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警服带货被拘!嘎子到底,有没有卖假货?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8 11:43 1

摘要:穿军装、扮警察带货直播,结果今年9月份被拘,这几天整个互联网又一次热闹了,但真正该被关注的,根本不是“嘎子有没有卖假货”,而是有多少人正在被像“嘎子”一样的主播,系统性地“围猎”?

嘎子出事了,不是演的,是现实。

穿军装、扮警察带货直播,结果今年9月份被拘,这几天整个互联网又一次热闹了,但真正该被关注的,根本不是“嘎子有没有卖假货”,而是有多少人正在被像“嘎子”一样的主播,系统性地“围猎”?

这是一次迟来的曝光,一次地上互联网看见地下世界的罕见时刻。

嘎子是谁?

他并不属于主流带货KOL的那一挂,他的短视频、直播内容,你我这些所谓“中产城市人”压根不看,人设浮夸、言辞魔幻、直播商品五花八门。

但这挡不住人家生意红火,因为嘎子抓住了一个最容易“卸防”的群体,中国的下沉市场用户

15块8一瓶的XO,600块的酷派手机,几十块起封神的中药古方、洗地神机、压片糖果……这些看起来连评测博主都不屑测的商品,却组成了嘎子直播间里热销榜的全部。

很多人笑这是消费降级的笑话,抱歉,这根本不是消费降级,而是信息茧房里的“智力税”。

谁在买嘎子卖的货?

你以为没人会买15块8的“XO”?那是你活在“知识分子”的算法推荐里,但在“互联网的影子区”,酒的牌子、手机的配置、疗效的真伪都不是关键指标。

真正买的人是刚学会上网的乡亲,是城乡结合部的中老年人,是被忽视已久的“沉默的大多数”。

他们信主播,就像曾经信收音机里的专家那样深。主播喊一声“家人们”冲销量,他们以为这是亲情呼唤;主播说自己为粉丝砍价,他们真以为这是“拼死护粉”;主播说这“药食同源”,他们觉得这比药店医生可靠得多。

关键在于他们没有别的信任依托,那一根直播的网线,就是他们获取“新世界”的全部渠道。

嘎子穿军装、带警徽直播这事,表面看是法律问题,实则折射出的是情绪营销的极致。

他的粉丝为什么买?

因为他们记得小时候电视剧里嘎子打鬼子的画面,那个人设在他们心里从没变过,而他们愿意花几十上百支持自己的“老熟人”,哪怕这个熟人从来不是现实中的人。

反观嘎子身后的MCN公司是谁?太原老母的“家族”,这个名字你陌生,但他们的套路你绝不陌生:假军人、假公主、假博士、假外交官,卖的是古方中药、转运手串、死而复生的项链……

这不是个例,而是系统工程,是猎人和猎物分工明确、话术完美复制、生意链条清晰的黑灰产业链。

这些主播能陪着直播十几个小时不下播,不是因为他们有多辛苦,而是他们太清楚,用户沉浸感上来了,越拖时间越容易“转化”“下单”。

有主播能在卖玉米时哭着说:“这是我奶奶去世前最后一顿饭的味道”。这种剧本是写一个火一个,全套都备好。

嘎子出事,只是因为牌打得太明白了,地下还在挖金的有的是人,嘎子倒了,不代表系统崩了。只是他太红,成了主流互联网的“奇观”。

区别在于别人是在深夜默默收割,他却在聚光灯下撒网,“地上”看得清清楚楚,于是被盯上了、被举报了,舆论关注、监管介入。

小杨哥、辛巴这类头部靠的是透明流程、清晰供应链,而嘎子靠的是信任幻觉和人设催眠,这种模式哪抗得住一点点技术性审查?

而在其他被主流视线隔绝的角落,那些假军装、假专家、假身份的主播们,还在上演这场全民沉迷的“幻术秀”。

我们得承认一个刺骨的现实,中国的互联网一直是“双层结构”,上层是精致理性的商品世界,下层是情绪主导的幻觉消费场。

上层世界的人在研究ROAS、转化率,讲品牌力、生命周期,下层世界的人被一句“家人们冲一波”的口头禅牵着手,走进一场又一场骗局。

前者担心踩线,后者连“线”的概念都没听过。

所以嘎子不是孤例,他是这一套流水线的半成品,是“收割体系”里的一个小齿轮。他的问题不是个人“卖不卖假货”的道德判断,核心在这种带货体系,是不是已经成了精准割韭菜的收割机

这事有两个明牌趋势:第一,平台监管必然升级。

类似嘎子的穿军装、虚构身份等行为,不是戴个头套糊弄观众能解释的了。从2023年以来,国家多部门持续加大对直播内容合规的执法力度。

穿着军装直播,是军队形象权、国家形象权的严重伤害,不是擦边球,是实打实的违法行为。

而更重要的是平台持续强化对“老年人、下沉市场”的信息保护,是实打实的政策大方向。“不让无知人任人宰割”,这是监管的下一步重心。

第二,信息归位是难题,但也必须做。

也别太天真,以为嘎子倒了就没人卖15块8的XO了。只要平台还有算法死角、只要有人“主动沉浸”,封完一个嘎子,会有千千万万个“嘎子”继续出现,换个音调、换张脸,还在继续喊“家人们,冲”。

问题不在嘎子退不退出,而在我们什么时候愿意把目光从热搜上移下来,看看那些正在沉默被骗甚至以为自己“占了便宜”的十几亿用户。

中国的市场从来不缺买家,也不缺卖家。缺的是尊重信任、内容合规、信息透明的产品环境,这不是一句“嘎子别卖假货那么简单”,而是一场互联网文明的对撞与选择。

嘎子终究只是个踏错剧情的演员,是那条打破幻想的鱼,刚好撞到了那道水面的裂缝。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文化知识,传递社会正能量,无低俗不良引导。如涉及图片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来源:中医谢医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