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声音·共创——产教融合与行业发展:当代舞台声音艺术与智创技术应用研讨会将在中戏举办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8 12:51 1

摘要:艺术·声音·共创——产教融合与行业发展:当代舞台声音艺术与智创技术应用研讨会将于2025年11月24日至25日在中央戏剧学院昌平校区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与中央戏剧学院联合主办,华汇音响顾问有限公司承办,旨在搭建中外舞美学术交流平台,推动行业对声音

艺术·声音·共创

艺术·声音·共创——产教融合与行业发展:当代舞台声音艺术与智创技术应用研讨会将于2025年11月24日至25日在中央戏剧学院昌平校区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与中央戏剧学院联合主办,华汇音响顾问有限公司承办,旨在搭建中外舞美学术交流平台,推动行业对声音技术的认知与创新。

本研讨会汇聚国内外声音设计以及技术应用领域的资深专家,将通过两天的深度交流与技术展示,为参会者提供一个了解行业前沿趋势、分享实践经验的专业平台。与会者将有机会深入了解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项目在声音设计和制作方面的情况,了解和体验当前声音技术发展,本次研讨会更是从艺术(演艺声音设计)与技术两个维度出发,通过实际案例,深化舞美行业对声音工作的理解,并重新探讨声音与戏剧、听觉与视觉、科技与艺术等领域的关系。此外,通过与国内极具影响力的艺术类院校合作,推进跨界融合,深入研究学术体系与未来趋势。我们致力于使本次研讨会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契机,见证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吸引人才与资源。

研讨会背景与宗旨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以舞台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为核心,以技术为支撑,联合院团企业,共同推动中国舞台美术事业的发展。学会从传统的行业组织向现代化、服务型平台转型,始终坚持“由艺术家组成、为艺术家服务”的宗旨。持续打造国际级学术平台,通过举办展览、研讨会、学术交流等活动,构建开放、前沿的学术交流体系。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积极打通专业壁垒,推动院校教育与行业需求的有效对接。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制定行业标准、搭建人才培养基地等务实举措,让艺术家的创意与企业的技术、市场资源得以高效整合,实现真正的相互赋能。艺术·声音·共创——产教融合与行业发展:当代舞台声音艺术与智创技术应用研讨会特别设立声音技术专场,旨在贯彻“提升文化科技支撑能力”的核心思想,以全球视野聚焦舞台声音艺术的创新前沿。

宗旨

1、确立主体性:系统性推动演艺声音设计从“技术支持”到“叙事主体”的学术认知。力求打破其长期作为视觉艺术附庸的固有观念,旗帜鲜明地追溯声音作为独立艺术语言在文化中传承与创新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2、拓展可能性:深度探索“声景”构建在“无界”时代下的全新范式。以前沿科技(如AI、实时追踪、沉浸式音频)为引擎,以跨媒介融合为路径,为声音艺术在戏剧、文旅、综艺等多元场域中的应用,探索前所未有的美学疆域。

3、共筑体系性:凝聚学界与产业智慧,共同探讨面向未来的声音设计人才培养与价值评价体系。推动“产教融合”从概念走向实践,为行业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坚实的理论根基,推动人才基石的树立。

意义

1、对行业:一次恰如其分的价值重估

研讨会以树立行业里程碑为初衷,力求使全行业得以进一步正视声音设计的根本价值。它不仅仅是关于“保真”与“扩声”的技术问题,更是关于“空间塑形”、“情绪书写”与“哲学表达”的艺术创造。我们相信,这将有力推动声音设计师在创作链条中话语权的提升,从而优化行业生态,引领中国演艺制作进入“声画对位、视听交响”的新阶段。

2、对学术:一次学科建设的强力引擎

活动将进一步填补国内在演艺声音设计领域系统性、高规格学术平台的空白。通过汇聚国际资深经验与本土专业智慧,它将成为一次大型的“知识萃取”与“思想众筹”,为构建具有中国气派的声音设计理论体系与教学大纲提供核心养分,加速该学科从“技艺传授”向“创意科学”的现代化升级。

3、对产业:一次驱动创新的跨界融合

面对文旅演艺、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的爆发式增长,传统声音解决方案已显乏力。本次研讨会直面产业痛点,搭建了一个让先进技术供应商、极具代表性的内容制作方与学术研究机构直接对话的桥梁。我们相信,这种跨界碰撞将催生新的技术标准、新的工作流程与新的商业模式,为整个演艺装备与制作产业注入强劲的创新动能。

4、对未来:一次关于听觉形态的先行探索

在技术日益模拟甚至替代真实的今天,人类如何聆听、创造与感知声音,已成为一个文化命题。本次研讨会以“未来叙事”为落脚点,不仅讨论工具,更探讨工具背后的美学与伦理。它是对未来演艺形态的一次集体想象与主动塑造,是在数字时代守护与革新人类听觉体验的一次深刻思考与布局。

技术展示与专题对谈

本次活动共设置七个主题演讲和一个专题对谈,邀请来自世界三大洲的十余位知名声音设计师、音频工程师与学术研究者,涵盖音乐剧、演唱会、大型活动和驻场演出等多个方向,触及扩声系统、监听系统、沉浸式音频、声音设计和智慧舞台等专业领域。他们曾在多项重大项目中担任重要角色,参与项目涵盖各类重点项目、多位国际级知名艺人、NBA中场秀、苹果发布会、皇家汇演等不同类型的先锋演出演艺场景。在议程设计上,活动坚持从应用出发,理论结合实际,以真实案例为基础,通过前线工作者的实践经验,分享工作理念、技术应用和发展趋势。

活动特别设置技术展示环节,现场搭建完整的沉浸声系统与智慧舞台追踪系统,通过技术功能演示和应用演示,让参会者全方位了解相关技术的应用场景。这不仅展现了当代中国舞台美术界海纳百川的开放姿态,也彰显了我国在全球演艺科技领域日益提升的话语权。

会议地点:中央戏剧学院昌平校区

会议时间:2025年11月24日-25日

时间:11月24日09:00

主讲人:周凤歆

时间:11月24日14:15-15:15

主讲人:Toby Chester(英国)

时间:11月25日09:00-11:00

演讲嘉宾简介

Dekkar Densham(加拿大)

专注于现场娱乐与特殊项目的追踪系统专家。无论应用场景是小如展位还是大如体育场,包括移动灯具、媒体服务器、空间音频系统、激光装置、Unity与Unreal等游戏引擎及其他技术在内,都有所涉猎。合作艺人包括泰勒·斯威夫特、德雷克·格瑞汉等。曾负责NBA中场秀、苹果公司发布会等项目的追踪系统。

Seamus Fenton(英国)

经验丰富的监听工程师,拥有在音乐行业工作的丰富经验。专业音频、音频工程、监听工程及现场活动领域均有建树。合作艺人包括休·杰克曼、宠物店男孩、莎拉·布莱曼等。曾负责加冕音乐会、皇家汇演、《权力的游戏》现场音乐会、水星音乐奖、BBC《舞动奇迹》、《The Voice》英国好声音、猫王 'the concert' 巡回演唱会等大热项目的监听制作。

Toby Chester(英国)

音乐剧现场扩声与设计的资深人士,其参加的音乐剧扩声包括多个获奖项目,例如《局外人》(托尼奖、格莱美奖、戏剧联盟奖、戏剧世界奖等)、《了不起的盖茨比》(托尼奖、戏剧联盟奖等)。除此以外,他还参与了《ABBA》沉浸秀、多个综艺秀(X音素、达人秀等)以及多个世界级项目(世界杯、奥运会、冬奥会)的声学系统设计和扩声工作。

杜思亮

中央戏剧学院实践教学中心音响组组长、舞台美术系演艺声音设计专业教师,主任舞台技师。译著有《音乐剧调音—百老汇戏剧音响技术指南》,其音响设计作品如音乐剧《亦梦亦真》《大江东去》、话剧《梁祝》等屡获行业大奖。

黄英侠

北京电影学院声音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客座教授。著有《声音设计理论与实践》《5.1路立体声影视录音操作》等多部重要著作,并作为录音师参与了《大阅兵》《喋血黑谷》等经典影片的创作。

姚石

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声学设计研究所(视听建筑设计研究所)兼音视频设计研究所所长、广播电视技术实验室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凭借《国家体育场声学设计》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优秀设计一等奖、《天安门广场及周边区域音响系统改造工程》获得国家广电总局科技进步奖、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中国电影电视青年科技奖等,获得2023年王选新闻科学技术一等奖。

音响系统工程师,现任华汇音响顾问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作为中国录音师协会演艺扩声专业委员会委员及L-Acoustics认证系统工程师,他在专业音频系统设计、调试与大型活动应用方面拥有深厚造诣。曾参与多项各类型重大活动的音频系统设计与技术支持,其专业能力在大型演出、电视节目制作与大型商业活动中备受认可。近年来,他持续专注于扩声系统与舞美视觉的协同创新,并在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等平台发表前瞻性见解,推动音响技术与艺术呈现的深度融合。

主办单位: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中央戏剧学院

承办单位:华汇音响顾问有限公司

站在科技与艺术交融的时代节点,我们坚持推动中国舞台艺术创新发展,期待见证每一个重要契机。声音:舞台艺术中最为感性的科技载体,正以其独特的魅力重塑着当代演艺美学的边界。从传统剧场到智慧舞台,从立体声场到沉浸式体验,我们见证着中国舞台美术事业正以技术创新为宗旨而迈入新局面,创造新势力。

我们深信,在全体舞台美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舞台艺术必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用科技赋能艺术,用声音传递中国故事。

在此,我们诚挚邀请所有关心舞台艺术发展的同仁们共聚北京,齐携手,期待声音艺术的新篇章,共同研讨舞台美术更加辉煌的明天!

本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仅做分享使用,不做商业用途,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留言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撰稿:胡楠

责编:张丽佳

各专委会官方微信公众号

各省市舞美学、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

来源: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