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太平庄街道“城市画廊计划”艺术改造破损树洞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8 11:36 1

摘要:11月13日,家住索家坟社区的杨琳牵着女儿小雨的手,像往常一样散步。突然,小雨松开妈妈的手,小跑着奔向路边一棵梧桐树——“妈妈快看!小兔子在树洞里朝我们眨眼睛呢!”妈妈跟随小雨的步伐走过去看到,原本树干上碗口大的破损树洞,此刻已经化身变成了一幅精致的画作:北太

北太平庄街道/供图

11月13日,家住索家坟社区的杨琳牵着女儿小雨的手,像往常一样散步。突然,小雨松开妈妈的手,小跑着奔向路边一棵梧桐树——“妈妈快看!小兔子在树洞里朝我们眨眼睛呢!”妈妈跟随小雨的步伐走过去看到,原本树干上碗口大的破损树洞,此刻已经化身变成了一幅精致的画作:北太平庄街道IP——兔子“小北”身着探险服,正在和路过的居民们挥手致意。

这幅精美的树洞画作,正是北太平庄街道“树洞里的电影院”项目中的一个场景。“我们改造了文慧园路、文慧园斜街、滨河路沿线10个枯萎破损的树洞,为它们赋予了全新的艺术生命。”北太平庄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四级主任科员刘勇告诉记者,“现如今,这些树洞不再只是树木的‘伤疤’,而是成为承载社区记忆与电影文化的微型艺术空间,在辖区内串联起一条可漫步、可回味的‘露天画廊’。”

居民共同参与街角变身“露天画廊”

“树洞里的电影院”活动于11月6日正式启动。活动当天,北京林业大学的志愿者们为辖区居民开展专题宣讲,介绍活动的艺术理念与树洞修复方法,引导大家从社区环境的“被动观赏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与“温情传递者”。

在随后的彩绘环节,街道携手责任规划师、高校合伙人,与来自周边社区的20余组家庭及星火小学师生共同创作,将求索、包容、陪伴、勇气等十大主题图案在树洞上呈现。志愿者们分发环保颜料与绘画工具,耐心指导孩子们调色与涂绘;居民与小朋友作为主创“彩绘师”,逐步将黑白线稿转化为生动立体的动画场景。

来自星火小学的晶晶和好朋友琪琪负责的是一个以“伙伴”为主题的树洞,画面中的兔子‘小北’把棉花糖稳稳地放在好朋友小刺猬的刺上,还给了对方一个温暖的拥抱。“我画的是棉花糖,因为棉花糖在小刺猬身上,要等小刺猬的颜料干了才能画。”晶晶骄傲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她的好朋友琪琪则专心致志地为小北兔子的脸颊涂上粉色的腮红,连鼻尖不小心沾上了颜料都浑然不觉。

在她们不远处,一位带着双胞胎来的父亲一边帮孩子们调色,一边感慨道:“以前总觉得城市更新是政府的事,今天才发现,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城市画家’。”

绘画完成后,大家还为完成的作品悬挂了特制的艺术树牌。树牌不仅标注了作品名称与创作理念,更嵌入了可聆听“小北”光影日记的语音二维码。在志愿者们的组织下,每个参与绘画的居民都在自己参与绘制的树洞作品前合影留念,用镜头定格下这份凝聚共创力量、承载社区情感的温情瞬间。

“树洞电影院”探索社区治理创新路径

“我们希望通过艺术,让街角‘长出’童话,为此,特邀北京林业大学设计团队为街道量身打造了专属IP形象——爱看电影、爱讲故事的兔子‘小北’。”刘勇在彩绘树洞前介绍,“之后,结合不同树洞的场景特点,创意编绘‘小北’的光影日记,构建‘主题宣讲+共创绘画+线下打卡’的参与模式,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沉浸式艺术体验,为绘画注入叙事生命力。”

此外,该项目也是对“街道搭台、责师统筹、高校赋能、居民共创”多元协同机制的一次创新探索。通过多方联动,以“小树洞”为切入点,打造多方参与的艺术媒介,有效激活基层治理的温情力量,凝聚各方对花园城市发展的共同愿景。“作为北太平庄街道‘城市画廊计划’的首期实践,‘树洞里的电影院’不仅成功将树洞转化为承载电影文化与社区情感的‘露天画廊’,也探索出一条艺术介入社区治理的创新路径。”北太平庄街道责任规划师赵新越表示。

而北太平庄街道“城市画廊计划”也将持续引入多元艺术形式,在辖区内建立“创作—维护—更新”的长效机制,打造属于北太平庄街道的街区文化名片,持续推动公共空间的艺术活化与社区凝聚力的提升,实现“艺术让裂缝开花、转角与童话相遇”的美好愿景。(记者 郭思岐)

来源:海淀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