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动画短片走向全国,背后是这家医院的“科普经”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8 14:02 1

摘要:此次在国家平台上的亮相,也是我院长期致力于将专业医疗知识精准、高效送达公众的集中体现。其中,眼科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已构建起一个由权威专家引领、线上线下全覆盖、贯穿全生命周期的立体化健康教育体系,成…

近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传来喜讯,由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暨大连理工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管理与疾病预防控制部姜莎制作的短视频《WS/T857-2025医院感染病例判定标准:通用原则》,经省市两级卫健委推荐,作为大连市唯一宣贯作品,被国家“卫生健康标准网”正式收录并推荐全国参考。

该作品创新运用生动动画形式,将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是我院在标准宣贯方式上的一次积极探索。此次获得国家平台认可,标志着医院在推动医学知识大众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此次在国家平台上的亮相,也是我院长期致力于将专业医疗知识精准、高效送达公众的集中体现。其中,眼科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已构建起一个由权威专家引领、线上线下全覆盖、贯穿全生命周期的立体化健康教育体系,成为医院积极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切实服务百姓民生的生动实践。

权威引领,打造高端科普品牌

我院眼科的健康教育立足专业高度,始终以权威和专业为根基。以张立军院长为核心的专家团队,积极活跃于国家级权威平台,致力于将学术前沿转化为公众喜闻乐见的科普知识。近年来,相继受邀参与人民名医“进博专场”、央视网《全民健康》爱眼公开课、第十五届健康中国论坛等高端活动,围绕“眼科围手术期干眼症的治疗与管理”、“全生命周期眼健康”、“ICL技术进展”等前沿主题进行权威解读,在提升公众眼健康认知层次的同时,也树立了我院眼科科普的专业与权威形象。

矩阵覆盖,构建“空中”科普网络

为实现科普服务的广覆盖与常态化,医院眼科全力构建全媒体科普矩阵。从与大连广播电视台合作制作《有医说医》《刻不容缓》等专题节目,到精心运营科室自有微信公众号,形成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交融互补的传播格局。其中,屈光中心主导的公众号平台坚持“每周更新”,紧密追踪如“角膜塑形镜验配全攻略”等社会热点,以平实的语言、互动的形式为患者答疑解惑,已成为数万用户身边随时可查的“电子眼健康顾问”,让专业的眼科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科普进校园

扎根基层,践行全周期健康关怀

眼健康是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大事。我院眼科将科普阵地前移,深入校园与社区,让知识真正“沉下去”。连续多年与大连市教育局合作,开展《儿童青少年眼健康,让我们共同呵护》等主题校园讲座,为青少年近视防控筑牢第一道防线。

同时,医院还发起并组织了“青少年近视防控万人行”,“近视防控,户外万人跑”,”乐跑助力健康,防青共护光明“,”糖尿病眼病社区筛查及宣讲“等系列活动。

其中,通过“万人志愿者签名启动仪式”,动员学校、家庭、医疗三方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近视防控的良好局面。张立军院长在活动中倡导“抓早抓小”和“大手拉小手”的防控理念,强调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并呼吁全社会携手,共同构筑青少年视力健康防护网。

这一系列行动不仅扩大了科普的覆盖面,更在实践中推动了健康教育从“知”到“信”再到“行”的转化,为有效降低本地区青少年近视、糖尿病眼病及青光眼的发生率做出了积极努力。

在“全国爱眼日”等关键时间点,眼科专家团队更是走进社区、高校、乡镇、消防大队等,通过科普直播、公益筛查、面对面咨询等形式,将服务送至群众百姓身边。

2025年“爱眼日”,张立军院长作为大连市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受邀参加“主委话健康”科普专栏。

从一项国家标准的创新宣贯,到一套成熟高效的眼科健康教育体系的成功运行,其核心均在于我院始终秉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勇于打破专业壁垒,让晦涩的知识变得可知可感,让优质的医疗资源惠及更广泛的群体。

未来,我院将继续推动卫生健康标准、临床实践与健康科普的深度融合,不断探索科普新形式、拓展服务新边界,让标准与知识真正成为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全民健康的有力工具,为“健康中国”建设持续贡献智慧与力量。

图文 | 法治办 李慧斌

编审 | 文宣部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