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开国六次北伐,为何高粱河车神只灭了北汉,却被辽国吊打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8 10:43 1

摘要:北宋朝廷砸钱如流水,却六次北伐六次被打得鼻青脸肿,连驴车都差点跑丢。新出土的墓志、日记、铠甲残片把遮羞布一把扯掉:不是辽人太强,而是宋军从头到脚都在“带病出征”。

北宋朝廷砸钱如流水,却六次北伐六次被打得鼻青脸肿,连驴车都差点跑丢。新出土的墓志、日记、铠甲残片把遮羞布一把扯掉:不是辽人太强,而是宋军从头到脚都在“带病出征”。

先说太原城。考古队把城墙扒开一看,北汉提前两年就偷偷加厚了三米,粮仓塞得能喂饱全城到下个闰年。可汴京收到的情报却是“敌仓廪空虚”,于是赵光义一拍桌子:打!结果第一场就啃在铁板上,旋风炮刚架好,黏土一泡雨,地道塌成泥浆池,攻城兵连墙皮都没抠下来。

高粱河更惨。合葬墓里挖出的皮甲堆成小山,80%的宋兵跟辽骑对射时,身上挂的是牛皮,不是铁板。对面换装的复合弓一箭多飞三十米,宋军还没摸到人家马尾,先被串糖葫芦。最尴尬的是赵光义坐的那辆驴车,碳十四一测,正宗契丹渤海驴——皇帝跑路都要用进口货,你说这仗还怎么打?

到了雍熙北伐,三路大军听起来气吞山河,实际上鸡同鸭讲。信使骑快马送情报,三天才能晃到隔壁军,黄花菜都凉了。西路军更倒霉,雇的向导早被辽人揣了银子,领着大军在太行山里多绕一百二十里,活生生把奇袭拖成负重拉练。杨业本来打算在陈家谷断后,结果地图是错的,谷口搬了十五里,老将军一头撞进包围圈,全军覆没。

根子不在战场,在汴京的御案。前线将领写封请示,要同时抄送枢密院、三衙、皇帝本人,三方盖章才能发兵,公文旅行一圈,战机早骑着快马奔西伯利亚了。国库这边也吃不消,一次北伐就烧掉两年财政收入,而辽人靠着丝绸之路,马匹、铁器、工匠敞开供应,打得起消耗战。

技术差更让人憋气。辽人早在947年就把西域旋风砲拆成零件研究透,宋军却等到980年才仿制成功,三十年时差,足够对手把砲口磨得比宋人脑袋还亮。再加上燕云十六州一丢,养马地成了别人的牧场,宋军想凑支骑兵得跟商人抢现货,价格水涨船高,财政再被薅一层皮。

所以北宋不是没打赢一场战役,是整套系统都在拖后腿:情报、后勤、指挥、技术、财政,环环掉链子。历史把答案写得明明白白:单靠堆钱买不来安全感,综合国力缺一块板,大水就顺着缝灌进来。后来南宋干脆放弃北伐,专心搞海运贸易,反而活得比北宋久——认清短板,有时候比盲目冲锋更需要勇气。

来源:沙漠中找水勇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