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律启蒙》(明·吴默泉撰、周从龙重雕)卷三(下)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4 20:24 1

摘要:辞辇:《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成帝游于后庭,尝欲与倢伃同辇载,倢伃辞曰:‘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后以“班妾辞辇”称妃嫔之德。羲经:《周易》的别称。相传伏羲始作八卦,故名。并剪:并州

十六铣:

兔对狐,鸡对犬。执鞭对辞辇。舜典对羲经,洪畴对大衍。

赤玉鳞,黄金茧。楚弓对并剪。柳絮任风飘,花阴随月转。

晴日江头锦缆牵,香尘陌上雕轮辗。

苏卿忠义,遇难而使节犹持;子路刚强,至死而儒冠不免。

【注】辞辇:《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成帝游于后庭,尝欲与倢伃同辇载,倢伃辞曰:‘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后以“班妾辞辇”称妃嫔之德。

羲经:《周易》的别称。相传伏羲始作八卦,故名。

并剪:并州剪。

苏卿:苏武,字子卿。

儒冠:古代儒生戴的帽子。

屈对伸,围对阐。青苔对紫藓。赤舄对乌巾,龙旂对凤辇。

白头乌,黄耳犬。笙簧对瑚琏。横野草蒙茸,悬崖松偃蹇。

花蝶翩翩晓日晴,柳莺恰恰春风软。

晓趋金殿,齐联玉笋之班;春试琐闱,拟中青钱之选。

【注】偃蹇:亦作“偃寋”。宛转委曲;屈曲。《汉书·司马相如传》:“掉指桥以偃寋兮,又猗抳以招摇。”颜师古注引张揖 曰:“偃寋,委曲貌。”

玉笋班:指英才济济的朝班。

试:考试。

琐闱:镌刻连琐图案的宫中旁门。常指代宫廷。

青钱万选:《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员半千 数为公卿称‘ 鷟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后因以“青钱万选”比喻文才出众。

直对方,圆对匾。阏逢对姑洗。力学对躬行,慎思对明辨。

鹡鸰篇,蝌蚪篆。六龙对三鳣。秋岩老桂开,夏沼新荷展。

闲愁惟有酒能除,逸兴无过诗可遣。

潮如有约,朝朝何去何来;云本无心,日日自舒自卷。

【注】匾:同“扁”。形体的厚度比长度、宽度小;不圆。

案:既然选“圆对匾”,“匾”可直接用“扁”字。

阏逢(音饿):亦作“阏蓬”。 十干中“甲”的别称,用以纪年。《尔雅·释天》:“太岁在甲曰阏逢。”《淮南子·天文训》:“寅,在甲曰阏蓬。”高诱注:“言万物锋芒欲出,拥遏未通,故曰阏蓬也。”

姑洗:指农历三月。班固《白虎通·五行》:“三月谓之姑洗何?姑者故也,洗者鲜也,言万物皆去故就其新,莫不鲜明也。”

鹡鸰:鸟类的一属。最常见的一种,身体小,头顶黑色,前额纯白色,嘴细长,尾和翅膀都很长,黑色,有白斑,腹部白色。吃昆虫和小鱼等,属受保护鸟类。 《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后以“鹡鸰”比喻兄弟。

蝌蚪书:古文字体的一种。笔画多头大尾小,形如蝌蚪,故称。

六龙:指太阳。神话传说日神乘车,驾以六龙,羲和为御者。

三鳣(音善):鳣,同“鳝”。东汉杨震明经博览,屡召不应,有鹳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人谓蛇鳣为卿大夫服之象;数三,为三台之兆。后果位至太尉。事见《后汉书·杨震传》。后每用以为典,指登公卿高位的吉兆。

十七筱:

夜对晨,昏对晓。龙池对凤沼。海燕对山禽,草虫对花鸟。

和而流,强哉矫。山回对水绕。斗野树森森,长江波渺渺。

十里荷花似锦铺,一堤柳絮如丝袅。

明月清风,孤屿外江阁悠悠;白云流水,断桥西溪亭小小。

【注】《中庸·第十章》:“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斗野:古籍原本如此。《声律发蒙》作“平野”。应改为“平野”。

断桥:毁坏的桥梁。

鲁对邹,韩对赵。翠围对红绕。醉舞对豪吟,鱼沉对雁杳。

日朦胧,云缥缈。花梢对树杪。宝鼎爇清香,金樽浮绿醥。

黄鸟缗蛮绿柳堤,红鳞跳跃青萍沼。

月明僧舍,几声疏磬出林皋;日上王门,三下鸣鞘惊汉表。

【注】醥(音殍):清酒。

缗蛮:鸟鸣声。《礼记·大学》:“《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陆德明释文:“‘缗蛮’音緜,一音亡巾反。《毛诗》作绵,传云:‘绵蛮,小鸟貌。’”按,“绵蛮黄鸟”,见《诗经·小雅·绵蛮》。

皋:古籍原本此处为“泉”。《声律发蒙》作“皋”。据义改。

鸣鞘(音稍):谓挥动鞭梢使发声。李白《行行且游猎篇》:“金鞭拂雪挥鸣鞘,半酣呼鹰出远郊。”王琦注引《广韵》:“鞘,鞭鞘也。”

案:鞘,古籍原本此处为“左龺右肖”。未查到此字。《声律发蒙》作“鞘”。据义改。

十八巧:

兴对情,饥对饱。丙子对寅卯。鼠窃对狐疑,狼贪对兔狡。

醉颜开,离思搅。三苏对二鲍。花愁暮雨摧,叶病秋风搅。

篱边嫩草长龙牙,石上新茶生凤爪。

月明西塞,孤飞征雁影偏微;风暖上林,百啭流莺声更巧。

【注】二鲍:指后汉鲍永、鲍恢。《后汉书·鲍永传》:“帝叔父赵王良尊戚贵重,永以事劾良大不敬,由是朝廷肃然,莫不戒慎。乃辟扶风鲍恢 为都官从事,恢亦抗直不避强御。帝常曰:‘贵戚且宜敛手,以避二鲍。’其见惮如此。”

龙牙:一根粗枝上有许多横出枝条者。 亦指龙芽草。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一米以上。茎直立,上部有分枝。羽状复叶,小叶三至九片,大小不等,边有锯齿。夏秋开花,花黄色,成总状花序,生于茎的顶部或上部叶腋。果实有钩刺。通称仙鹤草。全草入药,有收敛、止血的功效。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五二:“龙芽草,一名瓜香草。生辉县鸭子口山野间……结青毛蓇葖,有子,大如黍粒,味甜。救饥:收取其子,或捣或磨,作面食之。”徐珂《清稗类钞·植物·龙芽草》:“龙芽草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高二三尺,叶为羽状复叶。夏日出花轴,花黄,五瓣,实多刺。俗称仙鹤草。”

凤爪:凤凰的脚趾。欧阳修《双井茶》:“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西塞:山名。在浙江湖州市西南。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上林:上林苑。

十九皓:

麦对麻,桑对稻。三良对四皓。虎旅对龟朋,星官对月老。

脸匀妆,眉淡扫。三山对九岛。玄都观里桃,建章宫外草。

草色偏宜细雨滋,花枝苦被狂风恼。

鸡随车侧,孝诚已验于萧芝;龟放江中,阴德乃符于毛宝。

【注】三良:三贤臣。指秦穆公时的奄息、仲行、鍼虎 。《诗经·秦风·黄鸟序》:“黄鸟,哀三良也。国人刺穆公以人从死,而作是诗也。”毛 传:“三良,三善臣也。谓奄息、仲行、鍼虎也。”

四皓:商山四皓。

十朋之龟:谓用以占吉凶、决疑难的十类龟。古人视为大宝。《周易·损》:“十朋之龟,弗克违。”王弼注:“朋,党也。龟者,决疑之物也。”孔颖达疏:“朋、党也者,马、郑皆案《尔雅》云:十朋之龟者,一曰神龟,二曰灵龟,三曰摄龟,四曰宝龟,五曰文龟,六曰筮龟,七曰山龟,八曰泽龟,九曰水龟,十曰火龟。”

建章:《声律发蒙》作“长信”。

崔国辅《婕妤怨》:“长信宫中草,年年愁处生。故侵珠履迹,不使玉阶行。”

《艺文类聚》卷九十:“萧广济《孝子传》曰:萧芝至孝,除尚书郎,有雉数十头,饮啄宿止。当上直,送至歧路,下直入门,飞鸣车侧。”

鸡:《声律发蒙》作“雉”。案上,“雉”字更符合。

毛宝:东晋荥阳阳武人,字硕真。王敦以为临湘令。敦卒,为温峤平南参军。讨苏峻有功,迁庐江太守。封州陵县开国侯。庾亮西镇,请为辅国将军、江夏相、督随义阳二郡。北征时,以为豫州刺史,守邾城。石虎遣将来攻。城陷,突围走,赴江溺死。

《搜神后记·卷十·放龟》:“晋咸康中,豫州刺史毛宝戍邾城。有一军人于武昌市买得一白龟,长四五寸,洁白可爱,便买取持归,置瓮中养之。七日渐大,近欲尺许。其人怜之,持至江边,放水中,视其去。后邾城遭石季龙攻陷,毛宝弃豫州,赴江者莫不沉溺。于时所养龟人,被铠持刀,亦同自投。既入水中,觉如堕一石上,水裁至腰,须臾,游出,中流视之,乃是先所养白龟,甲六七尺,既抵东岸,出头视此人,徐游而去。中江,犹回首视此人而没。”

杏对梅,花对草。马兰对羊枣。瑞日对甘霖,玄冥对少皞。

勒碑文,焚奏稿。馈金对怀宝。霜滑马行迟,月明鸡唱早。

秋月春花适性灵,朝云暮雨伤怀抱。

兴怀陆凯,折梅曾寄陇头人;避难张良,进履遂师圯上老。

【注】马兰: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披针状椭圆形,上部边缘有粗锯齿。花蓝紫色,形似菊花。嫩草可食,又可做猪的饲料。也称马兰头、鸡儿肠。东方朔《楚辞·七谏·怨世》:“蓬艾亲入御于床笫兮,马兰踸踔而日加。”洪兴祖补注:“《本草》云:马兰生泽旁,气臭,花似菊而紫。”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马兰》:“马兰湖泽卑湿处甚多,二月生苗,赤茎白根。长叶有刻齿状,似泽兰,但不香尔,南人多采汋晒乾,为蔬及馒馅。入夏高二三尺,开紫花,花罢有细子。”

羊枣:亦称“羊矢枣”。 果名。君迁子之实,长椭圆形,初生色黄,熟则黑,似羊矢,俗称“羊矢枣”。《孟子·尽心下》:“曾晳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尔雅·释木》:“遵,羊枣。”郭璞注:“实小而圆,紫黑色,今俗呼之为羊矢枣。”

玄冥:神名。北方之神。《汉书·扬雄传上》:“帝将惟田于灵之囿,开北垠,受不周之制,以终始颛顼、玄冥之统。”颜师古注引应劭曰:“颛顼、玄冥,皆北方之神,主杀戮也。”

少皞:亦作“少昊”。 传说中古代东夷集团首领,名挚 (一作质),号金天氏。东夷集团曾以鸟为图腾,相传少皞曾以鸟名为官名。传说少皞死后为西方之神。《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 曰:‘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杜预注:“少皞,金天氏,黄帝之子,己姓之祖也。”《吕氏春秋·孟秋》:“孟秋之月,日在翼,昏斗中,旦毕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高诱注:“庚辛,金日也。少皞……以金德王天下,号为金天氏,死配金,为西方金德之帝,为金神。”

稿:古籍原本此处为“藁”,同“稾”,即“稿”。稿子,草稿。《声律发蒙》亦作“藁”。今据俗改。

怀抱:心怀;心意。

兴怀:引起感触。

织对缝,炊对炒。笔花对文藻。雾密对烟清,雷轰对电扫。

碧琉璃,红玛瑙。麝脐对龙脑。短笛倚风吹,清砧和月捣。

万国衣冠拜紫宸,九重日月开黄道。

金牛驿里,可怜挟说张仪;黄鹤楼中,缅想题诗崔颢。

【注】《艺文类聚》卷九十四引扬雄《蜀王本记》:“秦惠王欲伐蜀,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大便金,牛下有养卒,以为此天牛也,能便金。蜀王以为然,即发卒千人,使五丁力士,拖牛成道,致三枚于成都。秦得道通,石牛力也。后遣丞相张仪等,随石牛道伐蜀。”

《水经注·卷二十七·沔水上》:“来敏《本蜀论》云:‘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秦使张仪、司马错寻路灭蜀,因曰石牛道。’”

案:“挟说”,古籍原本此处模糊不清,《声律发蒙》为“挟诈”。“诈”字更合理。

挟:怀抱,怀有。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李谪仙》:“李畋《该闻录》云:‘唐崔颢《题武昌黄鹤楼》诗云: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烟波江上使人愁。李太白负大名,尚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欲拟之较胜负,乃作《登金陵凤凰台》诗。’”

二十哿:

汝对兄,谁对我。雕轮对画舸。燕剪对莺梭,雪花对云朵。

孔子禽,杨君果。榆钱对杏火。阶前雨荚生,帘外风花堕。

闲客吟余倚画阑,近臣朝罢归青琐。

风前杨柳,拂翠线之千条;雨后枇杷,缀金丸之万颗。

【注】兄:对他人的尊称。

《世说新语·言语》:“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太平御览·卷三百八十五 ·人事部第二十六·幼知下》:“《郭子》曰:梁国杨氏子,年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为设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此实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橹对樯,蓬对舸。蒭荛对果蓏。鲁客对曹娥,谢安对何妥。

笑口开,愁眉锁。妖娆对嫋娜。楚馆夜凄凉,秦亭春淡媠。

盈盈越水早莲开,漠漠隋堤春柳亸。

清高陶谷,自矜取雪煎茶;仁厚刘昆,不意反风灭火。

【注】蓬:蓬草。蓬对舸,其对不正。改为“篷”更合理。

蒭(音厨):同“芻”,即“刍”。《声律发蒙》作“芻”。

荛(音饶):柴草。

刍荛:割草采薪。《孟子·梁惠王下》:“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赵岐注:“芻荛者,取芻薪之贱人也。”

蓏(音裸):草本或蔓生植物所结的果实。《说文》:“蓏,在木曰果,在地曰蓏。”

曹娥:东汉会稽上虞人。曹盱女。顺帝汉安二年,父溺死于江,不得尸骸。娥年十四,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十七日,投江而死。桓帝元嘉元年上虞长度尚为改葬立碑。

何妥:隋西城人,字栖凤。父何细胡。本胡人,通商入蜀,因家于郫县。妥少机警,有口才,知乐律,而好臧否人物。文帝时累迁至国子祭酒。尝言苏威不可信用,以是与威有隙。出为龙州刺史,终于国子祭酒任。谥肃。

媠(音妥):美好。

案:淡媠,查无此词汇。《声律发蒙》作“淡沱”。淡沱,亦作“淡沲”(音剁)。形容风光明净。杜甫《醉歌行》:“春光淡沲秦东亭,渚蒲芽白水荇青。”一本作“澹沲”、“潭沲”。 此系编者误。应改为“淡沱”或“淡沲”。

亸(音躲):下垂。

自矜:自负;自夸。

刘昆:东汉陈留东昏人,字桓公。平帝时,受《施氏易》于沛人戴宾。王莽时,教授弟子五百余人。光武帝建武五年,举孝廉,不行,教授于江陵。帝闻之,除为江陵令,迁弘农太守,累擢为光禄勋。光武询以在任时叩头求雨救火灾,虎负子渡河等异事,对以偶然耳。以老乞休,以千石禄终其身。

不意:不料,意想不到。

反风:风向倒转。《尚书·金縢》:“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则尽起。”

《后汉书·卷七十九上·儒林·刘昆传》:“光武闻之,即除为江陵令。时县连年火灾,昆辄向火叩头,多能降雨止风。……诏问昆曰:‘前在江陵,反风灭火,后守弘农,虎北渡河,行何德政而致是事?’昆对曰:‘偶然耳。’左右皆笑其质讷。”

二十一马:

梓对桐,梧对槚。洪炉对大冶。气概对丰姿,滑稽对潇洒。

养桑蚕,骑竹马。之乎对者也。大雪积深山,疏星垂阔野。

落月斜窥翡翠帘,飞霜乱拂鸳鸯瓦。

锦江风顺,舟人鼓舵扬帆;金谷月明,酒客传杯弄斝。

【注】金谷:石崇金谷园。

二十二养:

好对憎,疼对痒。南来对北往。赤兔对青狐,青狮对白象。

腹便便,心怏怏。行吟对梦想。身到凤凰池,姓题龙虎榜。

春风殿阁凤琴鸣,夜月楼台龙笛响。

思亲刻像,推晋世之丁兰;为妇画眉,愧汉朝之张敞。

【注】憎:此处平仄不对。可改为“嫌”。

龙笛:指笛。据说其声似水中龙鸣,故称。语本马融《长笛赋》:“龙鸣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声相似。”后则多指管首为龙形的笛。

撮对携,斤对两。燕窠对蛛网。蕙帐对麻衣,笋舆对兰桨。

赤子心,仙人掌。才疏对学广。风动水晶帘,月浮云母幌。

庾楼月满称豪吟,隋苑花开宜纵赏。

大哉孔子,永为万世之师;卓尔许由,不作九州之长。

【注】窠(音科):筑在地洞里的鸟窝。《说文》:“窠,空也。一曰鸟巢也。空中曰窠,树上曰巢。”

仙人掌:华山峰名。在今陕西华阴县。典出张衡《西京赋》:“缀以二华,巨灵赑屃,高掌远蹠,以流河曲,厥迹犹存。”李善注:“古语云,此本一山,当河水过之而曲行,河之神以手擘开其上,足蹋离其下,中分为二,以通河流,手足之迹,于今尚在。”

二十三梗:

懦对刚,柔对猛。四知对三省。六逊对林逋,陈琳对宋璟。

月纤纤,星炳炳。金泉对玉井。花明越水春,枫落吴江冷。

方外仙人吕洞宾,山中宰相陶弘景。

峨峨溪阁,山回水绕白云深;寂寂林窗,花落鸟啼清昼永。

【注】逊:逃遁。逋:逃亡,逃跑。

六逊:古籍原本如此。疑应为“陆逊”。(陆为六之大写,此可见编者和抄写者水平之低劣)

方外:世外。指仙境或僧道的生活环境。《楚辞·远游》:“览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

清昼:白天。古籍原本此处为“青昼”,误,据义改。

枣对梨,萍对荇。古梅对文杏。滑石对常山,槟榔对桔梗。

紫薇堂,红药省。渭川对商岭。水似圣之清,山如仁者静。

翠馆风回竹弄声,朱栏月过花澄影。

春阶缓步,花风轻拂锦衿香;秋馆静眠,桂月斜穿罗帐冷。

【注】文杏:即银杏。俗称白果树。木质纹理坚密,是建筑和手工业的高级用材。司马相如《长门赋》:“刻木兰以为榱兮,饰文杏以为梁。”

滑石:矿物名。性柔,触之有滑润之感。通常是富含镁的岩石因变质而成。除入药外,还可制石笔。广泛应用于造纸及橡胶等工业。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一·滑石》:“滑石性滑利窍,其质又滑腻,故以名之。”

常山:指石家庄。

紫薇:紫微省。唐开元元年取天文紫微垣之义,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令为紫微令。省中种紫薇花,故亦称紫薇省。

红药:芍药花。谢朓《直中书省》:“红药当阶翻,苍苔依砌上。”

朱栏:古籍原本此处为“采栏”。系抄错。

二十四迥:

迩对遐,晞对暝。天高对地迥。萎靡对豪华,俳优对酩酊。

合浦珠,荆山鼎。香醪对异茗。秋梦雁惊回,春眠莺唤醒。

当轩月竹影筛金,绕屋风松声沸鼎。

荒村月落,凄凉客况在羁窗;古渡风生,欸乃歌声来钓艇。

【注】晞:破晓、露出曙光。《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晞,颠倒衣裳。”孔颖达正义:“晞,谓将旦之时,日之光气始升。”

萎靡:古籍原本此处为“萎䕷”。䕷作荼䕷之用。据义改。

荆山鼎:典出黄帝攀髯。

钓艇:钓船。

二十五有:

可对因,然对否。函三对戴九。赏菊对吟梅,分柑对剪韭。

玉板师,金兰友。龙飞对虎吼。琴中弄水云,台上观星斗。

告天赵抃每焚香,救火栾巴曾噀酒。

辞官疏广,训儿曹固守田庐;隐德庞公,携妻子同耕陇亩。

【注】函三:谓包含天、地、人三气。《汉书·律历志上》:“太极元气,函三为一。极,中也。元,始也。”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元气始起于子,未分之时,天地人混合为一,故子数独一也。”

剪春韭:古人以春初早韭为美味,故以“翦春韭”为召饮的谦辞。杜甫《赠卫八处士》:“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亦省作“翦韭”。

玉板师:亦“玉版”。笋的别名。苏轼《刘器之好谈禅戏语器之可同参玉板长老》:“丛林真百丈,法嗣有横枝。不怕石头路,来参玉板师。” 王文诰辑注:“《前燕录》:石季龙使人采药上 华山 ,得玉版。先生诗则借以喻笋也。”

水云:水和云。多指水云相接之景。

《宋史·列传第七十五·赵抃传》:“日所为事,入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不可告,则不敢为也。其为政,善因俗施设,猛宽不同,在虔与成都,尤为世所称道。”(露香:露天焚香)

噀(音讯):(含着液体)喷;喷水。

葛洪《神仙传·卷五·栾巴》:“巴为尚书,正旦,会群臣,饮酒,巴乃含酒起望西南噀之,奏云:‘臣本乡成都市失火,故为救之。’帝驰驿往问之,云:‘正旦失火时,有雨自东北来,灭火,雨皆作酒气也。’”

庞公:庞德公。东汉南郡襄阳人。居岘山南,躬耕垄上。刘表数延请,不至,乃就候之,问曰:“先生不受官禄,何以遗子孙乎?”德公曰:“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后携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返。

祖对孙,师对友。幽轩对静牖。蠹简对鱼书,当垆对击缶。

玉簪花,金线柳。龙门对凤薮。程颢指金钗,范增敲玉斗。

乌鸦颈带玉条环,白马尾拖银扫帚。

休官元亮,悦亲戚以乐琴书;司教桓荣,勉生徒而陈印绶。

【注】玉簪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丛生,卵形或心脏形。花茎从叶丛中抽出,总状花序。秋季开花,色白如玉,未开时如簪头,有芳香。栽培供观赏。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玉簪》:“玉簪处处人家栽为花草……六七月抽茎,茎上有细叶,中出花朵十数枚,长二三寸,本小末大。未开时,正如白玉搔头簪形。”

彭大翼《山堂肆考·微集》卷三十八:“程明道未能方言时,叔母抱之游戏,不觉堕钗,后数日乃觉。寻不获,明道以手指示这。叔母抱随所指而往,至原游戏处,寻之,乃获。”

陶潜:字元亮。

桓荣:东汉沛郡龙亢人,字春卿。少习《欧阳尚书》,师九江朱普。家贫,以佣自给,学而不倦。王莽末,隐匿山谷。光武帝召说《尚书》,拜议郎,入授太子。每朝会,辄令荣敷奏经书。拜博士,迁太子少傅,官至太常。明帝即位,尊以师礼,拜为五更,封关内侯。

虚对盈,妍对丑。青衿对紫绶。此外对其中,东西对左右。

茉莉茶,蒲萄酒。药炉对茶臼。王祐植三槐,陶潜栽五柳。

卞和一璞献平王,韩信千金酬漂母。

礼敦风化,冠行三祝三加;易著阴阳,卦画一奇一耦。

【注】蒲萄:今俗作“葡萄”。

耦:同“偶”。

二十六寝:

论对谈,询对谂。年凶对岁稔。种玉对怀金,捐阶对指廪。

琥珀杯,珊瑚枕。晨游对昼寝。将军胆气雄,御史威风凛。

风动芭蕉拂翠旌,日烘芍药开红锦。

雍和公艺,宗亲九世尚同居;友爱姜肱,兄弟二人长共寝。

捐阶:除去阶梯。《孟子·万章上》:“父母使舜 完廪,捐阶,瞽瞍焚廪。”赵岐注:“阶,梯也。使舜登廪屋而捐去其阶。”

指廪:古籍原本如此。疑有误。“指”字有它。

翠旌:此喻芭蕉叶。

红锦:此喻芍药花。

张公艺:隋唐时郓州寿张人。九代同居。北齐及隋开皇中,王公已亲诣慰抚。唐太宗贞观中,敕加旌表。高宗麟德中封泰山还,幸其宅,问本末,公艺书“忍”字百余以进。高宗善之,命赐缣帛。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八·孝友·张公艺传》:“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北齐时,东安王高永乐诣宅慰抚旌表焉。隋开皇中,大使、邵阳公梁子恭亦亲慰抚,重表其门。贞观中,特敕吏加旌表。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高宗为之流涕,赐以缣帛。”

姜肱:东汉彭城广戚人,字伯淮。通《五经》,兼明星纬,征辟不就。桓帝使画工图其形状,以被掩面,工不得见。中常侍曹节欲征为太守,乃隐身海滨。终于家。

《后汉书·周黄徐姜申屠列传第四十三·姜肱传》:“肱与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闻。其友爱天至,常共卧起。及各娶妻,兄弟相恋,不能别寝,以系嗣当立,乃递往就室。”李贤注:“《谢承书》曰‘肱性笃孝,事继母恪勤。母既年少,又严厉。肱感《恺风》之孝,兄弟同被而寝,不入房室,以慰母心’也。”

二十七感:

节对需,离对坎。枇杷对橄榄。寓意对忘怀,噬脐对尝胆。

紫罗襕,红锦毯。拒霜对昌歜。秋岩桂子开,春径杨花糁。

晓窗清露浥蔷薇,夏沼香风生菡萏。

一朝称志,形奇凰颈龙瞳;万里封侯,相贵虎头燕颔。

【注】噬脐:亦作“噬齐”。 自啮腹脐。喻后悔不及。《左传·庄公六年》:“亡邓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齐。”杜预注:“若啮腹齐,喻不可及也。”

拒霜:花名。木芙蓉的别称。冬凋夏茂,仲秋开花,耐寒不落,故名。宋祁《益都方物略记》:“添色拒霜花,生彭、汉、蜀州,花常多叶,始开白色,明日稍红,又明日则若桃花然。”

昌歜:菖蒲根的腌制品。又称昌菹。昌,通“菖”。古以飨他国之来使,以示优礼。传说 周文王嗜昌歜,孔子慕文王而食之以取味。后以指前贤所嗜之物。

糁(音伞):洒,散落。

燕颔:典出班超。

二十八琰:

峙对流,平对险。心高对气歉。步月对朝天,居邠对泛剡。

日三竿,星几点。玫瑰对琬琰。幽径竹扶疏,芳园花荏苒。

云开远树翠依依,水滚落花红飐飐。

耽吟月下,那知花影上春衣;醉卧风前,顿觉荷香浮夏簟。

【注】歉:少;不足。

《孟子·梁惠王下》:“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君请择于斯二者。’”

泛剡(音善):典出王徽之访戴逵。

飐飐(音崭):摇动貌;飘动貌。刘歆《遂初赋》:“回风育其飘忽兮,回飐飐之泠泠。”章樵注:“飐飐,动摇貌。”

二十九豏:

懒对忙,争对犯。富欧对韩范。柳子对花卿,狼温对伏湛。

雨溟溟,云黯黯。云轩对海舰。槐绿夏阴浓,花殷春色减。

霜枫历历锦霞明,春草离离珠露湛。

深谋良将,何如吴国之周瑜;直谏忠臣,无出汉廷之汲黯。

【注】富欧:富弼、欧阳修。

韩范:韩琦、范仲淹。

柳子:柳宗元。

花卿:指唐武将花惊定。杜甫《戏作花卿歌》:“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

狼温:古籍原本如此。《声律发蒙》作“桓温”。此系抄错。

伏湛:东汉琅邪东武人,字惠公。少传父业,教授数百人。新莽时为绣衣执法。刘玄更始时为平原太守。光武知湛名儒旧臣,征拜尚书,迁司直、大司徒,封阳都侯。以事策免,徙封不其侯,遣就国。后复征,未就位而卒。

殷:暗红。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