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许家印的“秘密情人”?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7 03:32 1

摘要:2023年的中秋,天上那轮月亮跟往年没什么两样,但对许家印来说,这月光再也照不进香港半山豪宅的露台了。

2023年的中秋,天上那轮月亮跟往年没什么两样,但对许家印来说,这月光再也照不进香港半山豪宅的露台了。

他眼前只有四面高墙,这堵墙比他盖过的任何一栋楼都更结实。

那个曾经把爱马仕皮带系在腰间,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礼,用“恒大”两个字搅动整个中国房地产江湖的大人物,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被带走了。

这事儿不光是他一个人的事儿,背后是一个时代的影子,一个靠着胆子大、借钱多就能发财的时代,咔嚓一下,结束了。

故事得从很久以前说起。

七十年代末,河南周口一个穷村子里,有个叫许家印的年轻人。

那时候他跟村里其他人一样,下地干活,开拖拉机,每天累得一身汗,但心里头那股劲儿憋着,总觉得自个儿不能就这么过一辈子。

高考恢复的消息,对他来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梯子。

他二话不说,扔了手里的活计,一头扎进书堆里。

心气高,上来就报清华,结果当然是没考上。

村里人半开玩笑半鼓励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许清华”。

这外号没让他脸红,反而像根针,老扎着他。

第二年,他考上了武汉钢铁学院,毕业后进了舞阳钢铁厂,成了一名技术员。

在那个年代,这可是金饭碗,多少人羡慕不来。

但在钢铁厂待了十年,他那颗心又躁动了。

厂里头条条框框多,他觉得施展不开。

他搞过一些小改革,给手下的工人争取福利,结果还差点碰了钉子。

他看明白了,这碗饭再铁,也盛不下他的野心。

九十年代初,他把心一横,辞职南下,去了深圳。

那地方,当时就是个大工地,到处都是机会,也到处都是坑。

许家印,准备在这里把那个“许清华”的梦,换一种方式实现。

到了南方,许家印的脑子像是开了窍。

他在一家叫“中达”的公司打工,老板让他去广州开拓房地产业务。

老板给了他一千多万,让他去探探路。

许家印拿着这点钱,在广州看中了一块地,叫“珠岛花园”。

他没急着买地,而是先用他那张能说会道的嘴,跟政府、银行、承建商画了个大饼。

他跟人说,这项目稳赚,地一拿到手,房子图纸一出来,就能卖楼花。

钱,就这么滚起来了。

结果,一年多时间,他真就把一个小区给盖起来了,还给公司赚了两个亿。

这下他出名了,但也把他跟老板的关系推到了头。

项目赚了这么多,老板大手一挥,给他月薪涨到三千块。

许家印一听,心里凉了半截。

他觉得自个儿是那个能下金蛋的鸡,结果主人就给了几粒米。

他琢磨透了,给别人干,永远是小打小闹。

1997年,他自己拉起队伍,成立了恒大。

从那天起,许家印就踩上了时代的风火轮。

后面二十年,中国的房价就像坐了火箭,恒大也跟着一路狂飙。

他的玩法很简单,就三个字:快、大、借。

用银行的钱拿地,用买房人的钱盖楼,用供应商的钱垫资,一环套一环,杠杆加到最大。

恒大的楼盘开遍全国,公司也进了世界五百强。

许家印本人,成了中国的首富,风光无限。

当然,走钢丝总有脚滑的时候。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恒大差点头寸断了,欠了银行一百多个亿,眼看就要崩盘。

许家印急得满嘴起泡,跑到香港去搬救兵。

他在香港待了三个月,天天陪着郑裕彤那些大佬打牌、吃饭,讲恒大的故事。

还真让他给说动了,几个大佬凑了5亿美金,把他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

这次死里逃生,没让他害怕,反而让他更信一件事:只要公司够大,就倒不了,天塌下来有人扛。

公司大了,排场自然也得跟上。

2011年,恒大民族歌舞团成立了。

这可不是一般的企业文艺宣传队。

招人标准高得吓人,个个都是专业院校毕业,年轻漂亮,身材一流。

这个歌舞团,不仅上过春晚这样的大舞台,更多时候,是出现在恒大内部招待贵宾的场合。

时间一长,外面的闲话就多了,说这是许家印的“私人后宫”。

白珊珊就是这个歌舞团里最出名的一个。

一个贵州来的普通姑娘,凭着舞蹈功底,一步步走到了台前。

进了恒大歌舞团,她的人生就像开了加速器。

没几年就成了台柱子,后来更是当上了团长。

许家ein一出事,她立马就被卷了进去。

网上铺天盖地都是说她跟许家印关系不一般,名下的豪宅豪车都是许家印送的。

白珊珊受不了这个,又是报警,又是在网上发视频,哭着说自己是清白的,每一分钱都干干净净。

可大家不信啊。

一个歌舞团团长,就算工资再高,怎么可能在深圳湾买得起上亿的房子?

这账算不过来。

她的事儿,就像恒大这座大厦一个不起眼但又很扎眼的角落,里面到底藏着什么,外人只能猜。

这事儿,恐怕得等最后清算恒大烂摊子的时候,才能有个说法。

许家印一直信奉“车到山前必有路”,可这一次,路没了。

国家看出了房地产这个玩法里的巨大风险,出台了“三条红线”政策,就像三把大锁,一下就把恒大这种高负债公司的脖子给卡住了。

银行不给贷款了,买房的人看风向不对也开始观望,供应商天天上门要钱。

许家印那套“借新还旧”的把戏,玩不下去了。

那座靠着两万多亿负债堆起来的纸牌屋,风一吹,就哗啦啦地倒了。

最后关头,许家印还在挣扎。

他跟老婆丁玉梅办了“技术性离婚”,想把一部分钱转到国外去。

但他想错了,他以为能金蝉脱壳,结果人家早就布下了天罗地网。

他在海外的资产被冻结,他想留的后路,全被堵死了。

这位曾经在中国商界呼风唤雨的大佬,最终没能像2008年那样等到救援。

他留下的,是一个两万多亿的窟窿,还有全国各地无数个买了恒大期房,现在只能对着一片停工的工地发愁的普通家庭。

他们的全部家当,都变成了水泥钢筋,和一张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兑现的合同。

墙倒众人推,鼓破万人捶。

许家印的故事讲完了,但那些烂尾楼前业主的等待,才刚刚开始。

《中国恒大集团2021年度报告》,中国恒大集团,2022年。

《许家印传》,作者:周仁,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年。

财新网关于恒大债务危机的系列报道,2021-2023年。

《棱镜》,“许家印香港‘牌局’与朋友圈”,腾讯新闻,2021年9月23日。

来源:月月樱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