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打了7个月,沙利文承认美国被拿捏,中国赢得两场胜利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8 11:32 1

摘要:中美关税战打了7个月,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承认美方已经被拿捏,并直言按照逻辑来看,中国已经赢下了两场胜利。那么,沙利文的言论有何深意?中国又赢下了怎样的胜利?

中美关税战打了7个月,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承认美方已经被拿捏,并直言按照逻辑来看,中国已经赢下了两场胜利。那么,沙利文的言论有何深意?中国又赢下了怎样的胜利?

近日,沙利文在一档播客节目里直接承认,在这七个月的中美关税战里,美国真的被中国拿捏了,而且是被拿捏的很彻底。他语气略带无奈地说,在中美领导人会晤之后,美国取消了大部分对华关税,只剩下少量象征性的部分。中国那边则暂停了稀土管制措施。双方基本回到了春季的状态,也就是说,特朗普折腾了半年多,又回到了原点。

此外,沙利文在节目里还说了更刺耳的话,他说特朗普有个特点,遇弱就强,遇强就弱。意思很直接,就是特朗普对付小国是一套,对上中国这种大国,整个人就变成了另外一种状态。在这个基础上他直说,中国看清了特朗普的底牌,只要中国出手够硬,美国那边很快就会妥协,而这正是中国拿到的第一个关键胜利。

至于第二个胜利,就是美国终于承认,之前那些被吹得神乎其神的所谓“国家安全相关措施”,比如芯片管制,其实都是能谈的。美国一直说这些不能谈,不能松,国家安全不能妥协,结果这次特朗普政府竟然同意了。美国承诺不再给中国增加新的管制,还允许把一些内容放进谈判范围,用沙利文的话说,这是中国的长远胜利,比降低关税的信号更重要。

事实上,沙利文的话引出了这七个月里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美国为什么在关税战里打不动了?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中国不是过去的那个中国。过去美国对中国动不动就威胁,现在美国无论是军事还是经济,面对威胁中方会展开反制。

就在11月初的另一场论坛上,英国《金融时报》的首席外交评论员拉赫曼也给出了同样的判断。他说,美国军方二十年前不觉得中国能挑战美国,但现在他们认为,如果真打起来,美国不一定能赢。这是美国内部出现的真实担忧,也是美国对中国态度发生巨大变化的核心原因。美国对中国的担心已经不是嘴上讲讲,而是写在他们的战略报告里,体现在他们的预算里,也体现在贸易政策里。

这场关税战还有一个外界忽视的点,就是欧洲也在看。欧洲的态度很复杂,一方面他们知道中国是未来的市场,是全球规模最大、最有活力的产业集聚地,另一方面他们又离不开美国的安全保护,尤其是俄乌冲突之后更加明显。但欧洲现在也很清楚,美国的贸易战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制造问题。

无论是拉赫曼还是沙利文,从他们的评论中都能够看出一个观点,那就是美国的做法是短视的。美国以为加关税能给自己时间,以为施压能让中国妥协,但结果恰恰相反。美国现在开始重新谈,是因为它清楚再拖下去,美国企业、供应链、盟友信心都会被拖垮。这不是中国逼的,而是美国自己耗不起。

可以说,这七个月的关税战像一场现实教训课,把美国一直喊的那些口号都打回了原形。美国喜欢说“脱钩”,但现在脱不动;美国喜欢说“遏制中国”,但遏制不了;美国喜欢说“中国依赖美国市场”,但数据摆在那里,美方更依赖中国的供应链。所以沙利文才会说,美国在这一轮较量里没有得分,中国反而拿下了两个关键成果。这两个成果不是短期利益,而是长期战略层面的突破。

总之,中美这轮关税战不是互相试探那么简单,而是一次美国自我认知的调整过程。美国不愿承认,但现实已经把结果摆在桌面上:中国赢了两场关键胜利,美国被迫回到谈判桌,还得承认对中国的管制政策无法封死。未来中美之间一定还会有交锋,但主动权已经明显不同。中国的坚定反制让美国知道,中国不是好欺负的对象,而美国内部对中国实力的认知变化,也让他们不敢再轻易捅大娄子。

来源:王涛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