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801甲骨文补清晰重新通俗易懂的破译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8 12:56 1

摘要:甲骨文字破译,有时候很奇怪,明明有清晰的甲骨文字,但是却偏偏残损几个关键字,就是确定不了是什么意思?而有些甲骨文字确实是模糊不清,但是却偏偏可以根据遗留的部分补清晰,然后顺利的破译。

甲骨文字破译,有时候很奇怪,明明有清晰的甲骨文字,但是却偏偏残损几个关键字,就是确定不了是什么意思?而有些甲骨文字确实是模糊不清,但是却偏偏可以根据遗留的部分补清晰,然后顺利的破译。

合集801就是这样一篇甲骨文,现重新书写个大概,就已经可以识读出来正常的中国古文句子了。

甲子卜,争纪:

一个识字的中国人,跟着我的进度,一天破译一篇甲骨文,不出一年,已经可以正常识读整句整篇的甲骨文。而妄图根据《某书》,某人的“单字破译”“生僻破译”来认识甲骨文,你就是到死去了,也超不过“权威破译”。

甲子卜,是“日干支”,这是“日记”,虽然,此篇甲骨文的最后一句是“顺年”,但是,可以确定这是“日记”。所以,接下来的是“争纪”,“纪”当时通假“记”,这一点有人会产生疑问么?如果仍然破译理解成“争贞”,也不会影响你对甲骨文的破译,仍然是一头雾水。

就如同现在写日记是一样的道理,某月某日,晴,速速记录,不然时间长了就要忘记。记录什么事情?

看看距今三千多年前的殷商人,能不能用甲骨文将事情表达清晰,说明白?

料,劳与“大丁”

预料,这次的劳动要给与“大丁”。

纪:会,与“大甲”

记录一下,出现了变化,和预想的出现了偏差,开会决定,给“大甲”。给“大甲”会怎样?

料,二劳,逐

给大甲干这个活儿,预料需要两个劳力的时间,还有可能更久,逐渐的、一点点的干活。为什么?接下来都会交代清楚。

卯纪:牧,涉于东界

早上卯时才知道,并记录:昨天“大甲”干活象放牧,溜溜哒哒的跋涉到了东边的边界。容易引起争端,根据“洹北商城遗址”即是“朝歌”,东边界大概来到了“西于曹村”和“东于曹村”的位置。

这时会交代出另一个故事:

“箕子”自小出生在“小屯村”,后来跟随“周文王”为殷商南征北战,并立下汗马功劳,但是仍然被驱逐,第一次出走去往辽东,在“辽阳”建城。

这并不是信口开河,而是有充分的证据,河南安阳的“洹北商城遗址”,南北方向并不是正南正北,南北方向偏差15度左右,城市遗址紧邻“洹水”现在叫“安阳河”,出城右转就是“小屯村”,城遗址周边种植“水稻”。

“辽阳”古称“襄平”,意为“土壤平坦”,也就是“壤平”,没错就是现在的朝鲜“平壤”,反着读。紧邻“衍水”现在叫“太子河”,“护城河”现残存“西”“南”两侧,勾画出来南北方向也是偏差15度左右,出城过太子河右转也是“小屯村”,城市周围也种植“水稻”。

“箕子”本来打算在“辽阳”扎根,不回朝歌,但是,文王去世,“箕子”奔丧回朝歌,被纣王和其父“子”囚禁了,直到武王征商胜利,释放了“箕子”,才“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是不用在身边当臣子之意,为什么?因为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墟”(现在叫“殷墟”由此而来),作《麦秀之诗》,这是文献中记录的第一首诗,所以甲骨文时就已经有诗。

这首诗,可不一般,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所谓狡童者,纣也。

近期有位自称是“诗人学者”,不知在哪里考证出来,中国古代“兮”字不发音,如果“兮”字不发音,那么这首中国第一首诗歌,根本没有合辙押韵,也没有节奏韵律之美感。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是,这首诗只是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在《诗经》《郑风》《狡童》: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现在海昏侯墓中出土了全本汉代《诗经》,到时候可以校正一下这篇《狡童》。看看到底是不是现代人破译理解的是“小女孩思念情郎”的情诗。

这首诗上下部分合在一起,组成的内容,正是“箕子”与“商纣王”的关系,本来是同母异父的兄弟,按说比其他人亲近,但是结局是由于种种原因,最后“商纣王”赴火自焚而死。“箕子”虽然被其囚禁,但是“箕子”对“商纣王”这位弟弟和殷商是又爱又恨,大哭一场,欲泣为其近妇人。

“箕子”在位四十年,春秋九十三,成王戊午薨。

一事不差,一年不差,负1023年戊午,周成王22年,往回倒推40年,刚好是“周文王丧期三年”中间的这一年:负1062年己卯,《震朝通记》:周武王元年,己卯东来。周文王给箕子留言,支持“箕子”成为商王,所以“箕子”才没回辽东,而被纣王囚禁。所以,周王世系当时承认“箕子”为“商王”。

就这样“箕子”在辽东一直活到了92岁,寿命将近,自己想落叶归根,其自辽阳一路南下想要葬于殷商朝歌的东边界附近的“曹村”。而随从人员根本没有找到“曹村”,而将“箕子”葬在了“曹县”的大陆边。

这就是合集801的重要性。

纪:牧,涉于东界

纪:幸,用于祖(父)劳

幸亏使用的是岁数大的“老者”,不然会引起争端,弄不好就发展到了战争。

丙寅(卜),争纪:我顺年

第三天,赶紧记录一下,我看今年挺顺利,“老头”过界了,这件事并没有造成麻烦,就已经算是挺顺利了。

来源:甲骨文字破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