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有血流信号是恶性吗?也可能是囊性!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8 13:13 1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2118字 阅读6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医生,我做彩超的时候,怎么说有‘血流信号’?是不是恶性肿瘤的征兆?”“查出两个结节,一个在甲状腺,一个在乳腺……我是不是得癌了?”

每年体检,“结节”俨然成了高频词。一听说有血流、钙化、回声不均,很多人瞬间脑补成“恶性”,一边焦虑到睡不着觉,一边疯狂搜“结节+癌”的各种答案。

但真相可能并没有那么吓人,有血流 ≠ 恶性肿瘤,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只是个囊性结节的小特征。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儿,聊明白你体检报告上那些让人直冒冷汗的术语到底意味着什么。

先把“结节”这个词拆解一下。

在医学影像学里,结节是指直径 ≤3cm 的局限性、密度或回声与周围组织不同的团块。它可以实心的,也可以液体的,或者两者混合。

打个比方,一块豆腐里有个水泡,这个水泡就是一个结节。它可能是水泡,也可能是豆渣,还可能啥都不是,就在那里待着。

甲状腺、乳腺是结节的“重灾区”,尤其是女性群体,乳腺结节的检出率甚至超过50%。但大多数都是良性的,甚至不需要治疗。

看到“血流信号”,不少人第一反应是:这是不是癌细胞长血管了?

确实,恶性肿瘤通常会有“新生血管”形成,以便为肿瘤生长提供营养。但问题在于,良性结节也可能有血流,尤其是一些囊实性结节(里面一半是液体,一半是组织成分),本身就会带上一点血管分布。

这里就涉及一个概念:彩超显示的是“血流信号”,不是“血管数量”。它只能告诉我们:在这个区域内,有血液在流动。

至于这个流动的是动脉还是静脉,是正常组织的血流,还是恶性肿瘤的新生血管,还得配合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界、钙化等多个指标综合判断。

所以,仅凭“有血流”这一个指标,并不能直接判断结节是恶还是良。

这两个部位的结节虽然都叫“结节”,但在彩超上表现千差万别。

甲状腺结节:血流不是最关键

甲状腺结节更多时候是“功能性变化”。比如碘摄入过多或不足、慢性炎症、激素波动等都会让它长出各种结节。

判断甲状腺结节是否恶性,最重要的不是血流,而是这些特征:

低回声:比周围组织暗,恶性可能性高

边界不清:说明可能浸润周围组织

纵横比>1:结节“竖着长”,是恶性警示

微钙化:像“沙砾”一样的小亮点,也值得注意

即使有血流,如果以上特征都没有,那它多半是良性的

乳腺结节的变化受雌激素影响特别大,很多女性在月经前后做B超,结节大小、血流情况都会不同

如果你看到报告上写着“血流丰富”,也不必惊慌。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性增生等良性病变,也常常带有血流信号。

判断乳腺结节性质,看的不只是血流,还有:形态规则吗?边缘清晰吗?是实性还是囊性?有没有钙化?

良性结节通常边界光滑、形状规则,恶性结节多呈“蟹足状”或者边界模糊。

很多人听到“囊性”两个字就放心了,以为就是个水泡,没事。确实,大多数纯囊性结节(里面全是液体)是良性的,比如乳腺囊肿、甲状腺囊肿。

但问题是,有的恶性结节也可能部分液化,表现为“囊实性”结构。所以医生在超声报告里会特别标注“主要成分是囊性”还是“以实性为主”。

如果一个结节呈“囊实性”,而且实性部分血流丰富、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那还是要提高警惕,必要时进一步穿刺或复查。

结节是否安全,不能光看“囊”或“血流”,而是要看整体影像特征。

不是所有结节都要处理,但以下几种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进一步评估:

结节>1cm,尤其是实性为主,边界不清

合并淋巴结肿大

短时间内结节快速增大

超声医生建议穿刺活检

家族有相关癌症史

穿刺听起来可怕,但现在的细针穿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几乎无创,是判断结节良恶性的“金标准”,准确率可以达到90%以上。

很多人查出结节后会陷入两种极端:一种是“完全不理”,觉得反正不痛不痒;另一种是“过度焦虑”,天天搜“结节癌变几率”。

其实,绝大多数结节都是“带着走一生”的良性病灶,只需要定期随访即可。就像体内长了颗痣,只要它不突然变大、不变颜色、不出血,就可以和平共处。

医生通常会根据超声分级(如TI-RADS、BI-RADS)来给出建议:低级别(1~3级):定期复查即可,中风险(4a级):可考虑穿刺进一步明确;高风险(4b及以上):建议尽早处理或手术。

千万不要自己瞎琢磨、瞎吃药、或者找偏方“化结节”。目前没有任何口服药物能让实性结节“消失”,乱用反而可能掩盖病情。

写在最后

结节,不是洪水猛兽。有血流≠癌症,有结节≠恶性。真正决定它良恶的,是影像综合表现、病史、家族遗传因素等多个维度。

与其焦虑,不如科学面对。听医生的,定期复查,保持好心态,才是对身体最好的负责。

参考资料: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中国指南(2020年版)》

国家癌症中心.《乳腺癌筛查与诊疗指南(2021年)》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23版)》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廖氏妙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