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兄弟”两个字一出口,我就自动脑补BGM,结果今年被刀得最狠的居然不是爱情,是男人和男人之间那点说不清的牵绊——《暗河传》最后一幕,苏暮雨把剑横在苏昌河脖子上,俩人谁都没眨眼,屏幕前的我先哭为敬。
“兄弟”两个字一出口,我就自动脑补BGM,结果今年被刀得最狠的居然不是爱情,是男人和男人之间那点说不清的牵绊——《暗河传》最后一幕,苏暮雨把剑横在苏昌河脖子上,俩人谁都没眨眼,屏幕前的我先哭为敬。
编剧你行,你把原著写死的局改成开放式,留一句“下次见面,别再心软”就黑屏。
我连夜冲去微博骂街,结果发现超话里全是同一句:番外到底拍不拍?
龚俊和常华森直播里互叫“哥”“弟”叫得比剧里还自然,弹幕齐刷“这俩人不演续集我就自己剪”。
我秒怂,边擦眼泪边点赞,原来观众好哄也不好骗,刀子可以收,但得给糖纸看。
糖纸没揣热,《水龙吟》直接塞我一口玻璃渣。
罗云熙和方逸伦雨里那场对峙,伞一扔,拳头往肉里招呼,现场收音全是喘气声。
导演说这段百分之八十即兴,我信,因为方逸伦后来采访讲,拍完后他回酒店还手抖,罗云熙给他倒了一杯热水,没说话,俩人坐到天亮。
戏里唐俪辞想拉柳眼回头,戏外演员也靠一杯热水把彼此从角色里捞回来。
观众不是傻子,真情绪假情绪一眼看穿,所以这场戏才像湿棉袄裹身上,沉得脱不掉。
更沉的是《莲花楼》。
单孤刀那句“我才是师兄”一出口,我直接原地裂开。
小时候我也跟堂哥抢过大哥名分,为了谁先谁后打得鼻青脸肿,后来他去外地读书,再见面客气得像客户。
剧里李莲花把剑递给单孤刀,说“你从来都没输”,我瞬间想起我家堂哥递给我的那罐可乐,拉环已经断了,他硬说是新款设计。
剧把兄弟之间那点不服、那点认命拍透了,所以续集消息一放,我第一时间留言:别光回忆,给他们一次并肩打怪的机会,行不行?
行不行的,片方还在算ROI,观众已经先刀自己。
《凡人修仙传》里张铁变曲魂,韩立一路带着傀儡走,我跳过原著都知道这是死别。
第二季说加回忆,我一点不开心,迟来的糖带苦味。
杨洋说拍张铁死那场,他收工后一个人坐在车里哭半小时,我信,因为我也为普通朋友的“已读不回”哭过,兄弟情最怕滞后,一滞后就是一生。
滞后也有例外。
《唐朝诡事录》把卢凌风和苏无名写成欢喜冤家,互怼互坑又离不开,像我和室友,白天抢厕所,夜里一起撸串。
第三季路透说苏无名身份大反转,我室友看完预告直接甩我一句:“要是他真黑化,你就搬出去住。
”我回他一个白眼,心里却咯噔一下——原来观众怕的不是反派,是站在对面的人曾经睡你上铺。
绕一圈,最旧的最狠。
《陈情令》都五年了,忘羡一曲还在B站循环。
动画电影要上的消息一出,我朋友圈老粉集体复活,大家默契不提当年嗑生嗑死的自己,只发一句“夏天又要来了”。
我懂,那是我们共同暗号,像毕业多年再听到校歌,前奏一响,眼泪就位。
说到底,古装剧把兄弟情写到心坎,靠的不是大场面,是拆穿成年人最后的遮羞布:越长大,越不敢把“我需要你”说出口。
屏幕里他们替我们喊了,刀完还给个缝,让我们把掉在地上的自己捡回去。
片方续不续、演员回不回归,其实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被戳中那一刻,原来心里一直给某个人留了位置,只是太久没联系,怕打扰。
所以别问为什么一把剑、一坛酒、一句“我在”就能让人熬夜爆哭。
现实里我们早学会把情绪调成静音,幸好还有这些戏,提醒我们:兄弟不是名词,是动词,是哪怕十年不见,也能把后背交给对方的底气。
续集拍不拍都行,今晚先给那个名字躺在通讯录最底下的人发条消息——“在?
出来喝酒,不带钱,带命。
”
来源:颖子影视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