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责国王的国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8 12:47 1

摘要:NBA总是有新闻。以昨天为例,哈登燃尽憾负凯尔特人是新闻,杜兰特投进准绝杀是新闻,没有特雷·杨的老鹰豪取五连胜是新闻,连独行侠的连败终结也是新闻。独行侠的这场赢球让他们从西部倒数第二爬到了西部倒数第三,弗拉格表现出色,莱弗利恢复健康,球队在主场重获支持,看起来

NBA总是有新闻。以昨天为例,哈登燃尽憾负凯尔特人是新闻,杜兰特投进准绝杀是新闻,没有特雷·杨的老鹰豪取五连胜是新闻,连独行侠的连败终结也是新闻。独行侠的这场赢球让他们从西部倒数第二爬到了西部倒数第三,弗拉格表现出色,莱弗利恢复健康,球队在主场重获支持,看起来仿佛在剔除毒瘤尼扣之后,一切都走上了正轨。

而我们都知道,如果倒数第二的球队进步了,那一定有一支新球队来到了倒数第二。是的,在无人关注的角落,国王又输球了。在霜冻银行中心,福克斯拿下了28分11助攻,带队轻松击败了他的老东家。国王吞下一波6连败,战绩来到了3胜11负。

成为一支糟糕的球队是一回事,但既糟糕又乏味就更糟糕了。已经有美国记者在爆料,球队准备把拉文、德罗赞与萨博尼斯三位核心悉数摆上交易货架,国王或将又一次陷入“拆队-补强-再拆队”的恶性循环。

有句哲言说,成功总是短暂,失败才会贯穿人生始终。这句哲言在国王身上适用得有些过分了,因为他们的成功实在有些太短暂了,短得令人质疑能否叫做成功——从2013年至今,他们只打了一次季后赛,一轮都没赢过。球员换了一批又一批,总经理和主教练走了一个又一个,但国王队就是永远好不了。

这是为什么呢?也许我们应该问问那个一直没换的人。

7个月前,国王在附加赛中以106比120输给了独行侠,赛季宣告结束。这场失利的哨声刚落半小时,时任总经理蒙特·麦克奈尔便被球队老板维维克·拉纳戴夫当场解职。这位曾在2022-23赛季率队终结十六年季后赛荒、并因此荣膺NBA年度最佳高管的功勋经理人,最终还是没能逃过被老板扫地出门的宿命。

麦克奈尔的遭遇绝非孤例。自2013年收购球队以来,拉纳戴夫治下的国王,总经理一职俨然成了联盟闻名的“旋转门”——从皮特·达历山德罗到迪瓦茨再到麦克奈尔,没有一位掌舵人能任职超过五年。更值得玩味的是,接过麦克奈尔帅印的斯科特·佩里,也并非凭借业界公认的硬核能力上位,而是源于他与拉纳戴夫的深厚私交。早在2017年,佩里便曾任国王运营副总裁,两人多年来私交甚笃。而据联盟内部人士透露,不少有真才实学的经理人都对国王的职位望而却步,一位球队高管称那是最难干的岗位:“你不是来做决策的,而是来执行拉纳戴夫决策的。”

如今被推上交易货架的拉文与德罗赞,正是拉纳戴夫越俎代庖干预球员运作的鲜活注脚。2025年2月,国王突然完成一笔震惊联盟的交易,将球队多年核心达龙·福克斯连同麦克劳林、赫尔特一并送走,换来拉文及数个选秀权。彼时,外界普遍认为是麦克奈尔脑子发昏,才会在西部重现拉文+德罗赞的组合,但后续的深度报道却揭开了真相:麦克奈尔不想签德罗赞,他不想换来拉文,他也不想炒掉迈克·布朗,但彼时的他早已被架空,丧失了核心决策权。

这一切决策都出自拉纳戴夫,这位国王的国王。

维维克·拉纳戴夫当然是一位成就斐然的先生。这位NBA历史上首位印度裔老板被社会公认为成功的软件工程师、商人、畅销书作家、演说家和慈善家,只是这些title都和篮球没什么关系。和隔壁独行侠的杜蒙特不同,他是真的很喜欢篮球,但他唯一的篮球相关履历就是在自己女儿12岁的时候执教她们的青少年球队。

作为成功者的巨大自我、作为国王老板不受限的权力和他永远管不住自己手的性格共同缔造了国王队的悲剧。在NBA名记扎克·洛维做客比尔·西蒙斯的播客节目时称,NBA内部有很多人为国王队惋惜:“他们从NBA的励志故事变成了如今无人问津的话题。他们平庸、乏味、毫无方向,甚至让其他球队都感到沮丧。”

事实上国王不是毫无方向,只是有个人改变了他们的方向。拉纳戴夫力主引进拉文和德罗赞这两位前全明星球星,或许本意是借明星效应快速提振战绩与商业价值,却对阵容兼容性和他们的弱点视而不见。拉文虽能以场均22.7分、42.2%的三分命中率展现得分爆发力,却素来被认为重个人数据而轻团队协作,除了得分之外难有正面贡献;36岁的德罗赞依旧能以场均18.8分延续生涯荣光,但其复古的中距离打法与国王奉行的快节奏攻防体系显得格格不入;再加上战术地位被挤压后数据大幅缩水的萨博尼斯,这组看似光鲜的“伪三巨头”从组出来的第一天就显得攻防脱节、各自为战。

和这些大方向的混乱相比,在球队已经有3人明确需要持球的情况下再引入拉塞尔·威斯布鲁克的荒诞操作只能说是小打小闹了。国王本赛季进攻效率排联盟第25,防守效率排联盟第27,可谓是全方面的坍塌。更致命的是,“伪三巨头”薪资总和突破1亿美元,其中拉文和德罗赞的合同到2027年夏天才会到期,萨博尼斯更是还身背3年1.36亿美元的巨额合同,几乎将球队未来三年的薪资空间彻底锁死,如今将他们摆上货架,不过是拉纳戴夫亡羊补牢式的紧急止损。

这也是拉纳戴夫的另一绝学,江湖人称“吃了吐”。拍脑袋决策,拍大腿后悔,这种场面拉纳戴夫治下早已屡见不鲜。

2013年他选中球队主帅迈克尔·马龙时,把马龙吹得天上难找地下难寻,是他“梦寐以求的那种教练”,然而短短一年之后,在开季14场赢了9场的情况下,只因为球队核心考辛斯受伤而遭遇连败,他就毫不犹豫地把和考辛斯关系亲密的马龙开掉了;

2014年,他力排管理层众议,通过一场线上数据竞赛便敲定要选新秀尼克·斯陶斯卡斯,这位被寄予厚望的年轻人仅在国王效力一年便被扫地出门;

2016年,拉纳戴夫否决了当时主帅乔治·卡尔提出的考辛斯交易方案,随后卡尔被解雇,又是过了一年,拉纳戴夫又批准了迪瓦茨提出的考辛斯交易,换来的筹码被普遍认为价值过低,迪瓦茨后来声称“交易两天前我曾收到一个更好的交易方案”,暗示交易决定受到了拉纳戴夫干预;

2018年手握榜眼签时,他与迪瓦茨共同拍板,放弃了日后成为超级巨星的卢卡·东契奇,转而选择马文·巴格利三世,如今两人的生涯轨迹早已云泥之别,但最后为此负责的人只有迪瓦茨;

迈克·布朗带队久违打进季后赛之后,他给了布朗一份3年3000万的续约合同,但只在短短半年之后,他立刻就将布朗扫地出门。

如今国王又要转向重建,看似是对乱象的反思,实则可能坠入更深的混乱。此前,拉纳戴夫始终抗拒彻底重建,一门心思寄望于短期补强走速成捷径,如今突然推倒重来,本质上仍是缺乏长远规划的盲目之举。新总经理佩里曾公开宣称要“围绕拉文构建战术体系”,但不到半年便将其推上货架的操作,彻底暴露了管理层决策的荒诞与混乱。而这一切乱象的根源,始终是老板的个人意志随时可能凌驾于专业判断之上,皇上动动嘴,太监跑断腿的行径,在当今NBA世界里实在有些太原始了。

从连续十六年无缘季后赛的漫长蛰伏,到短暂重返季后赛后的快速坠落,萨克拉门托国王的起伏沉浮,深刻昭示着一个道理:一支NBA球队的成功,离不开专业的管理层、稳定的教练组与具备竞争力的阵容,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老板对权力边界的敬畏——当然了,也没必要敬畏到总经理告诉你要用东契奇换浓眉你也点头称是的程度。

拉纳戴夫的过度干预,已经让国王沦为联盟管理失序的典型样本。优秀的经理人望而却步,明星球员沦为他的短期试验品。如今拉文与德罗赞的尴尬处境,不过是这支球队长期动荡的又一个注脚。若他无法改变自己独断专行的性格,国王的复兴之路,恐怕依旧迷雾重重。

杨侃电台年度力作

杨侃体育社会评书四部曲之三

《国家行动,中国女排大逆转》已经上线

这是一场怎样的国家行动

与人物的命运,苦难与等待相连

为你讲述你从未听过的女排故事

来源:龙猫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