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高峰的环城快速路正排起长龙,女儿坐在安全座椅里哼着儿歌,父亲在副驾翻看着当天的报纸——这是我试驾2025款捷途旅行者CDM 1.5TD DHT 208km两驱林野版的第五天。从工作日的通勤拥堵到周末的城郊露营,从超市采购的大包小包到接送孩子的早晚奔波,这台雪
早高峰的环城快速路正排起长龙,女儿坐在安全座椅里哼着儿歌,父亲在副驾翻看着当天的报纸——这是我试驾2025款捷途旅行者CDM 1.5TD DHT 208km两驱林野版的第五天。从工作日的通勤拥堵到周末的城郊露营,从超市采购的大包小包到接送孩子的早晚奔波,这台雪山银配色的“方盒子”,正融入我家的日常。作为家庭换车的重点考察对象,它能否兼顾通勤经济性与家用实用性?一周的深度体验,给出了真实的答案。
作为典型的三口之家+老人同住的家庭,我换车的核心诉求很明确:日常通勤要省钱,空间要够装,偶尔短途出游不能掉链子。之前开的燃油轿车,每月油费近千元,后排坐老人和孩子总显得局促;考虑过纯电车,又担心冬天续航缩水和小区充电不便。捷途旅行者CDM的出现刚好化解了我的纠结:208km纯电续航覆盖日常代步,鲲鹏混动打消补能焦虑,17.99万元的经销商报价,也刚好卡在家庭购车预算内,对比同级别车型的空间和配置,性价比相当突出。
每天早上送女儿去幼儿园,小区地下车库的狭窄通道是第一个考验。4785mm的车长搭配灵活的转向,即便遇到占道停放的车辆,也能轻松转弯避让,比之前开的中型轿车还要顺手。2006mm的车宽在老小区的会车场景中也不费劲,而2800mm的轴距则彻底释放了后排空间——父亲送完孩子再坐副驾去晨练,母亲偶尔搭车买菜,后排坐两人宽敞舒适,女儿的安全座椅固定后,旁边还能放下她的小书包和毛绒玩具,再也不用像之前那样“挤一挤”。
205mm的离地间隙,在日常场景中同样实用。小区门口的马路牙子,之前的轿车总怕蹭底不敢上,这台捷途旅行者CDM稍带油门就能平稳停靠,方便母亲上下车;周末去城郊采摘园,门口的碎石路和浅沟也不用刻意绕行,直接开过去就行,比城市SUV多了份从容。有次暴雨过后,小区门口积水较深,看着其他车主犹豫不前,我开着它稳稳通过,完全不用担心底盘进水,这份安心感正是家庭用车需要的。
车身侧面的塑料防擦条更是“家庭友好配置”,有次在超市停车场,旁边车开门没注意碰到我的车,下车检查发现只有防擦条留了点痕迹,车漆完好无损,省了补漆的麻烦和费用。外挂式备胎虽然日常用不上,但周末去城郊露营时,能装下更多露营装备的后备厢空间,让它成了实用担当,不用担心备胎占用内部空间。
前脸的贯穿式格栅在早晚高峰的车流中辨识度很高,“JETOUR”标识简洁大气,接孩子时老师一眼就能认出我的车。竖向排列的尾灯在夜间特别醒目,晚上去超市买东西,停车场光线昏暗,尾灯的亮度让我找车更方便,刹车时的警示效果也很好,避免了后车追尾的风险。这些外观设计没有多余的装饰,每一处都贴合日常使用场景,硬派的“方盒子”造型下,藏着对家庭需求的精准洞察。
坐进车内,第一感觉是“踏实”。中控台虽然是硬塑料材质,但拼接处缝隙均匀,7天跑下来没有出现恼人的异响,比我之前试驾的某款合资SUV做工还规整。12.8英寸的中控屏尺寸适中,不会像超大屏那样显得突兀,奇瑞Lion智云系统的流畅度超出预期,在秦岭深处信号薄弱的路段,导航和在线音乐都没断连。比较让我惊喜的是语音控制,女儿坐在后排喊“打开儿童模式”,系统立刻调低音量、关闭车窗并开启后座空调,反应速度比我手动操作还快,过急弯时不用低头触屏,安全感瞬间拉满。
座椅的舒适性是全家一致认可的亮点。仿皮材质透气性不错,夏天开空调不闷,冬天坐上去也不会太凉。父亲有腰椎问题,每天坐半小时副驾去晨练,从来没喊过腰酸;主驾驶位的电动调节功能很实用,我每天通勤1小时,调个合适的腰部支撑,下班也不会觉得累。副驾虽然是手动调节,但行程够长,母亲换我开车时,很快就能找到舒服的姿势。后排的设计更贴心,15cm的前后滑动范围,能根据乘客身高调整空间,120°的靠背角度,女儿午休时能半躺着睡觉。中间地板只有5cm的凸起,满员时父亲坐在中间也不憋屈,两个USB接口刚好满足老人和孩子的充电需求,独立空调出风口还能调节风量,再也不用迁就前排的温度。
储物空间的设计完全长在家庭需求上。车门板的储物格很深,能放下父亲的保温杯、母亲的折叠伞和我的太阳镜;中控台下方的无线充电板特别实用,早上出门手机放上去就自动充电,通勤路上导航、接电话都不用担心没电,颠簸路段也不会滑落。中央扶手箱够大够深,女儿的零食、应急药品、停车卡都能塞进去,盖板还能调节角度,我开车时胳膊搭在上面特别舒服。后备厢更是惊喜,周末去超市大采购,两个购物车的东西全装下还有富余;去城郊露营时,帐篷、睡袋、折叠桌椅都能轻松容纳,把后排座椅放倒后,甚至能放下女儿的小自行车,实用性拉满。
当然它也有小缺点,中控台经常接触的部位如果能用软质材料包裹,触感会更好;车机系统的应用生态还不够丰富,女儿想看的动画片APP暂时没有。但瑕不掩瑜,对于17万级的家用车来说,把钱花在空间、安全这些核心需求上,远比堆砌表面质感更重要。
动力表现是这台车主打的亮点之一,尤其是在日常通勤场景中,优势特别明显。周一充满电后,我特意测试了纯电模式的实际表现——每天通勤往返40公里,涵盖拥堵路段和快速路,五天下来电量还剩23%,完全能满足一周的日常代步需求,不用频繁充电。之前开燃油车每月近千元的油费,现在换成电费,一周也就20多块钱,成本直接降了下来。
周末带全家去城郊露营,往返120公里,我切换到混动模式,鲲鹏超能混动C-DM系统的表现同样出色。这套由1.5T发动机和双电机组成的系统,综合功率达到280kW,搭配3挡DHT变速箱,在城郊的盘山路上动力输出线性又充沛。遇到上坡路段,即便车上坐了4个人,还装着满满当当的露营装备,我也不用深踩油门,动力就源源不断地输出,轻松登顶观景台。发动机介入时特别平顺,若不是盯着仪表盘的动力流显示,我根本察觉不到它已经启动,没有顿挫感,也没有额外的噪音,车内安静得能听清女儿的笑声。
油耗和补能便利性也让我很惊喜。一周试驾下来,纯电模式覆盖了大部分日常通勤,只在周末用了混动模式,总共花了不到50元电费和80元油费,比之前的燃油车省了一大半。补能也很灵活,小区门口的快充站,从30%充到80%只用了35分钟,早上送完孩子顺便充个电,买份早餐的功夫就补满了电;如果用家用慢充,晚上睡前插上电,第二天早上就是满电状态,完全不影响日常使用。比较惊喜的是对外放电功能,周末露营时,接上台电煮锅煮火锅,接个投影仪看电影,3.3kW的功率完全够用,让露营体验提升了一大截,孩子玩得特别开心。
日常通勤和短途自驾,华为乾崑ADS 4驾驶辅助系统特别省心。早高峰在快速路上打开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设定好车速和跟车距离,车辆就能自动跟车,前车减速它就平稳放缓,前车加速它就匀速跟进,不用频繁踩油门刹车,大大减轻了通勤的疲劳。车道保持功能在快速路的连续弯道上表现很稳,能精准识别车道线,把车控制在车道中间,不用我频繁修正方向盘,长时间开车胳膊也不会酸。
安全配置是家庭用车的重中之重,这台车没让我失望。车身高强度钢比例达75%,高速过弯时侧倾很小,稳定性很好,即便遇到雨天的湿滑路面,也没有发飘的感觉。主副驾安全气囊、前排侧气囊、前后排头部气帘都配齐了,形成全方位的被动防护。电池安全也做得很到位,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包有多重防护,防水等级达到IP68,暴雨天开车完全不担心电池进水。更贴心的是,首任车主还能享受电池终身质保,后期用车没有后顾之忧。
一周的日常深度体验下来,捷途旅行者CDM的定位特别清晰:它不是一台追求极限性能的车,而是一台懂家庭日常需求的“省心伙伴”。208km的纯电续航解决了日常通勤的成本问题,5.1L的亏电油耗让短途自驾不心疼钱;华为的驾驶辅助系统减轻了通勤疲劳,丰富的安全配置守护着全家的平安;灵活的空间和实用的储物设计,完美适配家庭的各种场景,从接送孩子到超市采购,从日常通勤到周末露营,它都能轻松应对。
它确实有瑕疵:内饰硬塑料偏多、车机系统还有优化空间、备胎拆卸不够方便。但对于像我这样的家庭用户来说,这些小缺点都不足以掩盖它的优势。17.99万元的价格,能买到一台兼顾通勤、自驾、家用的插混SUV,性价比已经足够突出。对比同级别竞品,它的空间更大、续航更长、配置更实用,完全符合家庭用车的核心需求。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上有老下有小,需要一台“全能”的家用车,既不想为纯电的续航焦虑,又不想承担燃油车的高成本,那么这台捷途旅行者CDM绝对值得一看。选车终究是选一台适合自己的车,而这台懂家庭、够实用的插混SUV,或许就是很多人在找的答案。
来源:南小雅北小胖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