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2089字 阅读5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听说了吗?隔壁小区好多人都中了甲流。”
“我家孩子才刚好,现在轮到我烧得昏天黑地。”
最近,朋友圈、群聊里又开始热闹了起来,不是晒旅游美图,而是一波又一波关于甲型流感(简称甲流)的“自曝”与“求助”。
甲流卷土重来,是不是又要引发一波“感染潮”?这个冬天,咱们该怎么保护自己和家人?别慌,今天这篇文章,就和你聊聊:激活免疫力,防住甲流,其实只要做好两件小事。
如果你以为甲流就是普通的“感冒”,那可真得重新认知一下。
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播快、发病急、症状重的特点。尤其是对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偏弱的人群,更容易引发肺炎、心肌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根据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最新监测数据,截至2025年11月第2周,我国南北方流感病毒活动水平持续上升,当前优势流感毒株为甲型H3N2亚型,且病毒传播力强、隐匿性高,多个城市已出现“局部流行”。
数据来源:国家流感中心《2025年全国流感监测周报》
更关键的是,甲流的症状和普通感冒、甚至新冠后期表现极为相似,发热、咽痛、乏力、全身酸痛都是“标配”,很多人初期误以为是“吹了空调”或“上火”,等高烧持续到39℃以上才开始重视。
面对甲流,确实有“对症药”。
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的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在确诊后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但是,药不能乱吃,普通感冒时盲目用抗病毒药,不仅无效,还可能增加耐药风险。
而且,绝大多数甲流患者都是在家自行恢复的,靠的是什么?免疫力。
你可能听过一句话:“不是你战胜了病毒,而是免疫系统自己打赢了仗。”
所以,在病毒横行的季节,最好的“防线”不是堆药,而是把自己的免疫力“扶起来”。
说到增强免疫力,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吃补品、多喝汤、多睡觉。
这些当然没错,但效果往往不如我们想象中那么立竿见影。其实真正靠谱的,是下面这两件“小事”:
小事一:吃够“免疫餐”,不是多吃,是吃对
别被“补补补”的焦虑带偏了方向,免疫系统不是靠一两顿大餐堆出来的,而是靠每天长期稳定的营养供给维持运行。
科学营养搭配,是给免疫细胞“加油”的关键。
优质蛋白质:免疫细胞的原材料,缺了它,免疫系统连“士兵”都造不出来。每天要吃够鸡蛋、鱼、瘦肉、豆制品。维生素A、C、E:被称作“天然免疫盾牌”。多吃胡萝卜、深绿叶菜、柑橘、坚果。矿物质锌和硒:帮助免疫细胞识别和清除病毒。牡蛎、南瓜子、蘑菇、鸡蛋里含量丰富。膳食纤维与益生元:维护肠道菌群稳定,而肠道就占了我们70%以上的免疫细胞。全谷杂粮、酸奶、洋葱、大蒜别忽视。小贴士:别轻信“免疫力补剂”广告,吃进去不等于吸收,吃对比吃贵更重要。
小事二:每天流点汗,让免疫系统“动起来”
很多人感冒一来就“躺平”,平时也懒得动,其实这是把免疫系统“养废了”。适度运动,才是最好的疫苗。
研究发现,每周坚持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骑车、跳绳)≥150分钟的人,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可下降约43%,运动还能提高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相当于给免疫军团配了火箭炮。
但记住,过度运动反而会暂时抑制免疫功能。所以别想着跑马拉松防感冒,日常动起来、微微出汗,就已经是对身体最好的礼物。
建议如下:每天运动30分钟,哪怕在家跳跳操、做做拉伸,也能激活“懒洋洋”的免疫细胞。
除了营养和运动,影响免疫力的还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小动作”:
熬夜刷手机:睡眠不足会显著降低T细胞活性,让病毒轻松突破防线。情绪压抑:长期焦虑、抑郁,会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抑制免疫应答。爱抽烟喝酒:酒精和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会损伤免疫细胞,削弱抗病毒能力。不爱洗手、摸脸:甲流病毒可在门把手、手机表面存活数小时,经手→口/鼻传播。所以,别再说“我体质差”,也许只是你给了病毒太多“可乘之机”。
免疫力是底层能力,日常防护是临门一脚。
除了强化自己,咱们还要记住这些实用又有效的防病建议:
勤洗手,尤其饭前便后、外出归来戴好口罩,特别是在人多、密闭场所保持居家通风,每次不少于15分钟打疫苗,尤其是儿童、老人、有基础病人群国家卫健委建议:60岁以上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应每年接种一次流感疫苗,尤其在流感季节前接种更有效。
写在最后别等“阳了”才想起增强免疫力,免疫系统不是临时工,而是长期投资。
甲流虽然来势汹汹,但它也不是无懈可击。只要你吃得对、动得勤、睡得好、心态稳,病毒再嚣张,也很难撼动你身体的“护城河”。
所以别等病毒来敲门,从今天开始,养好免疫力,才是真的“冬天不怕冷”。
参考资料:
国家流感中心. 《2025年全国流感监测周报》. 2025年11月10日发布.
中华预防医学会.《流感疫苗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5)》
国家卫健委.《流感防控核心信息手册》2025版.
来源:中医益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