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座曾为对越自卫反击战生产炮弹的三线军工厂,与一海之隔的日本靖国神社游就馆陈列的“九一式炮弹”形成微妙互文——两者都指向同一种危险的战争叙事逻辑。
绵阳城东的5023厂旧址,斑驳墙面上仍可辨认“备战备荒”的标语。
这座曾为对越自卫反击战生产炮弹的三线军工厂,与一海之隔的日本靖国神社游就馆陈列的“九一式炮弹”形成微妙互文——两者都指向同一种危险的战争叙事逻辑。
这种逻辑,便是日本军国主义一再使用的“存亡危机”借口。
从甲午战争到今天的台海危言,日本5次将邻国领土浇铸成自己想象中的防盗门,重复着“危机制造-舆论动员-军事冒险”的战争密码。
1894年7月25日,日本突袭北洋海军,蓄意发动中日甲午战争。这场战争是日本军国主义扩张的起点,是台湾被割让的根源,也是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开端。
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除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外,还向日本赔款2亿3000万两库平银以及1亿多日元的舰艇等战利品。
仅赔款就达到当时日本政府年度财政收入的4倍。
日本通过《马关条约》从中国掠夺的财富,其数额之巨大、影响之深远,堪称近代世界史上最残酷的掠夺之一。
这些财富不仅导致清政府直接财政崩溃,也为日本工业化乃至其后续军国主义扩张注入“血液”。
可以说,日本当时的发展就是建立在这份骇人听闻的巨额赔款之上的。
清政府财政崩溃,日本吸饱了血,它尝到了侵略战争的甜头,开始上瘾。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以所谓“满蒙是日本生命线”为借口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并建立伪满洲国。
靖国神社游就馆对九一八事变的说明却称:“以在奉天郊外发生的爆破南满洲铁道为契机,1931年9月18日,满洲事件爆发了。”
这种表述完全不提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方面制造的,仿佛建立满洲国这个傀儡政权是“日本方面的正当权利”。
如今,日本部分政客仍坚持参拜靖国神社,神社内供奉有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14名二战甲级战犯。
关东军参谋板垣征四郎事后在《满洲事变机密作战日志》中承认:"所谓南满铁路爆破,不过是给国际社会看的表演。
"这种"危机制造-舆论动员-军事冒险"的三段式操作,早在1894年甲午战争时就已成型。
日本外务省档案显示,伊藤博文内阁为发动战争,专门成立"朝鲜内乱情报加工班",将朝鲜东学党起义渲染成"可能颠覆日本国体的瘟疫"。
1935年,日本以所谓“生存必要措施”为名策动华北事变,扩大对华侵略。
这是日本第3次使用相似的借口推行其侵略计划。
日俄战争前,日本陆军省在《帝国国防方针》中首次将"存亡危机"理论化,把俄国在东北的铁路建设定义为"对准日本咽喉的刺刀"。
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参谋石原莞尔更发展出"满蒙生命线论",在《战争史大观》中宣称:"每平方公里朝鲜土地驻守一名日军,才能确保帝国生存权。"
这种将地理距离等同于安全威胁的荒谬公式,在1937年华北事变时升级为"生存必要措施论",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梅津美治郎甚至声称:"华北的棉花产量波动都会导致日本婴儿窒息。"
日本右翼军人为了给自己的侵略找理由和借口“操碎了心”,够无耻。
【四】太平洋战争1941年,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前七个月,就通过“ABCD包围圈”宣传将美国石油禁运扭曲为“种族灭绝的前奏”。
这是日本第4次使用“存亡危机”的借口。
这种话语转换技巧直接继承自“七七事变”时日军的“士兵失踪剧本”。
日本陆军省《宣传要纲》记载着:“要让每个国民相信,帝国军队的刺刀尖上挑着他们孩子的未来。”
结果就是日本偷袭了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2025年,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公然宣称“台湾有事”构成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暗示可能武力介入台海问题。
这是日本二战战败以来,在任领导人首次在台湾问题上表达试图武装介入的野心。
所谓“存亡危机事态”,是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2015年强行通过“新安保法”时炮制的一个法律概念。
根据其规定,即使日本没有遭到直接攻击,但若美国等与日本关系密切的国家遭武力攻击,进而威胁到日本国家存亡,自卫队便可行使集体自卫权。
2015年安倍政府强行通过的新安保法案,将"存亡危机事态"法律化时,其条款定义几乎复刻了1941年偷袭珍珠港前的《帝国国策施行要领》。
高市看似口无遮拦,实则并非一时失言。
高市早苗在国会答辩中,将台湾问题与"存亡危机"挂钩的措辞,与1935年《何梅协定》前日本外相广田弘毅的"华北自治必要论"呈现出惊人的句式重叠。
日本防卫省2023版《防卫白皮书》中"台湾局势关乎日本生死"的表述,与1927年《田中奏折》里"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的侵略逻辑形成跨世纪呼应。
高市早苗本身就是日本右翼的代表,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她曾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发表“满洲事变以后的战争是‘自卫的战争’”等否认、美化侵略战争的极端错误言论。
高市不仅右倾保守,还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情结”,追求强军精武,扩军备战执念强烈。在军事安保上,高市继续推动修宪拥核、强军备战。
高市早苗这次的狂妄发言不是临时起意,而是一种疯狂试探。
如果不能让她吞回去,那她代表的日本右翼势力就算是赢了,后面肯定还会有更夸张的举动,后患无穷。
“伸出来的肮脏的头颅”必须砍断。
高市早苗在靖国神社供奉的甲级战犯牌位前鞠躬时,她膜拜的不仅是战争亡灵,更是那套历经百年仍运转如新的谎言生产流水线。
日本军国主义将“存亡危机”锻造成可重复使用的战争模具。
历史可能相似,但不会无限重复。
日本右翼势力想靠穷兵黩武重振帝国美梦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这些人还想重温百年前的旧梦,企图吸中国的血去供养日本的发展。
同样的剧本,一样的套路,但主角已经不一样了,今天的中国早已经不是那个谁都能蹬鼻子上脸的中国。
《资治通鉴》对日本人评价:“知小礼而无大义,拘小节而无大德,重末节而轻廉耻,畏威而不怀德,强必盗寇,弱必卑伏。”
畏威而不怀德,强必盗寇,弱必卑伏。我们应该考虑启用联合国成立时赋予战胜国的权利:敌国条款。
对于这种只认拳头的人,什么声明、抗议都是对牛弹琴,只有一个字管用:打。
往死里打,打服为止,否则它会永远在你旁边窥视,叫嚣,没完没了。
你说呢?
1. 《日本胆敢碰红线,总账应从甲午战争起清算》(红辣椒评论,2025-11-15)
2. 《甲午前后孱弱朝鲜走上亡国路 平衡破产招致宰割》(人民网-环球时报,2014-09-09)
3. 《操弄“存亡危机” 高市早苗欲将日本带向何处》(光明日报,2025-11-16)
4. 《视频丨涉台谬论引发朝野各方反对 日本民众集会要求高市早苗下台》(凤凰网,2025-11-16)
5. 《組圖:靖國神社在宣揚什麼樣的歷史觀》(人民网,2014-08-14)
6. 《日本首相石破茂再次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高市早苗供奉“玉串料”》(澎湃新闻,2025-10-17)
7. 《当学生追问战争起因,日本教科书却在删改答案》(文摘报,2025-06-11)
8. 《肖天亮:战略决策失误与甲午惨败》(人民论坛网,2014-04-11)
9. 《操弄“存亡危机” 高市早苗欲将日本带向何处》(光明日报,2025-11-16)
来源:回心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