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主播”全是影帝!私信求助装死,连麦甩锅消失善心全是剧本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8 11:44 1

摘要:刷短视频时,你是不是总刷到这样的“慈善主播”?镜头前,他们对着衣衫褴褛的老人哭红眼眶,给单亲妈妈塞钱时慷慨激昂,对着镜头喊“家人们,点点关注、刷个礼物,我把所有收入都用来帮这些可怜人”;可你真遇到难处,私信求助,他们像瞎了一样从不回复;鼓起勇气连麦求助,他们要

怒撕!网络“慈善主播”全是影帝!私信求助装死,连麦甩锅消失,视频里的“善心”全是骗钱剧本!

文/白鸽

刷短视频时,你是不是总刷到这样的“慈善主播”?镜头前,他们对着衣衫褴褛的老人哭红眼眶,给单亲妈妈塞钱时慷慨激昂,对着镜头喊“家人们,点点关注、刷个礼物,我把所有收入都用来帮这些可怜人”;可你真遇到难处,私信求助,他们像瞎了一样从不回复;鼓起勇气连麦求助,他们要么打断你说“下播再聊,先帮这位家人筹款”,要么含糊其辞“流程没走完,等通知”,转头就把你抛到九霄云外——这哪是做慈善,分明是拿别人的苦难当流量密码,把观众的善心当提款机,演技比专业演员还逼真!

今天就来狠狠扒皮这些“伪慈善主播”的丑恶嘴脸:他们视频里的“爱心救助”全是套路,私信不回、连麦甩锅都是算计,背后藏着的全是“流量换钱”的肮脏生意。看完你再给这些主播刷礼物,算我佩服你的“大度”!

一、先搞懂:为啥“慈善”成了主播的“流量密码”?—— 最低成本赚最多钱,还能立“圣人”人设

主播们又不傻,放着唱歌、跳舞、带货不搞,偏要扎堆“做慈善”,核心就一个字:利!慈善是最低成本的引流手段,既能快速涨粉,又能收割打赏,还能立“大善人”人设,后续变现躺着赚钱,简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 流量来得快:比起千篇一律的才艺视频,“慈善内容”自带话题和情感共鸣。只要镜头里有困境老人、可怜孩子、艰难创业者,再配点悲情音乐,主播对着镜头抹两把眼泪,视频就能轻松上热门。毕竟没人会拒绝“善良”,哪怕是假的,也能吸引大量点击、点赞、关注;

- 人设立得稳:“慈善主播”=“有爱心”“有责任感”“值得信任”,这个人设比“搞笑主播”“颜值主播”高级多了。观众会觉得“这个主播是好人,支持他就是做善事”,从而心甘情愿刷礼物、买他带的货,甚至成为他的“死忠粉”,不管他说什么都信;

- 变现路子广:涨粉后,主播既能靠直播打赏赚钱(观众以为打赏的钱会帮到穷人),又能带货变现(说“买我东西,我捐一部分给慈善”),还能接广告(品牌愿意找“正能量”主播合作)。更黑心的,还能搞众筹诈骗,让观众直接捐钱,把善款揣进自己口袋;

- 风险特别低:拍慈善视频成本极低,找个农村老人、破旧房子,摆几样廉价物资,拍几分钟就能剪辑一条“救助视频”。就算被质疑,也能拿“我是真心做慈善,你们是在抹黑好人”当挡箭牌,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反而吸引更多同情分。

说白了,这些主播根本不是想做慈善,而是把“慈善”当成了一门生意。苦难是他们的“素材”,观众的善心是他们的“利润”,视频里的眼泪和同情,全是演给你看的戏码—— 你以为你在献爱心,其实只是在给主播的钱包“添砖加瓦”!

二、伪慈善主播的核心套路1:视频里的“爱心救助”,全是剧本+摆拍,没一句真话!

你看到的那些“感人至深”的慈善视频,90%以上都是假的!要么是剧本演绎,要么是摆拍作秀,要么是盗用素材,主播们把“苦难”包装得淋漓尽致,就为了骗你的眼泪和关注:

(一)剧本演绎:找演员“扮演”困境者,全程按剧本走

这是最常见的套路。主播提前找好演员(可能是当地村民、群演,甚至是自己的亲戚),给他们设定“人设”:独居老人、重病患者、单亲妈妈、留守儿童…… 然后写好剧本,让演员按剧本“演戏”:

- 场景布置:找一间破旧的房子,摆上破家具、烂衣服,让演员穿上脏兮兮的衣服,脸上抹点灰,营造“家徒四壁”的惨状;

- 台词设计:让演员对着镜头哭诉“我没儿没女,生病没人管”“孩子上学要花钱,我实在没办法了”,主播则在一旁“痛心疾首”地说“家人们,太可怜了,我一定要帮他”;

- 互动演戏:主播“当场”给演员塞几百块钱、送点米油,演员立刻下跪感谢,主播赶紧扶起,对着镜头喊“家人们,刷个小心心,让更多人看到,一起帮他渡过难关”。

戏演完了,视频剪好,配上悲情音乐,一条“感人”的慈善视频就出炉了。而那些“救助金”“物资”,很多都是拍完就收回—— 演员只拿几十块钱的演出费,主播却靠这条视频涨粉几万、收割几千块打赏,稳赚不赔。

真的要吐槽一句:这些主播的演技不去当演员都可惜了!对着镜头哭的时候声情并茂,转头给演员结钱的时候精打细算,把“虚伪”两个字刻进了骨子里。你们就不怕遭报应吗?拿别人的苦难当剧本,良心不会痛吗?

(二)摆拍作秀:只拍“救助瞬间”,拍完就翻脸不认人

有些主播懒得找演员,就去农村找真正的困境老人、穷人,但他们的“救助”只有“拍照瞬间”:

- 临时“送温暖”:主播带着米、面、油,找到一个看起来可怜的老人,把东西往老人面前一放,赶紧让助理拍照、拍视频,全程不超过10分钟;

- 拍完就撤离:照片、视频拍完,主播就把东西拿走(或者只留下一点点),对着老人说“好了,拍完了,我们走了”,根本不管老人后续的生活;

- 夸大宣传:视频里却配文“关爱独居老人,送去温暖和希望”“陪伴老人一下午,听他讲述人生故事”,把10分钟的摆拍说成“全天陪伴”,把廉价物资说成“精心准备的礼物”。

更过分的是,有些主播为了拍“感人”画面,还会故意诱导老人哭:“你想想你没人管,多可怜啊,你哭出来,大家才会帮你”。老人被说得委屈落泪,主播却在一旁开心地拍视频,把老人的眼泪当成“流量密码”。

我就想问:这些主播到底有没有心?老人是真的可怜,不是你们的“道具”!你们拍视频涨粉赚钱,却连一点真正的帮助都不愿意给,这种“伪慈善”比不做慈善还恶心!

(三)剪辑造假:拼接素材、盗用视频,骗观众没商量

有些主播更懒,连门都不出,坐在家里就能“做慈善”—— 全靠剪辑和盗用素材:

- 拼接素材:从网上找各种“困境家庭”的片段,比如别人拍的农村老人、贫困儿童的视频,再把自己的镜头剪进去,假装自己“亲自”去救助;

- 盗用视频:直接把正规慈善机构、其他博主的慈善视频下载下来,改个字幕、加个自己的水印,就当成自己的作品发出去,对着镜头喊“这是我昨天救助的老人,家人们支持一下”;

- 伪造证据:P几张转账截图、物资发放清单,配上文字“今天给10个困境家庭转账5000元”,其实根本没有任何实际行动,全是P图造假。

这些主播连“装样子”都懒得装,全靠偷来的素材骗流量、骗打赏。他们以为观众都傻,看不出视频是拼接的、是盗用的?殊不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稍微细心一点,就能发现视频里的漏洞—— 主播穿的衣服和背景环境不搭,转账截图的字体、格式不对,这些破绽难道你们自己看不到吗?还是觉得观众好骗,随便糊弄一下就行?

(四)重复利用:一个“救助对象”,反复拍、反复骗

有些主播拍了一个“救助对象”的视频火了,就把这个对象当成“摇钱树”,反复拍、反复骗:

- 换角度拍:第一次拍“给老人送钱”,第二次拍“给老人送药”,第三次拍“带老人去看病”,其实都是同一时间拍的,只是换了个角度、剪了个片段;

- 换文案骗:每次发视频都换不同的文案,“第一次救助,帮老人解决温饱”“第二次救助,带老人检查身体”“第三次救助,给老人找了工作”,把同一个场景说成“多次救助”;

- 长期“吸血”:只要这个“救助对象”还能吸引流量,主播就一直拍他,直到观众看腻了、没人打赏了,才会换下一个“目标”。

这些主播哪里是在做慈善,分明是在“吸血”!把一个困境者的苦难反复利用,榨干他的流量价值,直到没有利用价值为止。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困境者长期被当成“道具”,心里是什么感受?你们的贪婪,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三、伪慈善主播的核心套路2:对你的求助“装死”,互动全是“甩锅式回应”,只为骗流量不办事

这也是最让人气愤的一点:主播视频里“爱心泛滥”,说“有困难找我,我一定帮你”,可你真的遇到难处,私信求助、连麦求助,他们就立刻“变脸”,要么装死,要么甩锅,全程不办事:

(一)私信求助:石沉大海,永远不回

你抱着希望给主播发私信,详细说明自己的困境:“我家人重病,需要手术费,能不能帮我一下?”“我是单亲妈妈,带着孩子,生活困难,希望能得到帮助”,可等来的永远是“已读不回”,或者干脆没读。

为啥不回?原因很简单:

- 你的苦难“没流量”:主播只帮“有话题性”“能吸引眼球”的人,比如独居老人、重病儿童,如果你的困境不够“惨”,或者没法拍成“感人”视频,他们根本懒得理你;

- 帮你没钱赚:回复你、帮你,不仅要花时间,还可能要花钱,而主播做慈善的核心是“赚钱”,不是“帮人”,没钱赚的事,他们才不会做;

- 怕露馅:如果真的帮你,就需要实际付出,而他们根本没有做慈善的诚意,一旦回复你,就可能被你追问,最后露馅,所以干脆不回,眼不见心不烦。

我就想问问这些主播:你们视频里说“有困难找我”,难道是随口说说的吗?观众相信你,才会向你求助,你却把他们的求助当空气,这种“言而无信”的人,配当“慈善主播”吗?你们的“爱心”难道只存在于视频里?

(二)连麦求助:甩锅“下播说”,下播就拉黑

有些观众不甘心,在主播直播时申请连麦求助,好不容易连上了,主播的操作却让人心寒:

- 打断你的话:你刚说“我家人重病”,主播就立刻打断:“兄弟/姐妹,我知道你不容易,但是直播时间有限,下播后你私信我,我详细了解,一定帮你”;

- 转移话题:说完就赶紧切到下一个连麦的粉丝(通常是刷了礼物的),对着镜头喊“感谢大哥刷的跑车,大哥太有爱心了,我们一起帮更多人”,把你忘得一干二净;

- 下播就失联:你下播后私信他,他要么不回,要么直接拉黑你。之前说的“一定帮你”,全是骗你、安抚你的谎话。

他们为啥要这么做?因为直播时连麦求助会影响“气氛”,耽误他们收割打赏。如果让你在镜头前详细说自己的困境,可能会让其他观众觉得“主播根本不办事”,从而不再刷礼物。所以他们只能用“下播说”来敷衍你,先把直播的“流量”赚到手,至于下播后,你是谁都不重要。

真的太气人了!这些主播就是典型的“两面人”:直播时对着刷礼物的粉丝笑脸相迎,对着求助的观众敷衍了事;镜头前说“关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镜头后对求助者避之不及。你们的“慈善”难道是“看人下菜碟”?只帮刷礼物的人,不帮真正有困难的人?

(三)被质疑时:倒打一耙,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

如果有观众在评论区质疑“主播是不是在摆拍?”“求助你为啥不回?”,这些主播立刻就会“委屈”地倒打一耙:

- 卖惨博同情:对着镜头哭着说“我每天辛辛苦苦做慈善,自己都没赚多少钱,还要被人抹黑、被人质疑,我真的太难了”;

- 指责质疑者:“你没看到我付出的努力,就随便说我是假的,你是不是见不得别人做好事?”“如果你觉得我是假的,你可以自己去做慈善,不要在这里诋毁我”;

- 煽动粉丝:“家人们,支持我的扣1,让那些抹黑我的人看看,我们是真心做慈善的!” 然后他的“死忠粉”就会集体围攻质疑者,把质疑者骂走。

这套“受害者”话术,简直是伪慈善主播的“标配”。他们把“质疑”当成“抹黑”,把“追问”当成“刁难”,用粉丝的支持当“挡箭牌”,掩盖自己的虚伪和欺骗。我就想问:如果你们真的是真心做慈善,为什么不敢正面回应质疑?为什么不敢公开善款流向?为什么不敢回应当事人的求助?只会哭哭啼啼卖惨,难道这就是你们做慈善的“底气”?

四、伪慈善主播的核心套路3:圈钱才是最终目的,慈善只是“遮羞布”!

所有伪慈善主播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圈钱。视频里的“爱心”、直播时的“承诺”,全是为了让你心甘情愿地把钱掏出来,他们的圈钱手段,比你想象的更黑心:

(一)直播打赏:“刷礼物=做慈善”,其实钱全进主播口袋

这是最直接的圈钱方式。主播直播时,会不断引导观众刷礼物:

- 绑定“慈善”和“打赏”:“家人们,刷个小心心,就是给老人捐1块钱”“刷个跑车,我给孩子买一身新衣服”“刷个火箭,我给这个家庭捐500块”;

- 制造“竞争氛围”:“感谢大哥刷的跑车,大哥太有爱心了!还有谁愿意帮一把?让我们看看谁的爱心最大”;

- 夸大“打赏效果”:“家人们,今天直播的打赏收入,我全部捐给这些困境家庭”“我一分钱都不拿,只为了帮更多人”。

可实际上,这些打赏收入,90%以上都进了主播自己的口袋。他们所谓的“全部捐出”,只是一句谎言—— 可能会拿出一点点钱,买些廉价物资,拍个“捐赠视频”交差,剩下的钱就用来买车、买房、潇洒享乐。

更讽刺的是,有些主播一边喊着“家人们,刷礼物帮穷人”,一边自己穿名牌、戴名表、开豪车,住着豪华别墅。你们拿着观众的善心钱挥霍,难道就没有一点愧疚感吗?观众以为自己在做慈善,其实只是在给主播的奢侈生活“买单”!

(二)带货变现:“买我货=做慈善”,卖的全是劣质货

主播立稳“慈善人设”后,就会开始带货,把“慈善”当成“卖点”:

- 虚假宣传:“家人们,这款产品我亲自试用过,质量特别好,买一件我捐10块钱给慈善”“这是扶贫产品,买它就是帮助农民增收”;

- 溢价严重:卖的产品大多是三无产品、劣质货,比如9.9元的面膜、29.9元的衣服,却标价99元、199元,溢价好几倍;

- 承诺不兑现:所谓的“捐10块钱”,根本没有任何证据,观众买了产品,钱进了主播口袋,慈善捐赠只是一句空话。

很多观众因为相信主播的“慈善人设”,觉得“买他的货就是做慈善”,所以心甘情愿买高价劣质货。可等收到货发现质量差,想退货时,主播却找各种理由拒绝,或者直接拉黑。你们用“慈善”当幌子,卖劣质货骗钱,和骗子有什么区别?

(三)众筹诈骗:“发起救助项目”,善款去向不明

有些主播胆子更大,直接发起“慈善众筹”:

- 编造项目:在平台上发起“救助重病儿童”“帮助贫困学生上学”“支援灾区”等众筹项目,配上“感人”的视频、图片,目标金额几万、几十万;

- 煽动捐款:对着镜头喊“家人们,献出一份爱心,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每一分钱都会用在刀刃上”;

- 私吞善款:众筹结束后,主播就把善款提现,根本不用于所谓的“救助项目”,善款去向完全不公开、不透明。

等有观众追问“善款用在哪里了?”,主播就会说“正在对接”“流程还没走完”“不方便公开”,用各种理由搪塞,最后不了了之。这种众筹诈骗,比单纯的打赏收割、带货骗钱更黑心—— 它利用了观众最纯粹的善心,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不到救助,让慈善行业蒙上阴影。

我就想问:这些主播难道不知道众筹诈骗是违法的吗?拿着别人的救命钱潇洒,你们晚上睡得着觉吗?一旦东窗事发,你们不仅会身败名裂,还会面临法律的制裁,值得吗?

(四)私域收割:引导加微信,二次诈骗

有些主播会引导粉丝加微信,说“进我的慈善群,一起讨论怎么帮助更多人”“加我微信,我给你发救助对象的详细情况”:

- 建群收费:进群需要交“入群费”,几十块到几百块不等,说“入群费会全部捐给慈善”,其实全进了主播口袋;

- 二次带货:在群里每天发产品链接,说“这是内部福利,只有群里的家人能买,买了就是做慈善”,继续卖劣质货;

- 精准诈骗:对群里的粉丝“一对一”忽悠,说“我有个内部扶贫项目,投1万赚10万,赚的钱可以捐更多给穷人”,诱导粉丝投资,最后卷钱跑路。

粉丝以为进了“慈善群”就能一起做善事,没想到却掉进了主播的“二次诈骗”陷阱。这些主播真是贪得无厌,一次又一次地收割粉丝的善心,把“吃人血馒头”演绎到了极致!

五、为啥伪慈善主播这么猖獗?—— 监管难、取证难、观众善心被利用

其实这些伪慈善主播的套路并不高明,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能看出破绽,但为啥他们还能横行霸道、骗得盆满钵满?核心原因有3点:

(一)监管难度大,平台审核缺位

短视频平台每天有上亿条视频上传,监管部门和平台很难一一审核,很多虚假慈善视频能蒙混过关:

- 内容难辨别:摆拍、剧本演绎的视频和真实的慈善视频很难区分,平台只能靠关键词、举报来筛选,容易出现漏网之鱼;

- 账号易更换:主播被举报封号后,换个手机号、身份证就能重新注册账号,继续作案;

- 跨区域作案:主播可能在A城市,粉丝在全国各地,跨区域作案导致调查难度大,监管成本高。

更让人无奈的是,有些平台为了流量,对虚假慈善视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要视频能吸引点击、带来收益,平台就不管内容真假,甚至还会给这些视频推流,间接助长了伪慈善主播的嚣张气焰。

(二)取证难,受害者维权难

观众发现自己被骗后,想维权却难上加难:

- 证据不足:主播的承诺大多是口头的,没有书面协议,观众很难证明主播“虚假宣传”;

- 金额分散:单个观众的打赏、购物金额可能只有几十块、几百块,达不到立案标准,警方很难立案;

- 维权成本高:观众想起诉主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很多人觉得“得不偿失”,只能自认倒霉。

而那些被主播“利用”的困境者,大多是老人、穷人,文化水平低、不懂维权,就算知道自己被当成“道具”,也不知道该找谁投诉,只能默默忍受。

(三)观众的善心和侥幸心理,被主播拿捏得死死的

很多观众之所以会上当,根本原因是“善心”和“侥幸心理”在作祟:

- 善心被利用:观众看到“困境者”的视频,会产生同情心,想伸出援手,却没想到自己的善心被主播当成了“赚钱工具”;

- 侥幸心理:觉得“这个主播看起来是好人,应该不会骗我”“就算是假的,我刷点小钱,就算是献爱心了”,殊不知,正是这种“纵容”,让伪慈善主播越来越猖獗;

- 信息差:有些中老年人、文化水平不高的观众,不了解网络套路,容易被主播的“演技”和“话术”忽悠,相信主播的“慈善人设”。

真的要提醒大家:善心是宝贵的,但不是廉价的!你们的爱心应该给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给伪慈善主播当“提款机”。不要让你的善心,成为滋养骗子的“土壤”!

六、伪慈善主播的危害:比你想象的更严重,不仅骗钱,还毁了社会信任!

很多人觉得“伪慈善主播只是骗点钱,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实际上,他们的危害远比你想象的更深远,不仅伤害了观众,还破坏了整个社会的信任体系:

(一)伤害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伪慈善主播占用了大量的慈善资源和公众注意力,让真正的困境者“求助无门”:

- 公众的善心被消耗:观众被伪慈善主播骗多了,就会对所有慈善产生怀疑,当真正的困境者求助时,大家会想“这是不是又是假的?”,从而不愿再伸出援手;

- 正规慈善机构受影响:伪慈善主播的骗局,让公众对整个慈善行业产生不信任,正规慈善机构的筹款也会受到影响,导致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

这些伪慈善主播,不仅骗了观众的钱,还可能间接“害死”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因为他们的骗局,很多人再也不敢相信慈善,再也不愿帮助别人,让整个社会变得冷漠。

(二)破坏社会信任,带坏社会风气

伪慈善主播把“善良”当成“生意”,把“诚信”当成“筹码”,严重破坏了社会信任:

-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变弱:当大家发现“慈善”可以造假、“爱心”可以买卖,就会对身边的人和事产生怀疑,不再轻易相信别人;

- 价值观扭曲:伪慈善主播靠骗钱发家致富,会让一些人觉得“做慈善不如骗慈善”,从而模仿他们的行为,带坏社会风气;

- 助长不劳而获的思想:这些主播不用付出真正的努力,只靠演戏、骗钱就能赚大钱,会让一些人产生“不劳而获”的想法,不愿踏实工作。

一个社会的信任,是靠无数人的善良和诚信建立起来的,而伪慈善主播却在一点点摧毁它。当信任消失,善良被利用,整个社会都会变得冰冷、自私,这才是最可怕的!

七、怎么辨别伪慈善主播?记住这6点,别让你的善心被利用!

其实辨别伪慈善主播并不难,只要记住以下6点,就能避开99%的坑:

1. 凡是只拍“救助瞬间”,不公开后续帮扶的,大概率是假的!真正的慈善,不是“拍个视频就完事”,而是长期的陪伴和帮助,如果主播只发“救助视频”,从不更新救助对象的后续生活,肯定是摆拍、作秀;

2. 凡是承诺“刷礼物=做慈善”,却不公开善款流向的,大概率是假的!正规的慈善,会公开善款的收支明细,让捐赠者知道钱用在了哪里,如果主播只让你刷礼物,却从不公开善款去向,肯定是在骗钱;

3. 凡是私信求助不回、连麦求助甩锅的,大概率是假的!真正想做慈善的人,会真心对待每一个求助者,不会对求助者视而不见、敷衍了事,如果主播对求助者冷漠无情,只对刷礼物的粉丝热情,肯定是伪慈善;

4. 凡是视频里的“困境者”看起来像演员、场景像剧本的,大概率是假的!真正的困境者,眼神里有无奈和绝望,而演员演出来的“惨”,只有表面的悲情,没有内心的痛苦,只要仔细观察,就能看出破绽;

5. 凡是带货时把“慈善”当卖点,卖高价劣质货的,大概率是假的!真正的慈善带货,会选优质产品,合理定价,公开捐赠明细,而伪慈善主播只会靠“慈善”忽悠,卖劣质货赚差价;

6. 凡是被质疑时只会卖惨、倒打一耙,不敢正面回应的,大概率是假的!真正的慈善主播,经得起质疑,会主动公开证据、回应问题,而伪慈善主播只会用“受害者”话术逃避责任。

如果遇到疑似伪慈善的主播,一定要及时举报—— 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不让更多人被骗,不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被忽视。你的一次举报,可能会拯救很多人的善心,帮助很多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最后想说: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慈善也不是骗钱的工具。那些伪慈善主播,靠着剧本、摆拍、欺骗,把观众的善心当成“提款机”,把别人的苦难当成“流量密码”,他们赚的每一分钱,都沾着观众的眼泪和困境者的无奈,这种行为既缺德,又违法!

希望每一个观众都能擦亮眼睛,珍惜自己的善心,不要让伪慈善主播得逞。你的爱心,应该给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应该通过正规的慈善机构传递,而不是给骗子当“垫脚石”。

也希望平台能加强监管,严厉打击伪慈善主播,把那些靠骗钱发家的“影帝主播”赶出网络,还网络空间一片干净,还慈善行业一份纯粹。

最后想问那些伪慈善主播:你们靠骗来的钱潇洒享乐,真的能心安理得吗?当你们看到真正的困境者求助无门时,真的不会愧疚吗?趁早收手吧!骗局终有被揭穿的一天,等到那一天,你们不仅会身败名裂,还会面临法律的严惩,到时候再后悔就晚了#慈善主播#

来源:白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