给编制,也没工资,事儿却最要命:专查那些地方官捂不住的灭门惨案、皇室都震怒的大案子。
这种人,说白了就是皇帝亲自甩出去的一颗棋子。官僚体系拖着不办?那就跳过所有人,直接派人下去压阵。你不听话,没关系,他不归你管。可没人发工资啊,这人怎么活?住破庙、蹭百家饭,靠嘴皮子和人情在夹缝里周旋。有时候查案查到一半,连下一顿在哪吃都不知道。《唐朝诡事录3》里演苏无名穷得连碗面都舍不得点,看着像夸张?历史学家翻完墓志反而笑了:演得还太体面喽。
其实这类“编外办案人”在唐代并非孤例。制度表面整齐,背地里早被撕出一道口子。皇权信不过官僚系统,又不能老杀官立威,干脆搞点非常规操作——派个没背景、没退路、但被自己亲手点过头的人下去,既避嫌,还能把事办到底。这些人手上没权柄,腰杆却硬得很,正因为他们一无所有,反倒什么都不敢怕。查贪官?撕关系网?动世家?只要圣意还在,他们就能豁出去干。
你想想,一个连俸禄都没有的人,凭啥让人服?凭的不是官服,是背后那点皇帝亲授的信任。这信任虚得很,风一吹就散,但也正因为虚,才逼得他们每一步都走得更狠、更绝。他们像游魂一样穿行在官府与江湖之间,查的是案子,赌的却是命。
现在回头看,那些正儿八经领俸禄的官员,有多少是混着过日子?反倒是这些没名没分的“孤勇者”,在制度的裂缝里硬凿出一条路。他们不是不想安稳,是根本没得选。
今天咱们谁不是在某种“无编制”的状态里挣扎?合同随时断,KPI压着走,项目做完就散。可不也是一口气撑着,往前冲?
来源:自由的橙子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