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说,历史不过是一场奴役与反奴役的过程,而在被奴役过后还有人为其披上华丽的外衣。而事实也是如此,五千年的发展对于百姓来说就是一部受难史,而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的不是百姓的生活富足,而是无尽的苦难。因为与生产力一生进步的还有压榨百姓的手段。从汉朝的三十税一
有人说,历史不过是一场奴役与反奴役的过程,而在被奴役过后还有人为其披上华丽的外衣。而事实也是如此,五千年的发展对于百姓来说就是一部受难史,而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的不是百姓的生活富足,而是无尽的苦难。因为与生产力一生进步的还有压榨百姓的手段。从汉朝的三十税一到唐朝的两税法,再到宋朝的三税制度,而到了明清时期已经是剥削的顶端,清代除了赋税,还有各种潜规则,而这些潜规则的背后都是钱,因此他们为了收钱便在银两损耗和计量工具上做手脚。
雪花银当时有一句谚语: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因此地方上便被这些小鬼搜刮,而这些小鬼的背后便是老鬼。在清代不跑不送能够保持原职就是烧高香了,当然如果你是于成龙,除了身板够硬还有皇帝撑腰,那么你就不用看别人脸色了。而盘剥的顶端就是皇帝,那么问题来了:古代的皇帝好做吗?说白了古代的皇帝除了汉文帝和唐太宗,其它基本就是一群跳梁小丑。这里面有好大喜功者,也有暴虐无道者,更有昏庸无能者。几千年来留传下的四百位君主中,真正能记在心中的也有那么几位。而在看来皇帝也不过是权力的奴隶,在古代皇帝的平均寿命是三十九岁,这还是在康熙和乾隆爷孙和梁武帝萧炎这三位拉高平均线的基础上,如果再抛开那些秘不发丧以及不知道寿命的皇帝,他们的平均寿命可能更低。皇帝可以获得至高无上的欲望,但代价却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如果倒霉一点就像汉质帝一样富一点没享受,然后还不满三岁就被权臣弄死了。而绝大多数君主不是死于无规律的享乐就是纵情声色犬马,又或者做贼心虚光惶惶不可终日。
公平有时候想想,人生何尝不是公平的。百姓通晓现实却尝尽人生冷暖。而君主没有经历冷暖却被枕边人逢迎,被大臣糊弄,绝大多数皇帝纵其一生也不知道现实是什么样,他们的一生几乎都生活在宫闱中,可怕的是这个宫闱不是城墙宫殿,而是整个官僚虚假阿谀的包围里,皇帝的一生犹如一只被别人豢养的宠物犬,可悲可恨而又可怜。有人说:百姓犹如时代的一粒沙,从来不会被历史铭记。而皇帝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五千年岁月里产生的400多位帝王中,你耳熟能详的又有几个人呢?皇帝如此,大臣何尝不是如此。一批又一批的大臣犹如过期的垃圾一样被君主抛弃。他们曾经也是皇帝最得力的鹰犬,曾经也被众星捧月,但依然摆脱不了兔死狗烹的下场。历朝历代官场不下数十万人,但能功成身退的又有几个人呢?而绝大多数则是如蝼蚁一样,他们的一生都在为名利奔波,最后却又因为名利扭曲了性格、道德和人性,然后稀里糊涂成为名利的牺牲品,他们的一生犹如被垂钓的鱼儿一样,真的做到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最后还有背负遗臭万年的骂名。
百姓或许他们可以在转瞬之间弄死一个百姓,但他们从考取功名的那一刻就已经死了,唯一残存的就是一具具行尸走肉的躯体。每个臣子都一样的阿谀奉承,都一样的谎话连篇,都一样的虚伪麻木,这和行尸走肉的僵尸又有什么区别呢?在家庭缺乏最基本的亲情和人性,夫妻父子之间各种算计,同事之间丧失人性两面三刀,百姓恨他们恨的咬牙切齿,他们明知道自己不得善终的归宿,却还要演独角戏自欺欺人,这不是很可悲吗?而这就是古代几万名读书人千篇一律的人生,他们与皇帝被豢养的命运也没有多大差距。所以有时候我非常佩服汉文帝、唐太宗和张居正,他们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命运,他们不愿意成为被豢养的宠物,因此他们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太平,事实上他们也做到了。历史上他们赢得了名垂青史的尊重。而像宋仁宗这样的沽名钓誉之辈成为了历史的笑柄,有人对宋仁宗“仁”字的评价:这个人有点二。而不管他们曾经如何只手遮天,如何纵欲奢靡,千百年后又何尝不是一堆白骨呢?而他们又何尝不是蝼蚁呢?反观百姓中走出来的徐霞客、郑国却享誉盛名。
命运以前觉得命运好不公平,我为什么是农民的儿子。后来懂了,人在认知、品德、体魄、财富方面必失其一。虽然我出身平庸却有一份没有算计亲情,虽然没有财富却有一份乐观和坦荡,自己虽然会为生活的窘迫而发愁,但却不会因做贼心虚而殚精竭虑,对于人生而言什么又是财富呢?是不断交替的权力还是子孙挥霍的财富,又或者被黄巢屠戮的世家呢?王侯虽好,但百年后却被人暴尸荒野,百姓虽贫,却在死后得以安寝。百姓有在饿死前的痛苦,君主又何尝没有面对死亡失去财富和权力的不甘呢?当他们丧失尊严追求长生的那一刻,他们和卑微的丧家之犬又有什么区别呢? 来源:梦归秋辰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