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入冬发烧感冒扎堆,是流感还是新型毒株?一文解答!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7 17:18 1

摘要:通常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41℃,伴随剧烈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而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反而较轻。

在秋冬交替之际

相信大家都发现身边有许多人

不是再擤鼻涕就是在咳嗽

还有人高烧反复

是流感在“作祟”

还是什么新型毒株?

今天郑州人民医院

感染病科主任刘青

为大家详细解答

流感确实是“头号元凶”

但有典型特征

冬季高发的流感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性强、发病急

这也是它容易引发

扎堆生病的原因

流感典型症状:

通常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41℃,伴随剧烈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而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反而较轻。

流感病毒在低温干燥环境中存活时间更长,加上冬季室内通风差,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的概率大幅增加,尤其在人群密集场所易爆发聚集性感染。

但要注意

并非所有冬季发烧都是流感

医学上判断流感除了症状

还会结合

是否接触过流感患者

是否处于流行期等因素

必要时通过鼻咽拭子检测确诊

甲型H3N2

最近甲型H3N2也频上热搜

但需要注意的是

它并不是一种新型毒株

而是一种长期存在

不断微变的季节性流感病毒

特征如下:

01

传播性强:

这是导致秋冬季节流感高发的主要病毒类型。

02

症状相对较重:

与其他流感病毒相比,H3N2感染可能更容易导致高烧、严重的身体疼痛和并发症,尤其在老年人、儿童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中。

除了流感病毒以外

冬季常引发感冒、发烧的主要原因

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普通病毒

普通感冒由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多种病毒引起,虽然也会导致发烧,但症状相对温和。

多数人表现为低热(成人少见高热)、鼻塞、流清涕、咽干、打喷嚏等,全身酸痛、乏力症状不明显,病程一般 3-7 天,传染性远低于流感。

细菌感染

当感冒症状持续加重,出现高热不退、咳黄浓痰、咽喉剧痛伴化脓等情况时,可能是合并了细菌感染,比如急性扁桃体炎、细菌性咽炎等。

其他呼吸道疾病

还有一些疾病初期症状类似感冒发烧,容易被误判:

比如急性病毒性喉炎,会伴随明显声嘶、讲话困难;

疱疹性咽峡炎多见于儿童,有剧烈咽痛和咽部疱疹;

而支原体肺炎则可能表现为持续干咳伴中度发热,病程较长。

冬季为何更容易“中招”?

01

呼吸道防御减弱

冷空气会刺激鼻腔和咽喉黏膜,导致黏膜血管收缩、分泌物减少,黏膜屏障功能下降,病毒细菌更容易侵入;同时干燥环境会损伤黏膜纤毛,影响污染物排出。

02

免疫力波动

冬季日照短,人体维生素D合成不足,加上户外活动减少、饮食油腻,免疫力容易下降;室内外温差大,频繁冷热交替也会让身体调节功能紊乱,增加感染风险。

03

传播条件便利

冬季人们长时间待在密闭室内,通风不良导致病毒浓度升高;节假日聚会、通勤等人员聚集场景增多,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的概率大幅增加。

冬季为何更容易“中招”?

可先自行处理的情况

如果是低热、鼻塞流涕为主,无明显全身不适,大概率是普通感冒,注意休息、多喝水、保持室内湿度,体温 38.5℃以下可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

出现以下情况需尽快就诊

体温超39℃持续不退、呼吸困难、剧烈头痛呕吐;儿童持续哭闹、精神萎靡;老人或有基础病者症状加重;感冒超过1周未好转反而加重,出现咳黄痰、胸痛等。

做到以下几点可有效预防感染!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日常勤洗手、外出规范戴口罩,尽量不到人群密集场所,避免用手揉口鼻;

室内每天通风2-3 次,每次30分钟;

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

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注意增添衣物

来源:郑州人民医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