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问“拍片有啥用?”把这个案例转过去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8 10:51 1

摘要:大叔的理解,就是为每个产品打造专属供应链,以“原产地+爆品”为营销策略,再通过全链路精细化管控,把控品质,最终实现从供应链升级反哺商业模式创新。

短视频传播,已经是品牌传统的标配。

但在公司内部,还是会有分歧,比如老板会问:

拍个片子,到底有啥用呢?

其实这个问题,在圈内看着很幼稚,但在圈外却很现实,因为都是成本啊!

我也一直在寻找一个案例,能把“拍片价值”说清楚。

终于找到一个,来自良品铺子和央视新闻。

良品铺子在今年定下了“一品一链”的核心战略。

啥意思呢?

大叔的理解,就是为每个产品打造专属供应链,以“原产地+爆品”为营销策略,再通过全链路精细化管控,把控品质,最终实现从供应链升级反哺商业模式创新。

上面这段话,你是不是听不懂?“一品一链”的战略,怎么传递给消费者,并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呢?

这就需要一个片子!

最近,良品铺子就和央视拍摄了一个“云南夏威夷果溯源”的视频,叫做《回大山,种“大”果》。

什么?我吃的正宗夏威夷果,难道不应该来自夏威夷吗?

怎么来自云南呢?

是的,因为:

现在,全球47%以上的夏威夷果产自云南!

难道云南的夏威夷果,比夏威夷的,还要好吃和有营养吗?

是的,比如:

云南西盟的红土是富硒土!

而硒不仅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还有抗氧化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为什么云南要种夏威夷果呢?

因为,要“脱贫”!!!

片子的切入点,就从这里开始:

23岁的娜黑朗,是一位佤族姑娘,大学毕业后,她选择回到大山。

“我小时候经常想,我什么时候才能离开大山?”

她努力学习,终于考上大学,成为寨子里少有的“文化人”,还在大城市找到了工作。

但为了要改变家乡现状,娜黑朗决定回大山,搞“大”事。

搞什么“大”事呢?

就是大大大颗的“夏威夷果”!

其实呢,夏威夷果最早也不在夏威夷,而是在澳洲。它就像一个“环球旅行家”,经历了从澳洲到夏威夷,再到南非,最后在中国云南“光宗耀祖”。

“只有个头大,才称得上‘良品’。”

品牌植入非常丝滑!

夏威夷果种植,到底给云南带来了什么呢?

“农户的收入从几百块到几万块,成为当地家庭的支柱产业。” “以前的工作,赚的是生活,现在赚的是希望。”

从浙江打工到回家种夏威夷果,30岁岩三板的一句心里话,成了全片的金句!

数据显示,良品铺子已经累积采购云南夏威夷果10000吨!

大叔强烈推荐你先看完整视频,再接着看点评。

“拍片到底对品牌有啥用?”

以良品铺子的云南夏威夷果为例,大叔认为,拍片不是“成本”,而是战略落地的“翻译器”、认知重构的“催化剂”和品牌价值的“放大器”。

1、内部战略,需要“翻译”给消费者。

这是大叔最想说的。

每个企业,每年都有会自己的战略,但这些战略怎么落地,需要至少经过三个圈层:

第一层是员工层。高管们开会定的方针,员工们知不知道?知道了能不能执行到位?

第二层是合作伙伴层,所谓上下游,他们需要按照你的企业的战略去配合落地,制定自己的KPI。

第三层就是客户层,如果是2C业务,那就是你的消费者层。

上述三层,缺一层就不行。以本案为例,“一品一链”可能员工内部从上到下都清楚了,但这个战略对合作伙伴有什么要求?对消费者有什么价值呢?良品铺子借助央视新闻的“媒体探访”视角,借助23岁佤族姑娘的视角,像新闻纪录片一样,层层拨开逻辑,在很短的片长,把“一品一链”的价值通过“云南夏威夷果”讲透了。

据不完全统计,依托“一品一链”的战略,良品铺子已经成功打造“澳洲安格斯牛肉脆片”、“香酥龙虾尾”、“秭归香橙吐司”、“潜江小龙虾”等爆款溯源新品。我个人是吃过澳洲安格斯牛肉脆片,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吃法,牛肉有点像小时候吃的手撕鱼片,但更薄,更脆,更香,最关键,更健康。

2、打破“进口偏见”,重塑产品价值。

这个开篇也提到了,估计也是很多消费者的疑问,所谓“固有偏见”,即:

无论是坚果还是其他食品,进口的肯定比国产的好啊!

从本案来看,这样的“偏见”需要被打破和纠正!原来,云南的夏威夷果,不仅个更大,蛋白质含量更大,还富含硒,更健康!而别处的土壤给不了它天然的硒元素,这就是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

此外,国内种植+采摘+销售,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快,从枝头到舌尖,15天,坚果也需要新鲜呐。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总是习惯等待,等着坚果漂洋过海,历经数月才来到嘴边,现在不用了,因为大“果”崛起了,咱们在家门口就能吃到全球最好的坚果!

国产的,才是最好的!通过一支片子,良品铺子重塑了其产品价值!

3、每个企业都要挖掘企业“公共价值”。

最近,大叔已经第二次强调这点了。

无论是从产品价值层面,还是企业价值层面,大叔认为,每个企业都要挖掘企业“公共价值”,并且翻译成公众能听得懂的图文或者视频,广而告之。

为啥呢?因为单纯的产品竞争优势已经不够用了,很多消费决策都是在深度结合情绪价值。

以本案为例,我说“我这个夏威夷果含硒”,这是单一产品价值优势;但如果我说“我这个夏威夷果富含硒,因为它是在云南种植的,云南种植夏威夷果已经是全球第一了,你买它就等于是在帮当地果农脱贫致富”,你会选哪个?

最后,大叔做个小结。

良品铺子通过一条《回大山,种“大”果》的片子实现了3点价值,分别是:

‌‌战略翻译器‌:将“一品一链”供应链战略转化为消费者能理解的“云南夏威夷果溯源故事”,通过佤族姑娘返乡创业的视角,让抽象战略具象为情感共鸣。

‌偏见粉碎机‌:用数据(全球47%产量)和科学(富硒土壤)打破“进口更好”的认知,重塑“国产=高品质”的消费心智。

‌产品优势(硒含量、新鲜度)与社会价值(助农脱贫)绑定,既为品牌溢价赋予情感温度与责任底色,更让良品铺子 “好原料造就好味道” 的核心主张在消费者心智中进一步扎根。

最后的最后,你怎么看“拍片”价值?欢迎留言区聊聊。

来源:万能的大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