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今年赚钱这么难?这4个关键原因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8 11:30 1

摘要:不管是上班的、创业的,还是做小生意的,几乎都在吐槽:工资没涨就算了,还得担心裁员;开店的客流量越来越少,利润薄得像纸;就连以前看似赚钱的行业,现在也举步维艰。

今年朋友见面聊得最多的话题,恐怕就是“钱太难赚了”。

不管是上班的、创业的,还是做小生意的,几乎都在吐槽:工资没涨就算了,还得担心裁员;开店的客流量越来越少,利润薄得像纸;就连以前看似赚钱的行业,现在也举步维艰。

到底是我们不够努力,还是大环境真的变了?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家唠唠,今年赚钱难的4个核心原因,每一个都戳中了普通人的痛点。

我们普通人赚钱,本质上是跟着企业、跟着行业喝汤。如果企业都赚不到钱,员工的收入自然难有起色,甚至还会面临降薪裁员的风险。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1到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同比下降了4.7%,不管是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制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几乎都没能逃过利润下滑的局面。

这可不是抽象的数字,而是实实在在影响着每个人的生计。就拿制造业来说,很多工厂订单少了,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上价,利润自然被压缩。

比如黑色金属冶炼行业,利润直接下降了83.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了48.2%,这些传统行业的企业日子有多难,可想而知。企业不赚钱,首先想到的就是控制成本,要么不招人,要么降福利,甚至裁员减负。所以今年很多人会发现,找工作变难了,想涨工资更是难如登天,就算保住了工作,也得小心翼翼生怕被优化。

除了工业企业,服务业也不好过。开餐馆的朋友说,以前饭点门口排满队,现在能坐满一半就不错了;做旅游的吐槽,好不容易熬到假期,客流量也没恢复到以前的水平,而且大家消费更理性了,高端线路没人选,低价团又没利润。企业的利润蛋糕变小了,分到我们每个人手里的自然就更少了,这是今年赚钱难最核心的大背景。

如果说企业利润缩水是大环境,那“内卷”就是压垮很多人的直接稻草。现在不管做什么行业,都挤满了人,大家为了抢有限的市场份额,只能陷入“降价、再降价”的恶性循环,最后谁都赚不到钱。这种“内卷式”竞争,已经从新兴行业蔓延到了传统产业,从线上平台延伸到了线下实体店。

最典型的就是光伏行业,2024年前10个月,光伏组件价格下滑超过45%,很多企业中标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121家上市光伏企业里有39家都亏了钱。这就像在剧院里,本来大家都坐着看戏,前排有人站起来,后排的人只能跟着站,最后所有人都站着,观影效果没变好,反而更累了。放在行业里就是,一家企业降价抢单,其他企业只能跟着降,最后大家都没利润,甚至亏本经营。

这种恶性竞争不仅存在于大企业之间,还会层层传导到产业链上下游。比如汽车行业的价格战,头部车企要求供应商降价10%,可很多零部件企业的净利润率才7.2%,降价后直接陷入亏损泥潭。

做电商的朋友更有感触,为了抢流量,要么花大价钱买广告,要么把价格压到最低,找头部主播带货,扣点甚至能到70%以上,最后营业额看着不少,实际赚的钱寥寥无几。就连开小超市、做小吃摊的,一条街能开好几家,最后只能靠低价竞争,赚的都是辛苦钱,稍微不注意就亏本。

赚钱的本质是“卖东西”,不管是卖产品还是卖服务,都得有人买才行。可今年很多人都明显感觉到,大家花钱越来越谨慎了,消费变得理性甚至保守,这就是所谓的“消费降级”。以前大家逛街会冲动消费,现在买东西先看性价比,非必要的东西坚决不买;以前聚餐会选高档餐厅,现在更愿意在家做饭或者吃快餐;以前换手机、换家电很频繁,现在能用就不换。

消费降级的背后,是大家对未来的收入预期变低了。经济大环境不好,很多人担心失业、担心降薪,自然不敢乱花钱,更愿意把钱存起来应对风险。数据显示,今年很多行业的客流量和销售额都没恢复到以前的水平,尤其是非必需品行业,受到的冲击更大。比如服装行业,很多实体店老板说,以前一件衣服能赚几十块,现在为了走量,一件只赚几块钱,还不一定有人买。

更关键的是,现在市场已经从“增量市场”变成了“存量市场”,各行各业都趋于饱和,没有新的增长点了。以前只要敢闯敢干,就能分到市场红利,现在市场就这么大,想多赚一分钱,就得从别人手里抢,难度自然成倍增加。

比如做自媒体的,以前随便发点内容就能涨粉变现,现在赛道挤得满满当当,想脱颖而出难如登天;做教育培训的,市场需求萎缩,很多机构只能缩减规模,甚至倒闭。需求端疲软,供给端又过剩,赚钱自然越来越难。

对于很多做生意的人来说,今年最难的不是没订单,而是拿到了订单也赚不到钱,甚至被账期拖垮。现在很多企业都面临“回款难”的问题,货卖出去了,钱却收不回来,账期越来越长,严重影响现金流。

有做建筑工程的老板说,现在很多项目都要先垫资,施工完了还得等很久才能回款,最长的账期能到3年多,上千万的款项收不回来,企业运转全靠贷款,利息压力特别大。车企的供应商更惨,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平均达到182天,接近国际车企的2倍,货交了半年才能拿到货款,很多中小企业因为现金流断裂,不得不倒闭关门。

就算是普通上班族,也会面临现金流的问题。工资没涨,可房租、房贷、物业费、水电费这些固定支出一点没少,还有教育、医疗等大额支出,很多人都是“月光族”,甚至靠信用卡、网贷周转。手里没多余的钱,既没法投资提升自己,也没法创业尝试新机会,只能困在原地,赚钱自然越来越难。

其实今年赚钱难,不是某一个原因造成的,而是企业利润缩水、行业内卷、消费疲软、现金流紧张这四个因素叠加的结果。这不是我们个人的问题,而是大环境下的普遍现象,所以大家不用过于自责,也不用太焦虑。

当然,难赚钱不代表赚不到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更需要我们沉下心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避开内卷严重的赛道,选择有需求、有前景的领域;做生意的朋友要控制成本、注重现金流,不要盲目扩张;普通人要理性消费、多存应急资金,同时多学技能,为未来的机会做准备。

毕竟,经济发展有周期,现在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保持信心,找准方向,稳步前行,等大环境好转,赚钱自然会变得容易起来。

来源:拾光感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