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丑闻爆了:1人公关团队撑起1156亿营收!雷军&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8 14:15 1

摘要:“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已进入转岗流程。”11月17日,这则消息在科技圈迅速传开。与此同时,雷军罕见地连发3条微博回应质疑,强调小米汽车的安全设计理念,反驳那些“好看比安全重要”的断章取义。

全国媒体对接仅1人,自媒体对接一两人,预算少得可怜,这是小米公关团队的残酷现实。

“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已进入转岗流程。”11月17日,这则消息在科技圈迅速传开。与此同时,雷军罕见地连发3条微博回应质疑,强调小米汽车的安全设计理念,反驳那些“好看比安全重要”的断章取义。

就在王化转岗消息传出的同一天,小米即将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预计营收高达1156.51亿元,同比增长25.02%。

一边是公关团队的内外交困,一边是业绩的持续增长,这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共同勾勒出小米当下的复杂处境。

小米公关体系正迎来重大变动。业内信源透露,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已进入转岗流程,将不再负责公关事务。

这场变动的核心诱因,是创始人雷军对当前公关团队的表现持续不满。

小米公关面临的困境远超外界想象。团队配置严重不足,负责全国区域媒体对接的公关仅1人,对接自媒体也仅一两人。面对数十家核心纸媒、电视、广播及网媒,连日常沟通都难以维系,更谈不上深度关系维护。

预算分配更是雪上加霜。集团资源多向产品端倾斜,预算基本由市场部掌控,公关部门能分到的资金少得可怜。

更关键的是公关部门在内部话语权薄弱。有业内人士透露,拒绝小米邀约的核心原因之一,就是公关岗位在小米内部难以施展身手。

汽车圈知名博主闫闯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发声:YU7车已经卖掉,以后“不碰小米产品”,因为和小米“价值观不一致”。

他列举了一系列问题:碳纤维机盖的虚假宣传、使用车规级纸巾盒却不使用车规级芯片、驾驶辅助事故案例以及车辆异响问题未被妥善解决。

最典型的是碳纤维机盖事件。给SU7 Ultra使用的“双风道碳纤维前舱盖”被小米定义为卖点,但实际上很多车主发现这套价值42000元的选配硬件只是一个“样子货”,根本没有宣传中的效果。

类似的,车规级纸巾盒也有些“贻笑大方”。小米在纸巾盒之前似乎从没有重视过所谓的“车规级”,芯片是消费级不说,哪怕是他们热衷于宣传的手机支架也没按照车规级去宣传。

雷军不得不亲自下场回应,去年4月的一次采访中,他在谈产品定义时说“一辆车,好看是第一位的”,这和“安全是基础、安全是前提”矛盾吗?

在一片争议声中,小米的业绩却持续高歌猛进。根据财报预告,小米集团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预计约为1156.51亿元,同比增长25.02%。

小米汽车业务提前实现盈亏平衡,成为本季度财报的最大亮点。SU7及Ultra车型的稳定交付推动季度交付量预计达10.9万辆。

智能手机业务也表现稳健,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约4350万台,市场份额13.6%,同比增长1.8%,稳居全球第三。

在研发投入上,雷军已宣布2025年小米研发预算将超过300亿元,其中投在AI及相关业务上的比例约有1/4,即约75亿元左右。

AI、OS和芯片三项被列为小米核心技术,小米正在全力推动AI技术在各个终端产品的落地。

小米的高端化之路仍面临严峻挑战。一位消费者在体验了小米17 Pro Max后评价:“外观和质感,确实已经非常接近 iPhone 16 Pro Max了”,但“重量和手感还是有点区别。说不清是重心还是细节,总之就是那种熟悉的小米味儿:几乎够了,但还差一点。”

问题在于哲学层面。苹果的设计是“克制”:逻辑统一,少即是多,所有功能都围着一个目标,顺手。小米更像“拿来主义”:别人有的功能、花哨的动画,统统塞进去。

结果就是复杂、割裂,少了沉淀。所以,即便堆料到顶,依然缺了那股“灵魂”。

小米要真想冲高端,必须搞明白什么叫“生产力用户”。真正能决定一个品牌能不能被认可为高端的,是这台设备能不能成为那群靠它吃饭的人的依赖。

一位分析人士指出:“小米拍视频、拍照的工程文件,最后大部分,还是要跑到苹果生态去处理。”

小米已从“手机+AIoT”迈入“三驾马车”协同周期,汽车业务盈亏平衡落地标志着“生态赋能制造”逻辑兑现阶段。然而,小米的生态战略仍面临质疑。

小米太爱“全包”,什么都要自己做。结果生态链公司一旦做大,就容易发现和小米自己撞车——空气净化器是这样,手环也是这样。

换资本市场的眼光,这意味着伙伴关系不稳固,谁都担心哪天会被“收割”。

反过来看顶级企业怎么玩。腾讯当年做开放平台,广告分成、游戏分成都甩出去,让无数公司靠它活;苹果的App Store更不用说了,供应链、开发者、创作者,人人有肉吃。

顶级企业的逻辑是:我摆一张牌桌,大家都能坐下。小米的逻辑更像:我开个食堂,大家都来给我打工。

面对当前的舆论危机,雷军和小米站在了十字路口。

一方面,有人认为雷军应该道歉,“承认辜负了大家的期望,要承担起全民偶像,承担起全民的创业英雄,重新出发。”

另一方面,也有观点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踏踏实实的做好产品,认认真真的做好每一辆车,每一件事情出来之后,你都第一时间冲到前线。”

解散公关部可能过于极端,但强化产品力确是当务之急

小米需要向市场展示,它不只是一家能赚钱的公司,更是一家有科技理想的企业。财报证明小米是一个“挣钱机器”,汽车毛利也很高。

但同时,小米也需要在AI、机器人等硬科技领域展示更多突破,哪怕这些投入会短期内影响财报表现。

在小米第三季度财报正式发布的前夜,资本市场已经在用脚投票。期权信号显示,财报发布后股价短期波动区间约為±4.24%。

王化的转岗或许只是小米公关体系重构的开始。而对雷军而言,真正的考验不是如何应对一时的舆论风波,而是如何为这家年营收超千亿的企业找到新的灵魂——不是营销话术,不是参数配置,而是一种能让用户、员工和投资者为之自豪的价值观与技术信仰

毕竟,当一辆车、一部手机乃至一家企业剥离所有外在包装后,最终剩下的,唯有信任。

来源:翼峰说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