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快讯 | “十五五”时期宁夏将聚焦四个方面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7 20:07 1

摘要:11月17日,记者从自治区党委新闻发布会获悉,“十五五”时期,我区将聚焦全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统筹建立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等四个方面,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

11月17日,记者从自治区党委新闻发布会获悉,“十五五”时期,我区将聚焦全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统筹建立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等四个方面,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全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方面,我区将加力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和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到2030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45万亩以上,产量达到395万吨以上。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实施耕地质量提升行动,完善建设、验收、管护机制,逐步把符合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确保建成一亩、管好一亩、见效一亩。深入实施种业振兴和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行动,促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集成增效。同时,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坚持农林牧渔并举,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食物消费和营养健康的新需求。此外,精耕细作发展特色农业,扎实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在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六特”产业全覆盖的基础上,争取创建现代渔业等特色产业集群,每年建设1-2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稳步扩大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供给,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高品质特色农产品基地。

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方面,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实施塞上江南·和美乡村工程,顺应农村人口流动趋势,因地制宜推进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4类村庄规划建设,分类有序、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每年打造自治区级、市级和县级样板村各100个。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切实解决好农村改厕、垃圾围村等问题,逐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涵养乡村文明新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巩固深化整省域乡村治理示范成果,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增加更多富有农耕农趣农味的文化产品供给,不断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巩固提升高额彩礼治理成效,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同时,我区将统筹建立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和完善常态化帮扶政策体系,保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后现有帮扶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总体稳定,持续深化闽宁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和社会帮扶,确保工作不断档、力度不减弱。继续加大对国家和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力度,深入实施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促进产业升级富民、就业挖潜扩容、政策兜底提标、农村改革赋能,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精准识别、动态进出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监测体系,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一人一策、一户多策,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此外,我区将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重点围绕“地、钱、人”三个关键要素抓好农村改革。稳步推进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持续深化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健全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支持、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乡村振兴投入力度不断增强。保护和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强化价格、补贴、保险等政策支持和协同。深入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激励各类人才下乡服务和创业就业,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质量。完善高效便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效,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宁夏日报记者 姜璐 李昊斌 文/图)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