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场球赢下来,真正赚得最多的,往往不是记分牌上的那几十分,而是背后那一长串看不见的数字和机会,全运会男篮决赛终场哨一响,广东男篮六战全胜、场均净胜对手三十多分拿下冠军,现场一片沸腾,我们在电视机前看的是赵睿、徐杰这些人抱在一起,可是坐在贵宾席上的广东宏远俱乐部老板陈海涛,心里过的账,就完全是另一套了,这里面哪一块,才是真正的大头,你有想过吗? 先说大家最敏感的那件事:钱,这次广东男篮拿冠军,奖金不是一条线上的钱,而是三股水汇到一条河里,第一块是全运会官方给的基础奖金,大概两百万左右,这个数字是按照历届全运
一场球赢下来,真正赚得最多的,往往不是记分牌上的那几十分,而是背后那一长串看不见的数字和机会,全运会男篮决赛终场哨一响,广东男篮六战全胜、场均净胜对手三十多分拿下冠军,现场一片沸腾,我们在电视机前看的是赵睿、徐杰这些人抱在一起,可是坐在贵宾席上的广东宏远俱乐部老板陈海涛,心里过的账,就完全是另一套了,这里面哪一块,才是真正的大头,你有想过吗?
先说大家最敏感的那件事:钱,这次广东男篮拿冠军,奖金不是一条线上的钱,而是三股水汇到一条河里,第一块是全运会官方给的基础奖金,大概两百万左右,这个数字是按照历届全运会公开信息推出来得,第二块是广东省体育局的奖励,给这面省级最高荣誉,直接划拨了一千万,第三块是企业赞助商,像这次的冠名东阳光,冠军后追加激励也是千万级,加起来差不多超过2200万,听着就挺扎实的,
不过真正有意思的,是这笔钱咋分,我们之前跟一位在省队当教练的老哥聊过,他说他们圈子里基本都按“多劳多得”的思路来操作,这次广东队也是类似逻辑,核心主力和主教练,比如赵睿、徐杰、杜锋这一档,人均拿到两百万左右完全说得过去,而且合理,打得时间多、承担得压力大,分配自然就更高,但陈海涛这边又不会只盯着主力,像没上场的替补、体能教练、录像师这些后勤,也都有份,这种“全队都吃肉”的分配方式,很容易让大家有种:只要跟着这个俱乐部干,拼得值的感觉,你平时看比赛,会不会也好奇球员到底能分到多少钱?
说奖金是“最直接”的收益没错,却远远不是“最多”的那块,这才刚开了个头而已,既然夺冠这么风光,那主场比赛的现场收入,到底能有多夸张?
这次全运会男篮比赛安排在东莞,宏远自己的主场就成了核心赛场之一,我前段时间去东莞出差,顺手绕到他们球馆看了周边一圈几乎都被球迷主题的饭店、小店“占领”了,广东队每场比赛上座接近一万六千人,按现在全运会这种热门赛事的常规票价,普通票加高价票一摊,单场几百万不是问题,热门场次更夸张,黄牛把票炒到原价好几倍,群里还有人吐槽自己“半天工资换一张票”,结果还是乖乖去看了,按六场比赛粗略一算,广东队参赛场次的门票收入,逼近三千万这个说法是有根据的,
可是门票只是表层,真正让俱乐部和城市都偷着乐得,是“人来了以后”的那一整条消费链,比如球衣、围巾、纪念徽章、冠军钥匙扣这种周边,我们去问了做球迷周边的供应商,他说类似这种“夺冠时刻”,线下店和网上店的销售额基本能在短期内蹿升三到五成,而且不是只买一件,很多人一进店就“一套打包”,顺带买给朋友孩子,这些钱算下来,其实比我们想象得要肥得多,如果没有这块冠军光环,这些周边会卖这么快吗?
接着往下真正能拖长线赚钱的,还不是一次性的票钱和周边,而是品牌这三个字,懂行的都清楚,广东宏远本来就是CBA里商业化做得最成熟的一批队伍,全运会冠军这一块“金字招牌”挂上去,等于从“强队”升级成了“广东篮球”的象征,已经不是一支俱乐部那么简单了,
我们之前在广告公司做过一个酒类客户的体育赞助项目,客户最看重的,从来不是当天卖出多少瓶,而是每一次转播里的logo出现次数,和球迷把品牌跟球队绑定在一起的那种潜意识,这次东阳光在广东队身上的冠名,就属于这种玩法,冠军一拿,曝光是几何级跳涨,电视、短视频、新闻推送,动不动就是他们的名字,再算上一堆图片在社交媒体流转,这些流量如果换成广告投放成本,远不止那一千万的激励费用,
还有个常被忽略的“反常识”点,很多人以为提升的是俱乐部品牌,结果先涨价的,往往是球员个人,比如这次表现亮眼的徐杰、王睿泽,运动品牌一定会更积极地去谈代言,之前可能只给区域小代言,现在可能就敢谈全国曝光的合作了,球员商业价值上去,签约费提升,部分收益会通过分成或者续约谈判再回流俱乐部,这条“球员—品牌—俱乐部”的链条,其实才是长期稳定的现金奶牛,如果是你,你更看重一次性奖金,还是这种一年年滚雪球的品牌钱?
陈海涛手里拿的,还不只是一支球队,他这几年在东莞本地,酒店、餐饮、旅游类的项目布局得挺深,我们前年去东莞采访问一个做酒店运营的朋友,他说只要有大赛,尤其是像全运会这种等级,周边酒店的入住率就直接拉满,平常工作日可能六七成,比赛周末直接到九成甚至满房,房价跟着往上抬一个档,这还没算周边餐饮、商场的消费,
体育赛事带来的,其实是一种“人流入口”,球迷飞过来、坐高铁赶过来,住酒店、吃夜宵、逛商场、顺手买点当地特产,如果背后这一圈生意里,有几家跟陈海涛有关,那这场全运会冠军,对他来说就不只是球队赚了钱,而是整张商业网,都跟着多了一次高流量的“免费广告”,这笔隐性的产业联动收益,往往远超球馆里那几万张票钱,而且是可以复用经验的,下一次再有大型赛事,他已经知道怎么“接流量”了,
还有一块很少被普通球迷注意到,但在圈内人眼里特别关键的,就是政策支持这一层,全运会冠军在一个省里,基本可以算体育上的最高荣誉,政府层面会怎么想呢?很简单,这说明你这支队伍、这套体系是有成绩的,值得加码投入,后面在申请青训基地建设、训练馆升级、引进优秀教练、搞校园联赛落地这些项目时,审批和资金上,往往会更容易拿到“绿色通道”,
我之前参加过一次地方体育局的方案论证会,当时有个领导说过挺直白:谁能拿到牌子,下一轮资源就优先往谁那儿堆,这样更容易出更好的成绩,这句话搬到现在广东男篮身上就很好理解了,陈海涛等于拿到了一个“长期通行证”,未来十年在青少年篮球、群众赛事这些方面,广东很可能继续围绕宏远这条线去铺,这会让俱乐部在选材、培养、输送方面,占据天然优势,
2200万奖金更像是“立刻到账的红包”,真正让陈海涛笑得合不拢嘴的,是那条被彻底点亮的长线:品牌站到了更高的位置,政府愿意持续押注,城市因为赛事活跃起来,他手里其他产业也顺着发力,而且只要球队还能保持竞争力,这种良性循环就会一圈圈扩大,
相信很多人看球时,更多关注的是战术和比分,谁得了多少分,谁发挥失常了,但从这次广东男篮重夺全运会冠军来我们会发现一场大胜背后,牵动的是整座城市、一条产业链,甚至一个地区未来十年的体育生态,如果以后你再看到某支队伍夺冠,不妨试着算一算,他们拿到的,可能远远不止奖杯本身,
你平时看比赛,会更关心场上的输赢,还是这些背后看不见的收益呢?不妨选一场你印象最深得比赛,按今天说的这几条线,试着在心里“记一笔账”,看看你会发现什么有意思的细节,欢迎在心里想一想:如果有机会参与体育相关的工作,你最想站在这条链条里的哪一个位置?
来源:游戏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