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BigBang幕后的励志故事,引文旅局回应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7 00:12 1

摘要:最近,有个叫“关恒(蹦山咔拉咔)”的账号火了,大家都开始叫他们“云南BIGBANG”。这五个来自云南农村的兄弟没有公司、没有团队,却凭借自己的努力火爆全网,七天就涨了70多万粉丝。

最近,有个叫“关恒(蹦山咔拉咔)”的账号火了,大家都开始叫他们“云南BIGBANG”。这五个来自云南农村的兄弟没有公司、没有团队,却凭借自己的努力火爆全网,七天就涨了70多万粉丝。

他们没有专业的包装,每天早上九点准时开播,用手机架在板凳上,一镜到底。五兄弟涂着美甲、画着烟熏眼线,穿着闪亮的衣服,精准地卡点唱跳《BANG BANG BANG》和《Fantastic Baby》,连原版的“半节奏错拍”细节也复刻得一模一样。

直播一结束,他们马上换上农活服,扛起锄头下地。这种“下播种地、开播蹦迪”的反差萌,让网友们纷纷评论:“又土又潮又好哭”。有网友还调侃:“权志龙半开麦,云南‘半志龙’全开麦”,更有网友点赞:“这才是种地系的爱豆,努力的人最闪亮。”

关恒自己说,其实他们的火并不是一开始就来的。起初,他们也没什么选择,才选择了网络这条路。刚开始的时候,弟弟做直播,直播间的人数只有个位数。后来,弟弟想放弃了,关恒鼓励他坚持下去,“只要选了路,就别在乎别人怎么看”。妈妈也会时不时出来鼓励他,最终弟弟在哥哥和妈妈的鼓励下坚持了下来,没想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提升,粉丝数终于涨到了四五万,这才激发了他们更大的热情。

到了2025年11月,五兄弟的账号粉丝超过了223万,视频获赞1213万次,微博相关话题的阅读量突破了10亿。他们的走红,正好迎合了“乡土潮流”趋势:将国际化的歌舞和本地乡村的特色结合,昭通方言、民族元素和流行音乐碰撞出独特的火花。同时,他们创新了“谁是榜一就买谁”的反向带货模式,吸引了品牌主动找他们合作。

他们直播间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品牌方不是通过他们卖东西,而是争着给他们送礼物。最开始是卫龙的官方账号进来,霸占了榜二,之后云南本地的各种品牌也加入了进来,为了争夺榜一的地位。粉丝们也跟着起哄,喊着“谁是榜一就买谁”,场面热闹非凡,感觉不像商业推广,倒更像一场全民参与的网络狂欢。品牌方图的是知名度,大家则是为了好玩。

更感人的部分是,他们背后的故事:老四曾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放弃了上大学,兄弟们靠着直播收入支持妹妹专升本,还注册了“蹦山咔拉咔”的商标,计划推广家乡的农产品。鲁甸的融媒体也邀请他们一起宣传本地的美景。

云南BIGBANG的走红,正是云南文旅“传统+潮流”融合的缩影。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最好的舞台不一定在闪耀的灯光下,而是在那些热爱扎根的地方。只有守住“真实”,才能让流量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让“网红热度”变成长久的口碑。

从田间地头到全网焦点,云南BIGBANG用真诚和热情证明:“土到极致便是潮”。他们不仅实现了自己的音乐梦想,也为乡村文化的传播和地方文旅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当乡土元素遇上潮流表达,就会碰撞出无限的可能。

来源:晓勇侃八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