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女孩的发量焦虑?别闹了,她们靠高髻直接“卷”上天际线!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8 12:28 1

摘要:如果穿越回大唐长安街头,你第一眼会被什么震撼到?不是金碧辉煌的大明宫,也不是胡商云集的西市,而是——满街女子的头发,集体“冲出地心引力”!唐宫流行高髻,高得离谱,美得霸道,堪称中国古代发型界的“摩天大楼”。

如果穿越回大唐长安街头,你第一眼会被什么震撼到?不是金碧辉煌的大明宫,也不是胡商云集的西市,而是——满街女子的头发,集体“冲出地心引力”!唐宫流行高髻,高得离谱,美得霸道,堪称中国古代发型界的“摩天大楼”。

据《资治通鉴》载:“宫中尚高髻,民间争效之。”一句话道出时尚密码:皇帝没下令,法令没颁布,但只要后宫妃嫔一抬手把发髻盘上天灵盖,全城女性立刻跟风,连夜买假发、囤头油。这阵仗,比今天的“明星同款”还猛。

杨贵妃最爱“望仙髻”,高耸如云,侧看似山峦起伏,走路时还得两个宫女在旁护着,生怕一歪就塌;武则天偏爱“反绾髻”,层层叠叠,宛如凤凰展翅,气势压人;而永泰公主墓壁画中的仕女们,发髻直指苍穹,配上宽袖长裙,活脱脱一群“行走的纪念碑”。

那么问题来了:唐朝人哪来这么多头发?真相是——假发产业早在1300年前就已爆火!唐代称假发为“髢(dí)”,贵族女子常以他人真发或丝麻编织加高。《新唐书》甚至记载,有富家女为求完美高髻,“一髻用发数十两,价敌一婢”。一个发型,贵过丫鬟,这才是真正的“头等大事”。

更绝的是,高髻不仅是美,更是身份象征。越高越贵气,越繁复越显地位。白居易写“时世高梳髻,风流属少年”,元稹叹“峨峨高髻凌紫烟”,诗里全是羡慕。连敦煌壁画里的飞天,也都顶着各式高髻,在云端卷出了天际。

有趣的是,这种审美并非空穴来风。唐代国力强盛,文化自信拉满,女性地位相对提高,她们用一头青丝,宣告自己的存在感。高髻如冠,不靠男权加冕,自己就是女王。

别再说唐朝以胖为美了,她们真正卷的,是头顶三尺的风光。

#唐宫高髻有多绝 #唐朝女性时尚 #古代发型天花板 #杨贵妃同款发髻 #中国审美有多潮

来源:向前走出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