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曾经还派军统沈醉准备刺杀李宗仁吗?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8 10:28 1

摘要:1960年沈醉被特赦,在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室写成《蒋介石阴谋暗杀李宗仁的内幕》,刊于《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二辑;1966年李宗仁读到文章,托人把沈醉请到寓所,见面第一句话便是:“蒋让你杀我,为何没动手?”沈醉起身鞠躬,把1948年11月那桩密谋和盘托出。全部细节

1960年沈醉被特赦,在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室写成《蒋介石阴谋暗杀李宗仁的内幕》,刊于《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二辑;1966年李宗仁读到文章,托人把沈醉请到寓所,见面第一句话便是:“蒋让你杀我,为何没动手?”沈醉起身鞠躬,把1948年11月那桩密谋和盘托出。全部细节,后来收入沈醉长篇回忆录《军统内幕》,与毛人凤电报、行动组名单、弹药淬毒记录都能交叉印证,史料上已可定谳。

一、背景:副总统选票掀起的“桂系逼宫”

1948年4月,行宪国大选举副总统。蒋介石提前示意孙科出任,以便控制立法院,不料李宗仁以黑马姿态在第四轮决选翻盘,得票一千四百三十八张,以区区一百多张优势压过孙科。

桂系首脑白崇禧坐镇武汉,手握三十万重兵;李宗仁坐镇南京,依宪可代行总统职权。

蒋最怕“前方对共军作战、后院被桂系掏窝”,于是把当选之夜的气愤写进日记:

“德邻之当选,实为党国最大之隐患。”

此后半年,徐州会战失利、济南失守,东北精锐尽没,蒋多次提议“下野谋和”,李却公开呼应美国驻华使馆“换马”方案。11月初,淮海战役打响,黄百韬兵团被围,南京每日可闻炮声。蒋认定“桂系趁危逼宫”,决定先下手为强。

二、启动:毛人凤急电与“诚庐”布点

11月中旬,保密局长毛人凤给云南站站长沈醉发去“亲译特急”电:

“即飞京,有极重要任务。”

沈醉次日下午抵南京,被安排住进诚庐招待所。该所与傅厚岗李宗仁公馆隔街相望,楼梯口即可俯瞰李宅车库。

沈醉在回忆录写道:“我一进门就明白,这绝不是普通调遣,而是让我就近踩点。”当晚毛人凤携一份“甲种行动预案”来访,开门见山:“总裁要你主持制裁李德邻,万无一失。”并出示蒋介石手谕,末尾只有八个字:“国家存亡,在此一举。”

三、心理:沈醉的“三怕”与蒋的“三不”

沈醉晚年对李宗仁说:“我不是不想活命,而是怕得手之后,白崇禧率兵沿江而下,怕川滇将领人人自危,怕历史把我写成分裂国家的罪人。”

他把顾虑归为“三怕”。

蒋介石却用“三不”回应:不书面下达、不直接提李宗仁姓名、不设定具体时限——既留退路,又把责任完全推给执行人。

蒋当面只称“叔逸(沈醉字)啊,内部统一才能对外,你懂的”,随后举例专诸、荆轲,暗示“千秋名节”。

沈醉在回忆录写道:“这是他一贯的滑头,军统替他杀过那么多人,却从未见他写过一个字条指名杀谁。”

四、方案:三手计划、淬毒子弹与“空难制造”

行动组共七人,组长沈醉,副组长吴德厚,射手秦景川、王文汉,爆破手李家杰,情报员王汉民,交通员唐元明。三套方案同步推进:

1. 铁路方案——在下关车站租一香烟摊,若李乘火车赴蚌埠桂系防地,即于检票口以手提机枪扫射,随后引爆月台煤油箱,制造“共党破坏”假象;

2. 公路方案——李宅外马路有一慢弯,车速降至二十公里,刺客埋伏于两侧屋顶,用美制汤姆逊扫射,弹头均浸过眼镜蛇毒与氰化物混合液,擦皮即可致命;

3. 空中方案——若李乘专机飞汉口,即由大校场空军四大队派出两架P-51“护航”,途中以“迷航”为由击落,事后宣称“共军高炮所为”。

为防李宗仁突然离京,沈醉还在安徽滁县、江苏徐州两站各布五人,配电台一部,随时待命。

全部计划呈报毛人凤,毛只回一句“静候最后命令”。

五、刹车:白崇禧通电与司徒雷登警告

12月下旬,白崇禧连发“亥敬”“亥全”两电,要求“总统迅作对内对外和谈部署”,程潜、张轸等随即响应,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也通过私人渠道告诉蒋介石:

“任何对李副总统的暴力行为,都将使华盛顿对蒋总统的个人信用产生严重质疑。”

蒋权衡之后,决定暂停行动。

1949年1月21日,他宣布下野,李宗仁依法代行总统。

沈醉在回忆录写道:“毛人凤电话只一句‘先等待,先别动’,我就知道,刀把子收回鞘里了。”

六、尾声:蒋李沈三人的最后心态

蒋介石退居溪口,仍以“国民党中央非常委员会主席”身份遥控军政,却再未重启“制裁”计划。

按沈醉分析,蒋深知“杀李”已错过最佳窗口:李以国家元首名义号令各省,若遭不测,桂系、粤系、川系将联手反蒋,美国亦会断援。

李宗仁则于1949年11月赴美就医,从此与蒋分道扬镳。1965年7月,李携妻郭德洁回大陆,受到周恩来、彭真亲迎。

1966年他与沈醉对坐,听完细节后沉默良久,只说一句:

“我早知蒋先生狠,却没想到他真敢下这一步棋。”

沈醉答:“他敢想,也敢布置,只是时局让他不敢真按电钮。”

综观全案,蒋介石并非“不敢杀”,而是“杀而不得”。

军事失利、政治孤立、司徒雷登警告三重压力,让老蒋在最后关头缩回黑手;

历史没有如果,但倘若1948年12月白崇禧反应稍慢、司徒雷登态度稍缓,南京街头那辆黑色别克或许真会倒在血泊中,中国内战与两岸关系的走向也将改写。

沈醉晚年每与人言:“那一枪若真响了,咱们今天能不能坐在这儿聊天,可就难说了。”一句话,道尽蒋介石敢与不敢之间的千钧一发。

来源:黑篮色中性笔28667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