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以为口罩摘了就能松口气,结果病毒提前杀到,孩子老人一起倒,学校停课名单一天增加两百所,全国三千所幼儿园和小学被迫关门,家长群里瞬间炸锅。
11月第二周,东京一家诊所一天就冒出29个流感病人,数字把警戒线直接顶破,这是2009年以后第一次在冬天还没来就拉响警报。
很多人以为口罩摘了就能松口气,结果病毒提前杀到,孩子老人一起倒,学校停课名单一天增加两百所,全国三千所幼儿园和小学被迫关门,家长群里瞬间炸锅。
警报标准写得明明白白:定点诊所单周平均报告超过30例就算进入流行期,东京都这次冲到29.03,只差一口气,可整个曲线像被拽上去的直线,根本刹不住。
更麻烦的是,宫城、神奈川、埼玉也快踩线,25个都道府县集体飘黄,病毒顺着电车线路一路蔓延,通勤高峰的车厢就是加温箱,谁站里面谁心里打鼓。
厚生劳动省15号紧急发文,把老年人、慢病人、孕妇直接点名,疫苗优先给他们,可药房门口还是排长队,有人凌晨四点去领票,开门十分钟告知没货,只能空手回去。
政府说追加订单,工厂说产能有限,等针进来最快也要四周,四周足够病毒把家里掀个底朝天,这段时间只能靠肉身硬扛。
为了把漏洞补小,保健所把检测点从医院搬到学校、养老院,每天收一次样,一旦出现两条杠,整班整楼层回家关着,孩子们倒开心,家长瞬间崩溃,办公电脑背回家,会议软件挂一天。
机场也加了一道测温,南半球飞来的航班重点盯,可病毒比护照换得勤,前脚查出H3N2,后脚就给你冒出个新组合,测序速度跑不赢登机速度,屏幕上的温度数字只是心理安慰。
国立感染症研究所把原因说得很直白:过去三年大家戴口罩,免疫系统缺练,现在一放松,病毒像进空城,见谁都是新鲜肉,传播速度直接翻倍。
世卫组织的专家补刀:日本这波不至于掀全球桌子,可韩国、中国商务客、留学生往来密集,输入病例抬头的概率肉眼可见,周边口岸现在都在加班补疫苗。
有人觉得流感年年有,死不了人,可去年日本因流感直接死亡超三百例,重症住院一万多,真落到自己头上,才知道高烧四十度连呼吸都像吞刀片,排队住院都没床位。
更现实的是钱包问题,上班族请一天假扣一天钱,孩子停课至少五天起步,夫妻轮流请假,一个月奖金直接蒸发,病毒没要命,先让房贷卡脖子。
暖冬后突然降温是最坑的组合,人体还在适应,病毒已经狂欢,11月初气温跳水八度,病例曲线同步抬头,气候异常把流行季提前整整一个月,老经验全部作废。
想躲过这一劫,办法其实不花哨:回家先洗手,肥皂搓够二十秒,别拿消毒液糊弄,指缝里残留的活病毒,擦眼揉鼻就一步到位。
电梯、便利店按钮比马桶脏十倍,拿钥匙按楼层,回家钥匙一起消毒,小小动作省掉躺床一周的麻烦,别等发烧才后悔。
口罩不是命令也建议戴上,地铁、商场、教室全是大杂烩,你根本不知道对面打喷嚏的人几小时前接触过谁,一层布挡的是全家停工的风险。
高危人群能打针就打针,别信朋友圈里的副作用谣言,真重症进ICU花的钱够打三十年疫苗,这笔账一算就清楚。
家里常备退烧药、电解质水、血氧仪,出现胸闷、嘴唇发紫立刻去医院,流感杀人最快的方式就是心肌炎和肺炎,拖一晚就可能救不回来。
公司管理层也别装看不见,允许远程就远程,允许错峰就错峰,员工集体倒下比轮流值班损失更大,一封邮件就能省掉后续无数麻烦。
学校更该干脆,出现班级集中发热直接网课,别为了出勤率硬撑,孩子身体恢复比补考成绩重要,家长口碑决定明年招生,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这波提前到来的高峰给所有人提了个醒:病毒不会按日历出牌,免疫力也不是永久护甲,谁把三年平安当成理所当然,谁就先交学费。
冬天才刚开始,数字还在爬坡,真正的峰值可能出现在圣诞元旦,当人群扎堆购物、聚会、返乡,病毒最想要的传播盛宴才刚上第一道菜。
你现在做的每一次洗手、每一次戴口罩、每一次把聚会改线上,都是在给全家买一份最低成本的高额保险,别等医院走廊里打地铺才想起今天能预防。
警报已经拉响,接下来每一步都看自己,病毒不会和你讨价还价,能跑赢它的只有提前半步的行动,省下后悔的时间,比任何特效药都值钱。
来源:莫离说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