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别人不帮你,先问问自己有几斤几两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8 01:28 1

摘要:前几天,我和一位老友在小馆子吃饭,两杯酒下肚,他开始倒苦水:提案被客户否决,同事不配合,朋友也不帮忙牵线搭桥...越说越激动,仿佛全世界都与他为敌。

前几天,我和一位老友在小馆子吃饭,两杯酒下肚,他开始倒苦水:提案被客户否决,同事不配合,朋友也不帮忙牵线搭桥...越说越激动,仿佛全世界都与他为敌。

我安静地听完,只问了他一句:“如果你是他们,会愿意帮现在的你吗?”

他愣住了,手中的酒杯悬在半空。

这让我想起曾经的我,也像他一样,总觉得别人冷漠,世界不公。直到后来才明白一个扎心的真相:不是别人不帮你,是你的价值不够。

《增广贤文》中那句“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虽然直白得让人难以接受,却道出了人际交往的残酷真相。

想想看,当你还是个无名小卒时,发出去的信息石沉大海,提出的请求无人响应,甚至连吃个饭都约不到想见的人。

一旦你有所成就,变成了“有价值的人”,会发现世界突然变得友善起来——电话有人接了,忙有人帮了,连笑容都变多了。

这不是别人变得势利了,而是人性本就如此。

谁不愿意与能给自己带来价值的人交往?这种价值可能是实际利益,可能是知识启发,也可能只是情绪上的愉悦。

记得我刚入行做小编时,熬夜写的稿子常被主编改得面目全非。我一度认为他针对我,直到有一次他拿着我的稿子说:“你这篇文章,唯一的价值就是填版面空白。”

那句话刺痛了我,却也点醒了我。

从此我不再抱怨,而是潜心研究平台调性、读者喜好、写作技巧。三个月后,我写的文章开始被推荐到首页;半年后,有了第一篇爆文;一年后,主编开始征求我的意见。

这让我想起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第一次游说秦国失败后,“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家人都不愿搭理他。等他刻苦攻读,佩戴六国相印再次回家时,家人跪在地上不敢抬头。

那么,如何提升自己的价值?我总结了三步法,亲测有效。

在这个人人都可以替代的时代,你必须有一个“非你不可”的领域。无论是写作、编程、设计还是销售,找到一个你感兴趣且市场需要的技能,死磕到底。

像唐朝诗人杜甫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你把一个领域研究透了,自然就有了话语权。

大多数人只愿意付出劳动的力气,不愿意付出思考的力气。这就是为什么深度思考的人那么少,也那么值钱。

试着每周留出半天,跳出忙碌的日常,思考工作的本质、行业的走向、自己的定位。长此以往,你的认知水平会远超同龄人。

人际交往的本质是价值交换。但这里的“价值”不一定是金钱或资源,更多的是你能为别人解决什么问题。

也许你善于整合信息,可以帮人快速找到所需资料;也许你人脉广,可以帮人牵线搭桥;甚至也许你只是幽默风趣,能给人带来好心情。

找到你能提供的独特价值,并主动提供,你会发现帮助你的人越来越多。

从被忽视到被需要,我做了什么

三年前,我的微信里塞满了“在吗?”却收不到几个回复;如今,经常有人主动问我“最近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这种转变,不是因为我有钱了或地位高了,而是我明白了:想要被帮助,先要变得值得帮助。

我花了大量时间提升专业能力,确保经手的每篇文案都能带来实际效果;我广泛涉猎,确保与不同领域的人都能进行有深度的对话;我更学会了先付出后索取,在请人帮忙前先想想自己能给对方什么。

写在最后

下次当你想抱怨别人不帮忙时,不妨先冷静下来,客观评估一下自己的“斤两”:你的能力是否足够突出?你的思维是否足够深刻?你对别人是否足够有价值?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请收起委屈,埋头提升自己。当你从一块石头打磨成美玉,自然会有人将你捧在掌心。

与其求人给予阳光,不如让自己灿烂到引人注目。

共勉。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