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吃上一碗“好饭” | 外卖质量参差不齐何以解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8 05:14 1

摘要:分量缩水、食材不新鲜、配料缺漏……外卖消费中的这些痛点,早已不是个别消费者的偶然遭遇,而是困扰行业发展的普遍问题。日前,记者调查发现,我区部分中小型餐饮店存在明显的“堂食外卖双重标准”,连锁品牌虽品控稳定,但仍面临配送环节的品质损耗。如何让消费者在指尖下单后,

分量缩水、食材不新鲜、配料缺漏……外卖消费中的这些痛点,早已不是个别消费者的偶然遭遇,而是困扰行业发展的普遍问题。日前,记者调查发现,我区部分中小型餐饮店存在明显的“堂食外卖双重标准”,连锁品牌虽品控稳定,但仍面临配送环节的品质损耗。如何让消费者在指尖下单后,既能享受到便捷,也能吃上一碗“分量足、味道正、吃得安”的好饭?

消费者建议在点外卖时选择提供堂食的店铺。

“当前的外卖App平台抽成太高,像一些优质商户、网红店等可降低至20%,但普通商户都是25%起步,所以一些商户为了节约成本不得不降低外卖品质。”吴忠市餐饮饭店协会会长荆红俊说,建议鼓励开放第三方配送接口,支持商家搭建私域渠道,减少对单一平台的依赖,同时,可通过建立统一的线上商户食品安全备案与公示制度,要求私域渠道商家同步上传食材采购凭证、后厨监控片段,接入监管部门溯源系统,让商家在降低对平台依赖、减轻成本压力的同时,实现行业合规与品质提升双赢。

作为外卖从商家到消费者手中的“桥梁”,外卖小哥对品质损耗有着最直观的感受。骑手韩亚东告诉记者,配送过程中的诸多因素会影响菜品质量:“高峰期订单多,为了赶时效,可能会出现餐品挤压。部分商家用的包装不防水、不保温,汤面容易洒漏,热菜会变凉。还有的小区电梯难等,配送时间过长,蔬菜自然会发蔫。”

韩亚东建议,平台应建立“餐品出餐前核验机制”,由商家和配送员共同确认餐品分量、配料是否齐全,并通过拍照留存证据,这样既能明确责任,也能倒逼商家规范操作。此外,配送员的配送时效压力也间接影响着外卖品质。

“平台规定时间内送达,超时会罚款,我们只能拼命赶,根本没时间注意餐品是否完好。”韩亚东认为,平台应根据订单距离、菜品类型灵活调整时效,比如手抓羊肉、现炒热菜等对温度要求高的菜品,可适当延长配送时间。

卫生干净的商家更受消费者青睐。

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与理性选择,同样是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力量。银川市市民马丽曾因外卖分量严重缩水,成功维权并获得赔偿。

“很多人觉得几十块钱的东西没必要较真,这反而让部分商家有恃无恐。”马丽建议,监管部门应简化维权流程,外卖投诉要“快速响应”,同时公开商家违法违规记录,让消费者能清晰了解商家信誉。

“消费者也应理性消费,不要一味追求低价,对于那些价格明显低于市场合理水平的外卖,要警惕其品质问题。”马丽说,现在她下单时会优先选择标注“现制现做”“品质保障”标签的商家,尽量选择街面口碑好的大餐馆,虽然价格可能稍高,但吃得放心。

解决外卖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并非单一主体能独立完成,而是需要行业协会、平台、商家、消费者、监管部门形成合力。当各方力量协同发力,打破“低价竞争、减量降配、投诉增多、口碑下滑”的恶性循环,才能让外卖行业回归“便捷与品质并重”的本质。(宁夏日报记者 徐琳 文/图)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