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夜借把剪刀剪线头,却被保安限时20分钟、门口盯梢?”近日,一名独行女游客在兰州麗枫酒店的借剪刀经历,通过短视频迅速发酵,引发全网热议。而兰州文旅集团官号一句无奈的“唉”,再加上“金城兰州欢迎您!没剪刀!”的简介修改,意外将这场争议转化为文旅流量密码,甘肃文
“深夜借把剪刀剪线头,却被保安限时20分钟、门口盯梢?”近日,一名独行女游客在兰州麗枫酒店的借剪刀经历,通过短视频迅速发酵,引发全网热议。而兰州文旅集团官号一句无奈的“唉”,再加上“金城兰州欢迎您!没剪刀!”的简介修改,意外将这场争议转化为文旅流量密码,甘肃文旅趁热打铁跟进宣传,让“剪刀梗”成为带动地域热度的奇妙催化剂。
事件的起因颇具戏剧性。11月11日晚,独自前往兰州旅游的女游客因需修剪衣服线头,向入住的麗枫酒店前台申请借用剪刀。四十分钟后,酒店保安将剪刀送至房间门口,同时提出“尽量20分钟内归还”的要求,并在门口等候收回。这一操作让女游客感到强烈不适,她在后续发布的投诉视频中表示,深夜面对陌生高大的保安在门口踱步、不时瞟向房间的行为,让身为独行女性的她产生极大恐惧,质疑这是“安全隐患”,甚至担忧保安可能擅自进入房间,最终明确表示要投诉到底,并提醒其他女性游客“避雷”该酒店。
视频一经发布,便迅速引发网友两极争论。部分网友共情女游客的处境,认为深夜陌生环境中,保安的行为确实可能让女性产生不安,酒店服务应更注重细节关怀;但更多网友在看完完整视频后表示“反向共情”,认为酒店的操作并无不妥。有熟悉酒店管理的网友解释,剪刀属于利器,多数酒店存在“不轻易外借”的规定,该酒店最终同意出借已属通融,保安上门送达并等候收回,既是为了防范工具滥用引发意外,也是行业常规的安全管控措施,并非针对个人的“威胁”。更有网友调侃:“剪个线头要半小时?怕是要裁剪整套衣服”,质疑女游客过度解读、小题大做。
随着争议升级,网友纷纷在视频下方艾特兰州文旅集团官号,倒逼官方回应。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舆情考”,兰州文旅的应对堪称“四两拨千斤”——没有长篇大论的辩解,也没有严肃的官方声明,仅在评论区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唉”字。这个包含无奈、委屈又略带幽默的单字回应,瞬间击中网友笑点,点赞量飙升至十万+,成为全网热议的热梗。随后,兰州文旅更是将官号简介改为“金城兰州欢迎您!没剪刀!”,以自嘲式营销接住了这场流量风波,网友们纷纷点赞“官方玩梗,最为致命”,不少人开始主动制作带有“剪刀元素”的兰州文旅宣传图,让原本的投诉事件彻底转向正面传播。
嗅觉敏锐的甘肃文旅厅迅速跟进,借势放大流量效应。11月16日,甘肃文旅官号连发两条短视频,将“剪刀梗”与地域特色深度绑定:一条视频配文“甘肃除了剪刀,还有皑皑雪峰、瀚海戈壁、丹霞秘境、黄河奔腾”,在玩梗的同时,全景展示甘肃壮丽的自然风光;另一条则聚焦文化底蕴,介绍“甘肃的剪刀,剪出非遗艺术——庆阳香包的刺绣纹样、临夏砖雕的精巧构图、剪纸艺术的灵动线条”,让“剪刀”成为串联自然与人文的创意纽带。这种顺势而为的宣传方式,既回应了网络热点,又自然植入文旅资源,收获大量好评,不少网友留言“被官方玩梗圈粉,想去甘肃看看”“原来甘肃这么美,这波宣传我给满分”。
事实上,这场“剪刀风波”能从舆情争议转化为文旅红利,核心在于官方精准把握了网络传播规律。在短视频时代,生硬的宣传口号往往难以打动网友,而兰州文旅的“唉”字回应和自嘲式简介,打破了传统官方账号的刻板印象,以真实、接地气的态度拉近了与公众的距离;甘肃文旅的后续跟进则恰到好处,没有强行蹭热度,而是将梗与地域特色有机结合,让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关注度。数据显示,事件发酵后,“兰州旅游”“甘肃文旅”等关键词搜索量大幅上涨,相关话题在抖音、微博等平台累计阅读量超亿次,不少景区咨询量明显增加,实现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传播效果。
这场意外走红的文旅营销,也给行业带来了诸多启示。在全民自媒体时代,游客的一次普通经历都可能引发蝴蝶效应,地方文旅面对舆情时,与其被动辩解,不如主动拥抱流量,用幽默、真诚的态度化解争议;同时,文旅宣传不必拘泥于传统模式,善于捕捉网络热梗,将其与地域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才能实现更高效的传播。正如网友所言:“本来是看吵架的,结果被甘肃的美景种草了”,这种“舆情反转+梗营销”的组合拳,远比单纯的广告投放更具穿透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玩梗走红的背后,这场事件也折射出旅游服务中的细节争议。酒店的安全管控与游客的体验感如何平衡,独行女性的出行安全如何更好保障,这些问题仍值得行业思考。但不可否认的是,兰州文旅与甘肃文旅的灵活应对,成功将一场潜在的负面舆情转化为正面宣传,让“没剪刀”的热梗成为甘肃文旅的新标签。
一把小小的剪刀,意外成为甘肃文旅的“流量钥匙”。这场从投诉争议到全民玩梗,再到文旅出圈的奇妙旅程,不仅展现了网络传播的强大能量,更证明了真诚与创意在文旅宣传中的重要性。相信随着这波热度的持续,会有更多人走进甘肃,领略雪山戈壁的壮阔、非遗文化的魅力。而“剪刀梗”背后的文旅营销智慧,也将为更多地方提供借鉴,让更多美景与文化通过更鲜活的方式被世界看见。
来源:西北旅行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