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晚饭后,奶奶在客厅点蚊香,卧室里香薰机亮着,淡淡的柑橘味。厨房油烟刚散,妈妈顺手喷了两下“空气清新剂”。五岁的嘟嘟从书桌上抬起头,咳嗽接着来,鼻子痒,眼角红红的。门诊里,我看见很多像嘟嘟这样的孩子。不是家里不干净,也不一定是病毒作怪。只是气味和雾气叠加在一起,
晚饭后,奶奶在客厅点蚊香,卧室里香薰机亮着,淡淡的柑橘味。厨房油烟刚散,妈妈顺手喷了两下“空气清新剂”。五岁的嘟嘟从书桌上抬起头,咳嗽接着来,鼻子痒,眼角红红的。
门诊里,我看见很多像嘟嘟这样的孩子。不是家里不干净,也不一定是病毒作怪。只是气味和雾气叠加在一起,让孩子的小气道受了委屈。
孩子的呼吸道更像一根“细吸管”。成年人遇到刺激,吸管壁只略微发胀,还能扛过去;孩子的吸管更细,壁更嫩,一点刺激,通路就迅速变窄。香薰的香料、清新剂的溶剂、蚊香与熏香的烟、厨房的超细颗粒、潮湿环境里的霉菌孢子、装修材料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这些看不见的小东西,会让孩子咳嗽、喘鸣、鼻痒流涕,晚上睡不踏实。过敏或哮喘体质的孩子,反应会更明显。
我理解家长的心:我们都在努力把家变得“好闻、干净、健康”。可有时候,“做得太多”反而成了负担。把家里的“好闻和好看”,调成孩子能呼吸的模样,常常就能换来一个安稳夜。
怎么做?不需要大改造,先来一场“家庭空气体检”
先从鼻子和眼睛出发。走进儿童房和客厅,停几秒,闻一闻。有没有明显香味或潮气味?有,就先停用香薰、香氛蜡烛、空气清新剂、蚊香和熏香。香味只是在“遮味”,不是在“除源”,还会增添新的刺激。
看一眼加湿器。加湿器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开着就健康。把水箱每天倒空、擦干,每周认真清洁,选择干净水,湿度在40%-60%之间就足够了。湿度超过60%,霉菌更爱你家,孩子咳嗽可能反而加重。睡前想用?定个闹钟,开20分钟,看湿度到了就关,别让“雾气”成为新的刺激源。
去厨房和浴室逛一圈。做饭尽量开强档油烟机,少炸少爆、热锅冷油,做完多通风十分钟。浴室勤换气,看到霉点就处理,别让潮味悄悄地积在墙角里。清洁的时候,记得一条“安全线”:漂白剂别和含氨的清洁剂混用,两者相遇会产生有害气体。清洁与消毒后,都开窗让家里把“话”说完——让刺激气体出去。
如果你家在雾霾重的地区,选靠谱的HEPA空气净化器,不要选“会产生臭氧”的设备,净化器的核心是过滤,不是“神奇的化学反应”。新家具或新装修有味道,尽量延后让孩子长时间待在里面,开窗通风,放活性炭,也可以暂时把孩子的学习与睡眠区域挪到更通透的房间。
不同情况的细微差别,也值得留意
婴幼儿(0-3岁)对气味和喷雾格外敏感。儿童房不放香薰、不点香氛蜡烛,加湿器定时使用即可。
学龄期的过敏或哮喘孩子,尽量减少大面积布艺和毛绒玩具。最爱的熊可以每周热水洗或袋装冷冻一晚,枕头用防螨枕套。
家里有人吸烟?请把“烟”完全留在室外。二手烟伤害不言而喻,“三手烟”(残留在衣物和手指上的烟草化学物)也会进入孩子的呼吸道。
门诊里的一段小变化
有个孩子叫乐乐,夜里咳嗽了两周。妈妈说“我们把家里消毒得很勤,每天喷喷雾,卧室也点一点香薰,想让他睡得更好。”我们没有急着加药,先让他们做了这场“空气体检”:收起香薰、清新剂和蚊香,加湿器改成限时,厨房做饭更清淡,睡前洗鼻、补水。第三天来复诊,妈妈说夜里明显安静了,早晨不再鼻塞。“原来不是我们做得不够,是做得太多了。”她笑笑,我也笑了。家是孩子的港湾,也是他们小气道最需要的安静。
家长常问的几个小问题
“香薰能不能偶尔用?”可以在孩子不在场、通风充足的情况下短时使用,儿童房不建议放。
“加湿器要用什么水?”干净水即可。关键是每天倒空擦干、按厂家建议清洁。湿度达标就关。
“厨房油烟怎么降?”热锅冷油、减少爆炒,全程开强档油烟机。做完饭再多通风十分钟。
“新家具味道大怎么办?”延长通风时间,活性炭辅助,暂时减少孩子在那间房的停留。
“孩子咳嗽要不要立刻用药?”先把环境调顺、补水、洗鼻;药物请遵医嘱,不自行用抗生素或复方止咳糖浆。
什么时候需要立刻就医?
如果你看见孩子呼吸费力,胸前或肋间出现凹陷;说话断断续续、不能平卧。
如果呼吸明显加快:1-5岁每分钟达到或超过40次,5岁以上每分钟达到或超过30次,或夜间持续喘鸣。
如果嘴唇或指甲发青,家里有血氧仪,数值<92%。
如果高热≥39℃超过三天,精神差、拒食拒水。
如果咳嗽超过四周仍未缓解,或总在特定房间、时间加重。
遇到这些情况,请尽快就医;急性呼吸困难,别等待,直接急诊。
给家长的一句放心话
家里不需要“无菌”。少一点味道,少一点雾气,多一点通风和耐心,孩子的肺就有了更自在的空间。你能控制的,比你以为的多。
你愿意从哪一项开始调整?是收起香薰,还是给加湿器定个闹钟?在评论里写下你的做法和小心得,可能会帮到另一位家长。
WHO: Indoor air quality guidelines — household fuel combustionAAP HealthyChildren: Common asthma triggers and irritants in the homeCDC: Cleaning and Disinfecting Your Home — Never mix bleach with ammonia中国儿童哮喘防治指南(2020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GB/T 1888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国)NICE: Asthma — diagnosis, monitoring and chronic asthma management来源:儿科医生鲍秀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