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赢球了,2-0,对手还是阿尔巴尼亚这种不算太硬的骨头,凯恩最后十几分钟进了俩,英格兰队以一个完美的战绩结束了这次世界杯预选赛。按理说,更衣室里应该是香槟和欢笑,但第84分钟的一次换人,让事情变得有点意思了。主角是贝林厄姆,这位皇马中场大将重回首发。比赛快结束时,他被换下。这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战术操作,可贝林厄姆不这么想。当换人牌举起,他几乎是瞬间就把手臂甩向了空中,那种肢体语言,隔着屏幕都能读出两个字:不满。BBC电台的沃诺克说得更直接,他用了“暴怒”和“绝对气炸了”来形容贝林厄姆当时的反应。这次国家队比
赢球了,2-0,对手还是阿尔巴尼亚这种不算太硬的骨头,凯恩最后十几分钟进了俩,英格兰队以一个完美的战绩结束了这次世界杯预选赛。按理说,更衣室里应该是香槟和欢笑,但第84分钟的一次换人,让事情变得有点意思了。
主角是贝林厄姆,这位皇马中场大将重回首发。比赛快结束时,他被换下。这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战术操作,可贝林厄姆不这么想。当换人牌举起,他几乎是瞬间就把手臂甩向了空中,那种肢体语言,隔着屏幕都能读出两个字:不满。BBC电台的沃诺克说得更直接,他用了“暴怒”和“绝对气炸了”来形容贝林厄姆当时的反应。
这下可把皮球踢到了主教练图赫尔脚下,赛后,他怎么处理这个年轻天才的脾气,成了焦点。图赫尔的回应滴水不漏,既有敲打,也有安抚,老江湖了。他先是公开定调:“这是我的决定,他必须接受。场边还有他的朋友在等着上场,所以他需要接受、尊重,然后继续前进。”这话很硬,摆明了立场:在我的队里,没有谁能凌驾于集体之上。这是说给贝林厄姆听的,也是说给全队听的,纪律和尊重是底线。
有记者追问,贝林厄姆这种反应是不是破坏了他正在建立的团队精神。图赫尔没把话说死,他稍微缓和了一下:“我没那么看,我得回去看看录像。我看到他不高兴了,但现在我不想把这事闹大。”你看,这就是高明之处。他承认看到了球员的情绪,但又用“看录像”这种说法,把立刻下结论的压力给卸掉了。
他接着补充,像贝林厄姆这种好胜心极强的球员,永远不会喜欢被换下,这可以理解。但他话锋一转,又把标准和承诺抬了出来,强调不会因为谁挥了挥胳膊就改变决定。最后,他提了一句,当时自己正忙着和罗杰斯说话,没完全看清场上发生了什么,他相信大家最后还是一起庆祝了胜利。这番话,既维护了主教练的权威,又给球员留了面子,还暗示了“我可能没看全,事情也许没那么糟”,为内部沟通留下了充足的空间。
说实话,这种事在足球世界里见得多了。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在顶级豪门踢核心,心气高是必然的。被换下时的不快,究竟是无法控制的胜负欲,还是对主教练权威的挑战,这中间的界限很模糊。十几年前我跟队的时候,也见过不少类似的“刺头”,有的后来成了传奇队长,有的则因为管不住自己的脾气,慢慢就沉下去了。
图赫尔的处理方式,算是教科书级别的。他没有像某些老派教练那样,直接在媒体面前把球员批个体无完肤,也没有和稀泥,假装什么都没发生。他划出了红线,但没把门关死。这其实也是一种考验,考验贝林厄姆的球商,也考验他的情商。想成为真正的领袖,光在场上技术好、能拼还不够,怎么管理自己的情绪,怎么在个人意愿和团队利益之间找到平衡,这都是必修课。
这次国家队比赛后,英格兰队要等到明年三月才再次集结,图赫尔自己都说这“很难熬”。这漫长的几个月,足够让这次换人风波彻底平息了。对贝林厄姆来说,这也是一个冷静思考的时间。他在皇马顺风顺水,但在英格兰队,图赫尔显然想让他明白,没人是不可或缺的。这小子,未来是他的,但路怎么走,还得看他自己。
来源:燕燕讲篮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